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12-01


第一位东来的更正教宣教士

于中旻

 

  在2007年,教会热闹的记念更正教来华二百周年。其实,远在这之前,改革宗已经先发先至,到今算来该是三百八十年了。
  荷兰是个小国家;荷兰改革宗一向是个小宗派;但他们是首先抵达亚洲的远方宣教先锋。第一位宣教士是干治士。
  乔治.干治士(Georgius Candidius, 1597-1647),生在德国Pfalz,母亲是苏格兰人。在欧洲三十年战爭(1618-1648)中,随父母移居以宽容知名的荷兰。在那里,他入荷兰有名的莱顿大学(Leiden University)就读,1621年继升神学院,也就是十九世纪改革宗神学家凯柏(Abraham Kuyper)的母校。毕业后通过考试,干治士成为阿姆斯特丹中会牧师。
  当时,改革宗是荷兰的国教会。进大学有雄心的青年,不是读法律踏入仕途,就是修神学服务教会;同样是安定舒适的职位,並且受到尊重。
  有另一位青年单卡慈(Sebastian Danckaerts, 1593-1634)牧师,号召同工往东印度群岛。不过,他们的职责,限於牧养照顾那里的荷兰殖民者,不是向異教徒宣教。干治士接受挑战,撇棄安福尊荣,与单卡慈同往荷属巴达维亚(即苏门答腊,今印度尼西亚)。干治士被安排去摩鹿加群岛(Maluku Islands),成为那里的第一位牧师。
  那时代派往的国外的教牧,被认为是殖民地政治节目的一部分,迟至十九世纪的欧洲国家,仍然普遍保持这样的观念。他们流行传统“上帝,黃金,光荣”(God, Gold, Glory)的原则,但常是混乱或任意決定优先。年轻识浅的干治士牧师,偏要对真理执着,以道德权威,公开指责当地殖民地总督费伯(Jacques Febre)淫乱败德违法的恶行。不仅沒有结果,反使他成为不受欢迎人物,被赶逐出境,到当时荷兰的行政中心巴达维亚。费伯意犹未足,跟蹤诬蔑中伤干治士;后来虽然查明所控缺乏事实,但对费伯的恶行,当局亦未予追究。
  当葡萄牙开展东方贸易的时候,曾有航海者到过台湾,看到那岛的天然景物,惊讶的叫“Ylhas Formosa!”意思是“美丽岛”;因此,“福尔摩萨”成为西方人给那岛的名字。但葡萄牙人着意经营澳门,未能顾及美岛台湾。
  162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澎湖群岛(Pescadore Islands)建立堡垒驻军。但只维持到1924年,明朝福建总督的军队,就把他们当作海盜赶走。荷兰人並沒有扬帆远航,而於1624年末,移到了台湾西南部的安平港,在那里建造堡垒(Fort Zeelandia),华人称之为“红毛城”。
  有了这个据点,渐渐建立起荷兰殖民地,以其传统冒险耐苦的精神,高度组织能力,经营建造。几乎是接踵而至,西班牙於1626年,由马尼拉派舰队佔据尚属空虛的台湾北部,在基隆,淡水建筑堡垒,设立政府,为久远之计。荷兰人屡试把他们赶走,但缺乏足夠的兵力。在1642年,菲律宾不稳定,西班牙人才主动撤退。
  在荷兰统治下,商人,水手,兵士,在当时的荒岛上迅速增加起来,最热门的贸易项目,是收购土人猎取的鹿皮制革,输往日本或中国,可以获得厚利,或种植甘蔗制糖,採伐樟木。中国沿海的移民也来了,向荷兰当局租地垦殖。还有一种可以获利的事业,就是从事海盜,劫取商船。当然,那时欧洲的海盜与海军,在技术上相同,所差的是名义。在台湾和日本海域活跃的郑芝龙,就是得荷兰政府许可的著名海盜。
  1627年,干治士牧师抵达台湾。但他不满足於仅在东印度公司殖民者中工作,而到附近的新港社,开始向原住民宣教。
  台湾岛位於日本和菲律宾之间,其土人被后来的移民排挤,渐侷限中央山脈地区,所以统称为“高山族”;其实有不同的部落,与日,菲,夏威夷,並马来半岛的原住民,都是来自太平洋岛屿,语言风俗略有差別,但人种则相似,与汉人则不相同。
  干治士牧师先博访周咨,了解原住民的生活习俗与宗教,然后说服公司当局,深入各村社中,进行向他们的宣教。他单独披荊斩棘,艰苦可以想见,辛勤工作一年半之后,约有一百二十名承认皈信基督,只是对於真理认识尚浅,未曾受洗。
  1629年,一名阿姆斯特丹宣教士祐纽斯(Robert Junius)来到,协助干治士,二人同心,同工,同劳,效果显然增进。信的人很多,成为有史以来更正教在亚洲的第一个宣教地区。
  这二位早期宣教士,不仅有火热的心,並且具有远见卓识。他们沒想到度假,而是立定心志,着力学习语文;不是以能夠应付会话为足,而孜孜屹屹,深知非十年努力不为功。
  他们也知道文字事工的重要,翻译圣经为当地语文,最先完成马太福音和约翰福音;祐纽斯並翻译了基督教要义教义问答。干治士有名的著作台湾岛志略,更是最早期的权威记述。
