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阵阵 ✐2020-01-01

“精忠报国”话岳飞

—兼论读书时应持的态度

史契分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的事蹟家传戶晓,特別是他背部刺有“精忠报国”四个大字,更是小说连环图,戏曲等的热门题材。从小时候开始,我一直觉得“精忠报国”这个词语有点古怪,虽然说不出怪在哪里。长大后慢慢明白这与汉语的语法有关。汉语有个大特色,就是喜欢使用两个意义相同(相近),或者意义协调的字来表达一个意念。请看以下的句子:“他为人勤。”

  意思清楚吗?非常清楚明白,但语气有点怪。一般人是不会这样书写或说话的。我们会说:“他为人勤奋”或“他为人勤俭”。在前一句“勤”与“奋”意思极为接近,两字一起使用来表达勤力的意思。在后一句“勤”与“俭”意义不同但非常协调,勤力和节俭是时常走在一起的美德。同一道理,我们不会说:“欢迎临”而说“欢迎来临”或“欢迎光临”。

  再来看看以下两个句子:“他为人勤奢”和“他为人懒俭”。世上无奇不有,一定会有人既勤力又穷奢极侈,或者既懒惰又異常节俭的。但接受这两个句子会有困难,因为勤与奢及懒与俭的意念完全不协调。倘若你是中文老师,你会接受学生写这样的句子吗?

  从汉语的语法分析,“精忠报国”这词语令我费解在於精字与忠字既非同义又不协调。忠字的解释是尽心竭诚和正直的意思。而与精字关联的一众词语如:精采,精明,精华,精粹,精致,精密,精确,精心,精神,精力,专精,妖精等等都和忠字扯不上关系。反而与精字谐音的贞字,与忠字就非常匹配。贞字有坚定不改变的含义。贞忠(或忠贞)就是坚定不移,竭诚尽力的意思。贞与忠组成的成语很多,例如:贞忠爱国,贞忠英勇,日月贞忠,贞忠不二和忠贞不渝等等。还有,有婚外情是对配偶不忠,又叫不贞。两者几乎是同义词。有一段时间我怀疑“精忠报国”是“贞忠报国”之笔误。

  为了证实我的论点,我特意翻阅宋史,希望可以查明真相。因为坊间的小说如说岳全传情节怪诞,说岳飞是大鹏鸟托世,毫不足信。作为正史的宋史,按道理可信度应较高。岳飞在宋史有传。细读之下,竟然发现初中时读过的文章“岳飞的少年时代”,原来出自宋史,只是文字稍有出入。这又引发一些另外的问题,牵涉到宋史的可信度和我们读书时应持的态度。我很想先行处理。下文引号部分是“岳飞的少年时代”原文,其后是我的评论。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也。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岳飞出生时真的有只大鸟飞到屋顶上大叫吗?我看未必这样神奇。这只是作者想突显他日后成就卓越的夸张写法,用意是神化岳飞。況且父母替子女取名往往只图个吉利,未必真的看见或听过些什么異象。像这样穿凿附会的故事我随手就可以编三个:关公出生时有只鸟儿飞到屋簷呱呱大叫,然后一飞冲天,飞到白云上。於是他父亲就为儿子取名关羽(羽代表雀鸟)字云长。张飞出世时有只大鸟飞到屋顶,不断拍打双翼。他的父亲就为儿子起名张飞,字翼德。赵子龙出生前的晚上,他母亲梦见一条龙钻进她的肚子,第二天就诞下一个胖胖的娃娃。於是他父亲就为儿子起名赵云,字子龙,取云从龙的意思。这三个故事和岳飞的如出一辙,你认为可信度有多少?

