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07-01


荷兰萍影

张纳新

 

一.美丽的初识

  荷兰史基普机场(Schiphol Airport)有四条跑道,我们坐在头等舱望下去,顿然忘卻了九个小时航程的疲倦和时差。飞机下面是一个绿的国度,极平极平的田园,闪闪的海水,精致的建筑,还有悠閒的马儿。飞机落地时我们更惊歎不已,跑道与高速公路呈十字交叉,如一个双层立交桥,车流急速在下层掠动,飞机一架一架频繁地在上层起降,以高科技营造出极強的现代感。
  下了飞机,可以选择两种方式入阿姆斯特丹市(Amsterdam)。火车站就在候机室下层,不需要出机场就可以。我们走出去叫了一辆的士,的士是一辆奔驰,司机是一位胖老头。他力大无比,三下五除二就把一堆行李安顿到尾箱,然后十分利索地加入飞驰的车流。一路左转右转,广阔的草坪,安谧的小楼,低低的柵栏,流畅的车线,我看得有点头晕,止不住地说:美丽的城市,美丽的国家!


阿姆斯特丹

  我们住的地方在中心广场附近,是一个船上旅店,停在运河边上。这个Botel号称三星级,单人间141盾(约合70美元),双人间102盾。许是船体所限,双人间非常狭窄,里面只简单地放两张小床,並且房內不提供拖鞋,牙具,开水(可以在街头随意喝冷水),卫生间也小得不能再小,我们算了一下,仅有十二平米。后来我们在法国住一个二星级的,290法郎(约55美元),面积比它大两倍,设施也很齐全,看来这里的消费水平比较高。
  一个在本地行中医的朋友来到旅店,我们从北京给他带来了药材。他带我们去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附近的海城酒楼用餐。这是香港人开的中餐馆,两层,服务员讲地道的粵语,服装是民族特色,餐具为中国瓷,有着十足的中国文化的味道。据说,在荷兰这个移民国家,对华人並不显得如何歧视,欣赏中国文化的倒有很多,朋友的中医讲学忙得不可开交,这座中餐馆也是经常爆棚。
  透过窗口的兰花向楼下望去,我看到许多华人,像是刚来不久逛红灯区的,西装革履,一本正经,在这样的气氛里显得很滑稽。我暗暗下定決心,回国再也不穿西装了,否则多么做作,假惺惺地。看当地人,风衣,夹克,甚至薄薄一件紧身衫,自由地张扬着个性的活力。
  由於是高纬度地区的夏季,晚上十点多了,天还明明的沒有一丝倦意,只是太阳的高度一直很低。但这时候,运河边的各色的灯卻在楼影里亮起来。红灯区里的楼密密的,将运河夹得很细,楼又高,将太阳光遮了,河两岸便阴阴的。


阿姆斯特丹

  运河上有一座座单孔小桥,很短,一些大学生模样的男男女女在桥头拉起了小提琴,经过他们身旁,她(他)似乎並不看你,即使回头望去,仍可看见那很投入的样子,於是感到,那琴声真的缠绕着你的心怀,有点舍不得离去。

二.城市的表情

  来阿姆斯特丹之前我读过丹纳(Taine, 1828-1893)的艺术哲学,其中对十七世纪的荷兰有着详尽的描写,给我印象深的是八个字:自由,俭朴,秩序,快乐。现在,我的腳真的落在这块画布般的土地上,他给我的感觉是文字的复活,是一种从地心透出的溫热。
  在这里,我们去的地方並不多,主要是逛街,随便走走,随便看看。阿姆斯特丹只是我们前往法国的中转站,时间有限,只能如此。然而,街景如一个人的衣服,从穿着能夠勾画出一个人的肌体轮廓,一如通过表情,我们能感受到那气质,心态,性格以及特质。
  所以,看一个陌生城市的街景,可谓是最简单,最有意思的旅遊方式,它经过你的眼球,与你的內心对话。
  阿姆斯特丹的街景中,首先拨动眼球的是建筑。运河两边,大多是准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但只是“准”而已,因为它沒有典型巴洛克风格的装饰线条,方方正正的,楼,门,窗,柱,线条简约,明快,色彩也以红白居多,毫无郁闷之感。穿行其中,就如置身於普通的大学校园,轻松自在。

