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2006-11-01


马克吐溫的信仰

区室

 


Mark Twain

  1863年二月三日,一颗闪耀的文学彗星,在美国西部择吉出生:名Mark Twain(马克吐溫),在地区企业Territorial Enterprise, Carson City)刊载,报告立法进行的情況,文笔简洁幽默,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马克吐溫原名撒母耳.克莱蒙(Samuel Langhorne Clemens, 1835-1910),於1835年十一月三十日,生於密苏里州(Missouri)的弗洛里达村。当然他不是生来就能写文章,但差不多是那样;至少他自己那么说。

绿色时期

  在四岁的时候,随父母迁到密西西比河上的汉尼拔(Hannibal),一个在圣路易市(St. Louis)以北约一百哩的小镇。他父亲勤劳工作,开过商店,务农,作律师,都不成功,当撒母耳十二岁时去世。他或许又在校二年,时读时辍;假期在当地亚孟特(Joseph P. Ament)的印刷店学徒。亚孟特也拥有密苏里快讯Missouri Courier),撒母耳同时在办公室工作。
  1851年一月十六日,撒母耳在汉尼拔西联报Western Union)上,发表了第一篇幽默性短文,那是他长兄奧立昂(Orion)所有並主编的小报,发行最多约五百份;撒母耳学徒艺满,在那里作印刷工兼助理编辑。
  1853年五月,撒母耳离家到圣路易市,还是作印刷工。他似乎难在一个地方呆久,以后四年中,他到过纽约,非拉铁非,辛辛那提等地,见识不同城市,随写旅行报告信,在爱阿华日报Journal)发表。
  撒母耳在童年,看见密西西比河上的驾驶员,穿着制服,十分神气,衷心向往。於是在1857年四月,他在比西贝(Horace Bixby)教导下,作起实习驾驶。在1859年九月九日,终於获得驾驶执照。河上生涯持续了一年多。南北战爭发生,因河上运输断绝而停止。战爭转变了他的命运。
  奧立昂在1860年大选期间,努力在密苏里为林肯助选有功,得当地党要举荐,任內华达地区祕书。1861年八月,撒母耳随兄赴任,短期在议会作一份文书工作。他也作些矿业,银矿投资,但沒甚收获。
  不过,他写些新闻笑话,讽刺描述,夸大的故事,发展成一种西部文体,分別刊载在几家地区报,颇受读者欢迎。1863年还未终,“马克吐溫”脫颖而出,已经成为西部文学特色的代表。
  在此以前,他用过不同的笔名;但这名字成为他的真记号,使他仿佛变了另一个人:跟他熟的人,叫他“马克”,一般人称他Mr. Twain,久之忘记了那只是个笔名,不合那样使用。
  1864年,马克吐溫到了旧金山,找到记者的工作。只作了四个月,因为他不喜欢写正式报导文字,宁写些故事,寄投报纸及文学期刊发表。

