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还有盼望吗?
Photo by Irina Iriser
教会还有盼望吗?
此问有两重意义。像初期的教会,他们极忠勇敢为,但坚決不拜偶像,不作违背主的事。那是活而不动,是正当的。
又如十九世纪的大英帝国,侵略恣肆,国营鸦片,不仅走私,还武力強销;有的宣教士和教牧,就出来反对;更在积极作好事。显明基督教的健康正常,活而能动。
再看近年来,有所谓基督教国家,过去久远的不说;且说这半个多世纪的事—在全世界煽风点火,侵略越南铩羽逃归,还不知憬悟。进入二十一世纪,假造借口,侵害伊拉克,屠杀了几十万人命,並被定为为害人类的战犯;国內则发借国债无度,由列根总统任內破万亿,到近年的破三十万亿;复因贩卖杀人武器,不提倡和平,且纵容強暴,用枪支滥杀自己人,道德败坏至极。
基督徒失於作光作盐的责任;缄口不言之外,反助桀为虐,选出恶徒当政,成为无前例的恶人政治(Kakistocracy),真是羞辱主名。正如圣经所说:“公义使邦国高举,罪恶是人民的羞辱。”(箴言14:34)难怪教会人数減,国势衰!
教会还有盼望吗?
当然!我们的指望在於主!阴翳蔽日,不过暂时。
朗斐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1807-1882)多年前,在內战的炮声中,唱出盼望—
把钟声敲得更响更宏亮:
“上帝沒有死,祂也不睡觉!
邪恶终必败亡,正义得胜昌旺。
地上有平安,善意归人群!”
最后,有光明的盼望,云破日出!
神在亚哈的黑暗王朝,还为自己留下七千人。现今的基督徒中,怎会让真理不彰?教会前途光明!祷告吧!
教会还有盼望吗?
如此设问,是说:既然有盼望,怎不大声说?
使徒保罗在腓力斯巡抚衙门申辩,如此说—
但有一件事,我向你承认:就是他们所称为異端的道,我正按着那道事奉我祖宗的神,又信合乎律法的,和先知书上一切所记载的,並且靠着神,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我因此自己勉励,对神对人,常存无亏的良心…我站在他们中间大声说:“我今日在你们面前受审是为死人复活的道理!”(使徒行传24:14-16,21)
这是使徒保罗“末世论”的中心。主耶稣早就已经告诉门徒,世人看见末世临到的战爭,災难,“因海中波浪的响声,就慌慌不定…魂不附体。”(路加福音21:25,26)圣徒卻挺身昂首,並不惊吓,也不用这些来吓唬人。因为不管什么要来,是知道谁要来。
使徒约翰在拔摩岛上,见主耶稣逐一启示末后異象;他最后的话,是对这些信息的欢然回应:
“阿们!主耶稣啊,我愿意你来!”(启示录22:20)
因为那将是盼望的实现。
人活在指望中,活得才有意义。无论作何事业,若沒有指望,哪还要干啥!因此,“耕种的,当存着指望去耕种;打场的,也当存得粮的指望去打场。”(哥林多前书9:10)
流淚撒种的,必欢呼收割。
那带种流淚出去的,
必要欢欢乐乐的带禾捆回来。(诗篇126:5,6)
约伯受许多的苦,家破人亡,身患恶疾;他不甘愿放棄生活,剩下的那点心灵的动力,就是自知正直不行恶事,指望能见神申诉明白。他的三个朋友,坚持残忍的教条,定要说:“罪必有罚,苦必因罪。”断绝人家等神的指望。
公义全知的神,否认他们是“代言人”,判定他们不如约伯,要约伯为他们献祭赎罪。神是世界的盼望。
使徒保罗为主受人不能受的苦,因为他见过复活的主,告诉他要受苦;但不是前途无望。因此,他存盼望服事。他知道,眼下的苦难,不过是转眼之间,至暂,至轻;将来的荣耀,是一生之久,存到永远。(哥林多后书4:17,18)
这荣耀的盼望,成为他的“內燃机“,发生无比的动力。他天天冒死,还是不灰心,说:“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盼望,就比众人更可怜。”(哥林多前书15:19)並且能劝勉同道—
所以我亲爱的弟兄们!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搖动,常常竭力,多作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58)
盼望是服事的动力。盼望使人交托神。
大卫在逃避扫罗迫害时,仍然以善意待人,保护邻近的居民。在需要帮助供应时,反受拿八凌辱的委屈;因此意图报复。是智慧的女子亚比该,谏阻他,告诉他要想到神膏立他,总有成就作王的盼望;要施行仁慈,不自己伸冤,保持良心无愧。(撒母耳记上25:30,31)
大卫被提醒,这才像是王,走上正路。
盼望,使人持守圣洁,不随世俗,在患难中喜乐。
亚伯拉罕蒙神呼召,从属世的文明出来,走上孤寂荒涼的道路。罗得跟叔叔到半路,与他分手,竟然不管啥罪恶,选择繁华和财富,坠入尘嚣的所多玛城市。亚伯拉罕因信生盼望,“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就是神所经营,所建造的。”(希伯来书11:10,14-16)
使徒彼得劝勉散居的犹太难民,在地上困苦流离,有“为你们存留在天上的基业”。(彼得前书1:1-4)
既然有新天新地的美好盼望,“就当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得后书3:13,14)
插图:
- “Silhouette Photography of Forest during Golden Hour” by Irina Iriser (pexels.com, accessed 9/2024)
(同载於圣经网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