  街上行人並不多,无法让人相信这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多的,倒是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在一些街道的树荫下,专门设计了各式供停靠自行车的设施。只需将自行车的前轮悬起往上一套,就像定格了一匹立起前蹄的马,就稳住了。造型很漂亮,很艺术。荷兰人对自行车的行走环境也是用心佈置,自行车道常常铺成红色,如田径场上的赛道一般,赏心悅目,行驶起来真是快哉快哉。我想,就连这简单枯燥的生活琐事,荷兰人也能如此这般地将之简化,美化,其对平凡生活的倾爱,以及由此煥发出的灵感,可见一斑。

  当然,也有很多自行车是随意靠在运河边的栏杆上的,看起来不拘一格,又似乎是约定俗成。政府会定期对这样停靠的自行车进行清理。但令人唏噓的,是自行车的陈旧。在这个月最低收入不低於1000盾(约合500美元)的城市,绝大多数自行车是类似国內的旧二六,我不禁对丹纳在书中描述的“大量的生产,小量的消耗”,“沒有一个人偷懒,沒有一个人浪费”的俭朴古风心向往之。

  对於荷兰的“自由”,我是比较理解的,也知道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予人信仰自由的国家,在十七世纪,又是第一个重视思想的国家。並且,不仅信仰,个人的生活环境也非常宽松,譬如世人皆知的“性都”,在荷兰吸毒並不犯法等等。但多少又有些出乎意料的是它的秩序。
   是看街上。尽管荷兰人有着梵高式的激情,路上的车总是风驰电掣,车形优美,给人一种绿茵场上橙色兵团行云流水般的酣畅。但人们对交通规则一点不马虎。在复杂的米形路口,交通指示牌,灯清清楚楚,看不见警察,有轨电车,汽车,自行车,行人,各行其道,行止有度。
   在大街小巷,铺面沒有一个佔街经营,街面清洁,垃圾箱分类而设;店內,无论再小的店,都是整整齐齐,再小的商品,包括明信片,都摆放得错落有致,井然有序。我们遇到的荷兰店家都很热情,又很有个性。在买一件深色皮衣的时候,一位小伙子让我试上,然后很风趣地对我豎起大拇指,又摆了个大鹏展翅的架势,用生硬的汉语说“中国功夫!”我从来沒被人夸过酷,经他一逗,大笑,用300盾买下来了。
   经济学家茅以轼先生说过“秩序产生财富”,我又觉得这种秩序与自由交织出来的快乐氛围更有一种吸引力和感染力。
   所以,在阿姆斯特丹的街上走着,我的心情如霍贝玛(Meindert Hobbema, 1638-1709)画中的乡间小路,明朗,閒适,满足。我愿意与荷兰的小朋友一起在王宮前的广场上餵放鸽子,我也不惧怕在身边通过的高健的狼狗,在主人的善意微笑里,去抚抚那爱犬的头;而当我发现街头艺人欢快的歌舞时,我真的感到,他们如从弗美尔(Jan Vermeer, 1632-1675)的风俗画吉普赛女郎快活的醉鬼里走出一般。而那时,我的表情,肯定也如这城市的表情一般,单纯,快乐,自信,一扫抑郁与虛浮。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书香阵阵

读书乐:花香满径 ✍文中旴

艺文走廊

舟自在行的意象 ✍凌风

点点心灵

那一捧滴翠的笙 ✍音凝

谈天说地

推雅推喇教会:拒斥異端 ✍于中旻

谈天说地

进口博览会与出口宣教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