  在旧金山,马克吐溫结识了幽默演讲家布朗(Charles F. Browne, 1834-1867),约他同印行西部文集,他根据新近听到的故事,写成“司马礼和他的跳蛙”(Jim Smiley and His Jumping Frog),但寄到已太晚,布朗,笔名Artemus Ward,转给纽约晚报Evening Press)於1865年十一月十八日发表。在东部大城市有名报纸发表文章,在他还是第一遭。想不到,“跳蛙”竟然使他一“跳”著名,传遍各地。似乎是偶然。
  1866年,太平洋汽船公司开辟旧金山三文治群岛(后来的夏威夷)航线。二月间,沙里缅度联邦报Sacramento Union)派马克吐溫去夏威夷,作通讯记者。
  抵达后三个月,美国驻华公使蒲安臣(Anson Burlingame),和驻日本公使华坎堡(Van Valkenburg)将军返回任所,中途在三文治岛停留,同住美国公使官邸。蒲安臣十八岁的儿子爱德华(Edward Burlingame),读过“跳蛙”,听说作者在这里,十分欢喜,要去见他。那时,马克吐溫水土不服,正患病臥床,得知两位公使要来访,觉得担受不起,匆忙爬起来,剃须着衣,赶去拜见。大家相谈欢洽,一大堆故事和笑话,相见恨晚。华坎堡将军说出预言:“加利福尼亚以有个马克吐溫自豪,将来美国也必定如此,绝无疑问。”
  几天后,消息传来,有一叶无舱的小舟,载来十五名飢饿的人,是纽约沉船大黃蜂Hornet)轮,久无音信仅存的生还者,在海洋上漂流了四十三天,被救到Sanpahoe。这该是所有记者梦寐以求的事;但马克吐溫臥病不能行动!
  早晨,两位公使带着从人,突然光临旅社,把马克吐溫用担架抬到医院-不是送院就医,是去访问沉船生还者。蒲安臣以外交家溫和的风度,和律师精严的思维,查问得鉅细靡遗,整个的访谈,胜於任何记者;马克吐溫只需要在旁记录。因为当时夏威夷沒有电报线,得赶明天早晨启碇去旧金山的轮船;回到旅社,连夜写成访问报导。这海上历险的故事,详细敘述漫长的日子是怎样度过,怒海余生的同舟者,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如何维持希望,与自然搏斗;接取雨水饮用,捉生鱼果腹,沦落至不得已以同伴的遗躯维生的境況。英勇悽惋兼有,十分动人。是当时第一篇这样的报导,引起以后许多人的研究。到达码头,轮船已经慢慢离岸,只得把一疊文稿丟上甲板。沙里缅度联邦报於七月九日以三版刊出;美国大陆的电报,转传各地。马克吐溫作家的声誉确定了。
  蒲安臣父子再访旅社的时候,马克吐溫还在臥床休养。爱德华建议,应该起来走动;病人有些迟疑。青年人说:圣经如此吩咐。吐溫问,有什么地方这样说。
  回答:“有人要你走一里,走,吐溫!”(Whosoever shall compel thee to go a mile, go with him Twain. Mt.v:41, KJV“二里”英文只是twain,可以读成“Twain”的名字。)马克吐溫果然起来走了。他也可能学了这样怪異的引用圣经方法。
  在临別的时候,蒲安臣对马克吐溫赠言劝勉,可能是意译论语“毋友不如己者”的话:“你有很大的潛力,我相信你是天才。现在你需要的是择交。要找有超越才智和品格的人为友。昇化你的气质和作品。绝不要同低级庸俗的人搅在一起;永远向上。”
  有蒲安臣这样的品格和身分,所给他的建议,自然有分量,对马克吐溫如同神谕纶音。这番话,给他新鼓励,新希望,新決心,新观念,值得他终身奉行不忘。
  十月里,马克吐溫开始他的公开演讲。他有口才,活泼,幽默,趣味橫生,在各岛上极受欢迎。他已经成为西部的英雄,最著名的演讲家。
  这一切,都是偶然的。
  凯旋旧金山,只几个月分別,马克吐溫已非昔日阿蒙。不用再去找工作,当时本地最大的报纸加利福尼亚大地报Alta California),立即邀聘他,於十二月十五日,派他到纽约作巡回记者。
  1867年,第一艘豪华旅遊船“贵格城”(Quaker City),刚要自纽约首航,到欧洲和“圣地”去,满载富有和热心宗教的人。马克吐溫随船作通讯记者,给大地纽约论坛报New York Tribune)写回旅遊信。
  六月登船,遇到一位斐班克夫人(Mrs. Abel Fairbanks),称为“斐班克妈妈”,诚恳教导他,改正他的礼仪风范,教他注意改进散文写作;马克吐溫都接受了。
  又有一位十八岁少年查理.兰敦(Charles J. Langdon),丰标俊美,长期同船相见,二人谈得投契。查理给马克吐溫看他姐姐奧丽薇的小照,艳丽绝伦,马克一睹倩影,就深印在心里,立愿找机会接近她。经过五个月的海上生活,十一月十九日旅遊船回到纽约。十二月二十七日,终於见到了他的心上人,进而彼此交往。
  奧丽薇是矿业鉅子兰敦(Jervis Langdon)的女儿,体弱多病。兰敦是长老会基督徒,知道马克蓄意,紧张起来:不是门当戶对,对他的出身也不了解,僱用侦探彻底调查;並要他戒除煙酒,才同意婚姻。
  1869年,他向兰敦借款,买下了水牛城快报Buffalo Express)三分之一的股份,仿佛实现了他早年的梦想。