未弥月,河決內黃,水暴至,母姚氏,抱飞坐巨甕中,冲涛乘流而下,及岸,得不死。

陶土烧成的大缸,在洪水中重心极不稳定,“冲涛乘流而下”竟然沒有翻沉,又沒有撞破。那简直是奇蹟!请不要说我多疑,这段文字极有问题。查岳飞是农历二月十五日出生的。未弥月即农历三月十五日以前。此时是黃河的枯水期,即使有洪水,水深可以浮起载人的大缸吗?內黃的位置在河南省北部,大约在东经115度北纬36度左右。黃河会在这段日子这个地点泛滥吗?我查了一些资料,答案是:不可能!黃河倒是会在春初泛滥的。那不是普通的泛滥,有个特別名词叫“凌汛”,指在河道上有冰凌造成冰坝阻塞水流而泛滥。还有,黃河凌汛主要集中在宁夏,內蒙古及山东省境內的干流上。这两段干流都是从南流向北的。由於上下游河段纬度的差異,北部(下游河段)天气较冷,冰封期较长。春初解冻开河时,下游河段仍然冰封,上游来的水因受阻於冰坝而泛滥。我特意查阅宋史.河渠志,岳飞出生前后两年黃河根本沒有在內黃地区決堤泛滥的记载。作者这段文字的用意在於塑造岳母聪明机智的形像而已。

飞少负气节,沈厚寡言。天资敏悟,強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孙吳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

这段文字上半部将岳飞写成好像大戶人家的小孩,其实岳飞是佃农的儿子。他日常要参与劳动,只有在秋收后农閒时才有机会读书。说他不用睡觉只是夸张的写法。

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於周同。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岳飞能拉开三百斤拉力的硬弓是可信的,宋史还记载他可以拉开八百斤拉力的弩弓。他向周同学得很好的射术也是可信的。至於周同示范射箭,三发三中,岳飞跟着两发两中这几句,我查了三个版本的宋史,都沒有记载。周同是射箭名师,三发三中,固然可信。但岳飞第一天上课就有好成绩,可信度存疑。这也是神化岳飞的写法。

未几,同死,飞悲恸不已。每值朔望,必具酒肉,诣同墓,奠而泣;又引同所赠弓,发三矢,乃酹。父知而义之,抚其背曰:“使汝異日得为时用,其殉国死义乎?”应曰:“惟大人许儿以身报国家,何事不可为?”

殉国死义也就是尽忠报国的意思。岳飞自少受父母爱国思想的教导,影响他的一生。他也以“忠义报国”为岳家军进行思想教育。

  总的来说,“岳飞的少年时代”一文问题多多,不断虛构故事去神化岳飞,完全不像正史应有的严谨取证的写作态度。所以我们读书时一定要持批判的态度,对书中內容不要随便照单全收。有怀疑就要问:真的是这样吗?然后翻查资料,详加考证,求个水落石出。这样才会有进步。

  回头说岳飞背部的刺字,“精忠报国”肯定是不对的,沒有正式文献记载。绍兴十一年岳飞被解除兵权,投閒置散。金人仍然十分惧怕岳飞,要宋朝处死岳飞才肯签定宋金和约。於是秦桧使人诬告岳飞谋反,把他拘押並派遣何铸主审。宋史.岳飞传有这样的记述:

“初命何铸以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另外何铸在宋史也有传,当中有相同的记述,也就是说岳飞背部的刺字是“尽忠报国”。尽(jìn)和精(jing)以普通话来唸读音非常接近,只是声调不同。尽字读第四声,精字读第一声。宋朝当然不说普通话,但尽和精两个字在宋朝读音相近是合理猜测。还有,几年前我在网上看到一小段黑白的粵语残片,內容正是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字。林家声饰演岳飞,邓碧云饰岳母,郑碧影饰岳飞妻子。背上四个大字:尽忠报国!

  结论:岳飞背部的刺字应是“尽忠报国”而非“精忠报国”。有研究指一般人所认知的“精忠报国”,应是受到宋高宗赵构御赐“精忠岳飞”旗帜误导的。岳飞在对抗金兵入侵的战爭中,立下了丰硕的战功。为了表彰岳飞,在绍兴三年的秋天,宋高宗亲自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赐给岳飞,並命人把字做了一面旗帜。往后岳飞出战时,总会带上这面写有“精忠岳飞”的大旗帜。世人受了这面“精忠岳飞”的旗帜误导,到了后来“尽忠报国”就演变成“精忠报国”了。我还有一点推测:宋高宗原本是想写“贞忠岳飞”的,只是水平太差写了白字。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艺文走廊

戴面具的人 ✍凌风

谈天说地

感恩与惠民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富足的穷人 ✍余卓雄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书香阵阵

读书乐:爱的颂歌 ✍文中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