  荷兰归正教,不是只用外来宣教士,也培养任用本土教牧,有数十名加入宣教教导行列,並肩作战,於发展教会增长有很大效果。照荷兰归正宗的规章,成立了两个中会。
  荷兰宣教士们,也知道重视基督教教育,宣教的同时,建立最早的基督教学校。入学就读的学生,一度曾达六百余人,有八位荷兰教师,及五十四位本地基督徒教师,以五种重要的本地方言教导,並在下午教荷兰语文,以求更有效的开发民智,达到传播的目的。祐纽斯更且建议,就学生中选拔四至六名,送至荷兰深造,以为将来的成就,将远出荷兰教士之上。可惜,荷兰学校教师中,有的品德不端,其中一名恶行昭著,且被土人斩首。
  他们对於土人,並不歧视或鄙视,视在基督里蒙救赎的信徒,是成为神家的人,合而为一,不再是外邦人,因此,不能不赞成異族通婚。这在当时是很进步的观点,与白人优越的想法,冰炭不相容,卻不是不符合圣经的。后来继起到台湾宣教的马偕等人,才遵循这样的原则。
  干治士多年冒险犯难,朝惕夕干,席不暇煖,忙於宣教,仿佛是“灵魂待救,何以家为?”迟至1936年,与东印度公司当局发生意见,可能原因是对原住民教牧待遇及经费问题,干治士离台湾往巴达维亚,才找到时间在那里结婚。同年末,他卷土重来,回到他所爱的“美丽岛”。这次工作时间较短,只维持到1638年,就返去德国。几年后,似是得到鼓励和支持,干治士有意凭信心三度来台宣教。他启程往巴达维亚,到了那里,卻被留作当地的教牧,並任拉丁学校的校长。
  1647年四月,更正教到亚洲的第一位宣教士干治士逝世。台湾名胜的日月潭,西方地图有的仍沿用“干治士湖”(Lake Candidius)之名,就是为纪念他。
  到1643年,祐纽斯离开台湾,据纪录,岛上有约一万七千信徒,受洗的成年人五千四百名。其中绝大部分是台湾土著,少有中国大陆新来移民。
  荷兰人在台湾宣教,正像佳种落在初垦的沃土上,比较容易生根。原因是原住民的宗教,只是精灵崇拜,不像大陆来的移民,有儒家及佛道的信仰背景,所以接受基督教是相当单纯的事。当他们听到福音真道,会全个村落,部族的群体皈信;这样,也就不会受到压力及迫害。
  1644年,明朝覆亡。
  原来海盜出身的郑芝龙,曾一度转而效忠大明朝廷,看到朝廷逃难,就投顺满清。但郑芝龙和日本侍妾所生的儿子名叫大木,卻不直其父亲所为,继续忠心事奉逃难南奔的小朝廷。明帝看这年轻人忠诚可嘉,赐姓“朱”,名成功,成为与皇帝同姓,所以称为“国姓爷”。
  其实,郑成功这位“爷”,还不到二十岁。他号召群众,立志恢复明室。来归从的同志,一时风起云涌,气势相当可观。他一都率领军队,从舟山登岸,转战江浙,进薄南京。但后援不及,统御困难,遭受败绩,退守廈门,金门海域,侷促飘搖。只侵掠沿海地区,终非久计;为了寻取较稳固的基地,郑決定要进入台湾。
  郑成功带着号称二万五千军队,在安平附近着陆。那时,台湾的各种人口总共只约有二十万,其中晚来的中国福建沿海移民及流动人民,超过原住民和荷兰人;远航半个地球,孤悬海外的殖民者,对於主权爭夺的前途胜败,不难预见。但“红毛人”勇敢不屈,婴城固守,攻守战长而惨烈。郑军对付忠於敌方的军民,包括宣教士和无辜的婴孩,都视为非我族类,而加以屠杀。
  有一位翻译圣经的韩博罗(Antonius Hambroek),在堡垒外的村落工作,因而被俘虏。“国姓爷”命他进入城堡,劝谕守军放棄抵抗。但韩博罗卻鼓励他的国人坚持奋战。总督告诉他,为了安全,沒有必要再回敌营覆命;韩卻固执守信,要循交战惯例,不顾两个在围中的女儿,回去见郑成功。国姓爷把他和俘获的宣教士並家属,一起公开斩首示众,连妇女婴孩也不能倖免。据说:后来荷兰人被迫撤退,韩博罗遗下的一名女儿,年轻貌美,被收为国姓爷的妾媵。1662年,郑氏家族接替荷兰人,成为台湾的统治者。
  按当时的观念,所有为荷兰人工作的人,都算是通番,包括通译,宣教士,和高山番族,都打入異类。这样,基督教一起受到迫害,是难免的事,几乎是当然的。原住民虽然失去了土地,财富,但仍然有不少人保守他们的信仰。
  郑成功以三十九岁的英年崩逝,由他的世子郑经继位;不成器的“经儿”放棄了反攻的理想,纵情声色,也是早年撒手而去。在他死后一年,幼子克塽降归了满清。时在1683年。
  郑氏和满清更迭统治,至1895年割台湾给日本,对“高山番”和基督教的迫害,是唯一持续的政策。不过,当年在亚洲第一宣教地区植下的信仰,仍然不绝如缕,並沒有被连根拔除。在今天的台湾,偶像和色情遍地,乌煙瘴气,被称为“当世哥林多”;在比较清洁的山地,不仅出产水果,也在基督教冷落的情景下,番社教会虽然沒有富丽堂皇的教堂,沒有在象牙塔里皓首穷年的神学家,他们有的是原始单纯的信仰,坚固清洁,一枝独秀,结出属灵的果子。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健忘者 ✍亚谷

谈天说地

沮丧 ✍刘广华

艺文走廊

梧桐深院锁清秋 ✍吟萤

寰宇古今

文天祥 ✍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