红色时期


奧丽薇
Olivia Lewis Langdon

  1870年二月二日,与奧丽薇(Olivia Lewis Langdon)结婚。
  当时,美国的百万富翁算来只有一百多人,兰敦经营煤矿和商业,新近列名其中之一;岳父送给新夫妇结婚礼物,一幢巨廈並全部家具,在纽约州水牛城的高贵地区。当时约值五万元,算是非常昂贵。他彻底重新整理系列的“贵格城旅遊通讯”,成为天真旅遊记The Innocents Abroad)出版,是他早期作品经济收入最成功的。
  那年八月十六日,岳父兰敦去世。十一月七日,奧丽薇生下头生男孩子,取名兰敦(Langdon Clemens)。
  1871年,马克吐溫发现自己不是经营新闻企业的材料,卖掉房产和报纸股份,两者是双赔;搬到康乃狄克州哈特福(Hartford, Connecticut)居住。1872年三月,奧丽薇生下女儿苏珊(Susan Olivia Clemens)。六月间,一岁半多病的男孩子兰敦夭折。
  1873年,马克吐溫带着妻女赴欧洲。到1874年回国后不久,奧丽薇於六月生下女儿克蕾拉(Clara Langdon Clemens)。
  九月,他们迁入哈特福附近的“诺克农庄”(Nook Farm)新居,是一座豪华巨廈,佣仆穿着制服,气派非常。访客的印象,他是美国有史以来文人所有最豪华的巨宅,连朗斐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都望尘莫及。当年密西西比河上谋生艰难的孩子,竟然发达到如此地步!
  在这段时期,他的写作成果很为可观。
  1876年,汤姆历险记The Adventures of Tom Sawyer)出版。是根据在密西西比河上童年的记忆,加上想像构成的,十分成功。他立即筹画构思哈克奋历险记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从开始写,要到1884年才在英国出版;在美国则是1885年二月,由他自己的韦伯斯特公司(Charles L. Webster & Co)出版发行。不过,奧丽薇和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王子与贫民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 1882)。
  他无论在国內国外,都甚受欢迎,到处旅行演讲,早餐,午餐,晚餐演讲,所受邀约排得很长;著作收入也甚丰厚,仿佛触手成金。
  马克吐溫穷困的童年,留在记忆中很深的印痕。他的主要作品中,离不开如何发财的主题。他致力想求发达,作百万富翁。连年一帆风顺,收入急速增加,加上奧丽薇所得的遗产,看来将不难接近目标。

黑色时期

  早年的印刷生涯,使他还是想作文化人。1880年,创立了韦伯斯特公司后,认识了一个名叫培基(James W. Paige)的人,想发明自动排版机(Paige Typesetter),马可吐溫极力支持,以为不仅可以致富,並且是人类空前的伟大发明。他投入大量资金,一个月多至三千美元。即将成功的“好消息”一再预告,始终沒有成品问世。约十年间,他同奧丽薇投入了约二十万元。马克吐溫一直努力赚钱,债务还是持续增加。
  1890年,马克吐溫的母亲,和奧丽薇的母亲,在同年內相继去世。


Henry Huttleston Rogers

  到了1892年,马克吐溫的财务状況,已经捉襟见肘;最后,韦伯斯特公司不得不宣告破产。幸而,他还有个忠诚的朋友,标准石油公司的副总裁若哲斯(Henry Huttleston Rogers, Standard Oil Co.)挺身而出,为他应付债权人。1895年夏,他接纳若哲斯的建议,开源节流:整理登记所有出版的版权,转让给奧丽薇,认真把写作当作资产;亲自管理他新的出版,转移他的冒险,只为他作安全投资。他決心从新开始,还有头脑口和手在,拚命写作,出版,努力旅行环球演讲,曾远赴澳洲,伦敦等地。马克吐溫矢言,決不以破产赖债,必将还清所欠每一块钱。
  到1898年,在若哲斯管理经营下,他的财务状況已经坚实,清付最后一元欠债,站了起来。全国都称讚马克吐溫是有信用的大丈夫。富有的慈善家如卡內基(Andrew Carnegie),富来歌勒(Henry M. Flagler),洛克斐勒(William Rockefeller)等名流,都愿意同他交往。
  进入六十岁的马可吐溫,享有人民英雄的公众形像。
  1901年,耶鲁大学颁予博士学位。1902年,密苏里大学赠予博士学位。1907年,牛津大学赠予博士学位。
  马克吐溫的名声高了,新闻界常征求他对时事的意见,仿佛以贤哲的身分发言,政治,宗教,都在橫议的范围之內。当然,他的视线,也集注在社会病弊,和人生的黑暗面。
  纽约的教牧,联合反对毕契(Henry Ward Beecher);指其有自由派倾向,並普救论信仰。当时毕契的教会,是全国最大的。马克吐溫以为基督徒缺乏爱,感到不平,挺身而出,为文辩护。他也注意基督教科学会,为文批判。又写过摩门教的问题。
  他反对美国仍然存在的种族歧视,並对黑人私刑,杀害;不满社会的普遍爱钱,爱享乐;他痛心国人的非基督教文化,道德败坏;他对美国侵略菲律宾,在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下,作宗教活动;也指责颐指气使的宣教士,以为如此海外宣教,是无益的。他说:

道德观念,只是教导我们什么是对的,並如果知道不合时宜,如何逃避。另外的计画。进口在中国的美国宣教士,来到这私刑的土地。在那里,1,511名宣教士,每年每人劝化二名支那人改教,而每天33,000異教徒出生...噢,良善的宣教士,噢,大慈大悲的宣教士,离开中国!回家来劝化这里的基督徒们!到1910年,我的预言要应验,我会看见,黑人在联合广场被烧死。为兇杀?不,因为在这国家不受欢迎-就如中国人在美国,宣教士在中国一样。

  他在英文圣经中找毛病,以为要处死“随地小便”的人,太过残忍;其实他不可能不知道,英文直译希伯来俗语:“pisseth against the wall”(对牆小便)是指“男丁”(见列王纪上14:10,16:11,21:21;列王纪下9:8),还是故意砌词反对。
  1902年,他已经年收入约十万元,但他沒有喜乐。
  1903年秋,马克吐溫举家移居佛罗伦斯(Florence)居住,以为会使奧丽薇的健康进步。但在几个月后,他多病的妻子在1904年六月五日逝世。家中陆续孩子夭折,奧丽薇也逝世了,似乎是神不公,残忍的把他的喜乐夺去。只剩下女儿珍恩(Jean)患癫间病;另一个女儿克蕾拉,因精神反常留院疗养。马克吐溫不是约伯,不能称颂耶和华;在发达的时候,他把神放在一边,不曾感恩;在逆境中,卻怀疑神的良善,发出怨言。无论如何,他不能否认神的存在。
  回美国后,他对神的不满,对社会的贪婪,罪恶,政治的败坏,自然界的恶虫兽,恶疾,災变,以至衰老,死亡,都要神负责。他把这些积聚的怨气,都写下来,隐名发表:人算什么What is Man?)还有一部分,他认为过分辛辣愤世,不适合公开发表,要在他死后一百年才出版。只过了半世纪,大部分经整理成地球来信Letters from the Earth,1962)问世,並沒有什么反应。显然是他太夸张,到底时代不同了。
  1908年,他在加州雷丁(Redding)附近,建了一座房子,名叫“风暴原野”(Stormfield),期望在那里平靜的度其余生。
  1909年十月,他唯一长成的女儿克蕾拉,在这新居结婚。同年,圣诞前夕,另一女儿珍恩,在浴缸里溺毙。
  1910年四月二十一日,马克吐溫逝世,葬在兰敦家族的墓地。在那里,他埋葬了儿子兰敦,女儿苏珊,和珍恩,所爱的妻子奧丽薇,现在,他自己也被埋葬在那里。

  马克吐溫这名字是哪里来的?当然又是偶然。
  据他自己说,是资深船长塞勒斯(Isaiah Sellers)给他的灵感:有一天夜里,他听到外面探测者喊“Mark Twain”,意思是“第二度”,可以安全航行的深度。
  不过,像研究红楼梦的“红”学家一样,研究马克吐溫的“Twain”学家,也喜欢解释成凡字都另有深义,在字句上大作文章:为什么不取笔名“Mark Three”,“Mark Four”呢?
  “Twain”,也是“双生”的意思。马克吐溫确曾对双生子感兴趣,写过意大利双生子,和有名的暹罗双生子。不过,灵魂和肉体的二元,也是文学传统的描述重点。神的预定与人的自由意志,几乎是难分割的双生,马克吐溫曾在这方面掙扎过。那么,善与恶的双生连体爭战呢?现象与实质双生,我们怎知哪是真的?这样,可以说,几乎每人都是两面人,聪明如马克吐溫,可能时时都在思想,都为他灵感的暗流。
  当然,文字的双重意义,是明显的。写幽默讽刺文学的人,应该提醒他读者“注意双重”意义-Mark:Twain!
  最后,十二使徒中,多马是有名的怀疑者;“多马”,恰是“双生”的意思。是否表明他信仰上的怀疑?
  无论如何,马克吐溫在美国文学上的影响,是可见的事实。以至海明威承认,以后的文人,都是马克吐溫的子孙。也有人说,他创造的哈克奋冒险性型,影响美国粗犷政客领袖的精神和決策。这样说来,马克吐溫真个成了美国的“舵手”!(有些过誉吧?)密西西比的河水继续流着。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乐趣飘送

李斯特 ✍郁韻灵

寰宇古今

主席韩青天 ✍史直

谈天说地

心狠手辣 ✍刘广华

谈天说地

与众不同的意愿 ✍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