艺文走廊 ✐2005-09-01


天涯若比邻

亚谷

 

  似乎是远古的事。那时,沒有电脑,电邮这类物事,电话也不普遍。有个母亲,两女儿同住在一城,而距离相当远,就像香港同九龙一样,也许是心理的距离,也许二者都是。作母亲的,如果给每个女儿一封信,说同样的话,实在麻烦,也嫌絮烦;如果用复写纸一式两份,收到“副本“的就不高兴。他想出一个办法:把同一封信,写作二张,分寄两个女儿:一个收到的信有头无尾,一个收到的信有尾无头;两个女儿都想知道全信的意思,就设法聚合在一起读。这样,二女就必须要见面,也就多彼此了解。母亲的用心良苦。
  你想这办法好不好?现代人出版丛书,上下其卷,或旧代的章回小说,都是这个主意。

  “地球村”的观念,只是一个观念,並不是实际。诚然,现今的交通便捷了,地面上的距离相对的缩短了;但人的內心並不一定如此。人际的距离,才是真正的距离。在极端的情況下,可能是“比邻若天涯”呢!
  举例来说:我们都感到“Junk Mail”的压力,收到太多无聊的商业信件,以为是痛苦的事,甚或要求“privacy”,的权利,称为“隐私权”,似乎是三百六十权外的又一权,巴不得钻到洞里,避免人家找上你。但另一方面,有身在闹市无人问的人,几乎镇日完全沒有信件,盼长了颈子也沒有一封信,亲人也不管不理。希望从你得到商业利益的,会找上你,似乎是近邻;知道你沒有利用价值的,就不理睬你。
  电视新闻说:某地的一间房子,门口的报纸堆积沒人收,按门铃得不到回应;几天后,屋子里传出臭味。报告警察进去察看,发现房主已经不存在了,其遗蛻也真的开始在“屍解”了!多么残酷的现实!
  在现代都市社会,人像货在仓里,住在疊起的箱子里。从前的社区,是人一四邻,现在成了“六邻”,不仅前后左右有邻,还一上邻下邻。不过,人人早出晚归,你不知道住在隔壁的是什么人,或是否还有人。

  交通便捷了,自然可以省下很多时间。但这些“节余”下来的“红利”时间,怎样分配了?是否多看了亲友?是否增加了与他们的通讯?绝大多数的情形是沒有。
  现代人的口头禅是“忙”!
  我听到人这样说,就为他们惭愧。他们所作的事,並沒加多。如果与两千年前的使徒保罗比较起来,我们少花时间用徒步跑路,乘飞机比橫越地中海的帆船快得多了,而且安全,又舒适。但他们作的工作,比我们多得多。为什么?
  现代文明的便利,增加了效率,卻減少了爱。
  他们的聚会,彼此“讲论,直讲到半夜”(使徒行传20:7),今代人怎敢相信有这回事?那太沉闷了,要唱歌喊叫,抒发情感,讲道只二十分钟就好了。然后,纷然散去。与肢体团契,不是那么重要。

  许多年以前,地面上只不过一家弟兄二人,不必为生存空间而斗爭,哥哥竟然会打死弟弟!(创世记4:8)然后,昧着良心说:“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世记4:9)
  “相近的邻舍,強如远方的弟兄。”(箴言27:10)弟兄还是远一些的好,免得太近了会有爭执。
  那么,“谁是我的邻舍呢?”有爱心,不怕距离远,不怕阻隔。
  任凭他们灭亡,为什么沒有人管他们?用不着专家研究,不必到远方去寻求;问题可能是在你心中。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艺文走廊

读历史与写历史 ✍吟萤

书香阵阵

读书乐:我为何相信 ✍旻

寰宇古今

英王亨利八世 ✍史直

谈天说地

耶稣到底长成什么样子? ✍殷颖

点点心灵

疑神是撒但的代表作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