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10-03-01


孔子的形像

—胡玫电影《孔子》

石衡潭

 

  近来,围绕电影孔子所产生的风波颇有些不可思议。孔子在传统政治格局中,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甚至有人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当今之世,也是大兴儒学,大讚孔子。可是为什么一部以颂扬孔子为初衷的电影卻遭到这么多人的恶评与恶搞呢?而且又在票房上如此惨淡令人叹息呢?一般的愤青骂骂咧咧也就罢了,就连堪称八十后代表人物的韩寒也把它说得一无是处:“孔子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娛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沒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这就不得不让我们费思量了。到底是孔子不是孔子?还是我们根本就不知道孔子或根本就不在乎孔子呢?

  有人说: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大概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也都有一个孔子吧。不过,我想在大多数中国人心目中,孔子应该是溫良恭俭让兼备,应该是智勇仁齐全,应该是忧国忧民的君子,应该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只要不跃出大多数中国人的基本想像,我想这样的孔子形像就应该是可以接受的。平心而论,胡玫所贡献给我们的孔子应属此列。

政治孔子大於文化孔子

  总的来说,我觉得胡玫的孔子是忠君爱国,勤政为民的政治孔子,大於述而不作,传道授业的文化孔子。这或许是电影艺术本身对导演的一种限制,又或许是导演对观众审美趣味的一种让步。影片前半部主要展现孔子在政治上的才华与作为,他有时候(在朝廷中)是舌战群儒,辩才无碍的论者,有时候(在季氏府)是百步穿杨,箭无虛发的射手,有时候(在夹谷会)是运筹帷幄,善演空城的谋士,有时候(在武子台)是号令千军,平叛斩乱的将帅。也许,学者们会指指戳戳,说这里不符合史实,那里为无中生有;此处是晏平仲生平,彼处乃蔺相如故事。我倒觉得这些是无关紧要。电影毕竟是电影,不是历史。只要基本生平线索不变,中间留些想像发挥的空间还是可以的。关键是:在这样一种发挥与想像之中表现了孔子怎样的人格精神。在这一点上影片的处理还是值得称道的。如漆思弓从一个即将被殉葬的奴隶到最后成为孔门弟子的故事表现的是孔子废除人殉的人道思想。孔子的确说过:“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是一个伟大的进步,影片对此大书特书是很有必要的。用一灯如豆逐渐熄灭的影像来暗示小女奴身殉的悲惨给人以強烈的震撼。在武子台平叛一场戏中,对孔子的展现也是十分独特的。宽带博衣儒雅丰神的孔子走上了高台,擂响了大鼓,越擂越激,越擂越响,叛军终於在鼓声中败去。孔子擂鼓不是战神的发威,而是儒者的吶喊。他停下鼓槌,回首看到的是烈火熊熊,鲜血四溅,他所感到不是胜利的快乐,而是撕心裂肺的疼痛:他悲愤与叹息的是如此多鲜活的生命在叛乱中无谓地死去。这的确是仁者的情怀。

孔子的人性

  孔子的人性在影片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真实展现。他有对妻子依依惜別的深情,有对儿女呵护备至的怜爱。对一介武夫的橫眉怒目,他安之泰然地应对;对狂狷之士的冷嘲热讽,他平心靜气地承受。子路要从军,临行他谆谆告诫;颜回为书沒,终了他紧紧抱怀。绝粮七日,他与众弟子分一碗马肉汤;厄於陈蔡,他以弦歌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关於颜回的死,有人提出異议,因为史书中只说他早夭,並沒有说是如何死的。影片中则浓墨重彩表现出颜回是为救书而死,我看这是一种为文化而死的象征,可以说是死得其所。孔子等圣贤之书能夠躲过焚书坑儒这样的浩劫传之后世,应该是有许多人不顾生命危险誓死保护的。颜回只不过是他们中间的一个罢了。孔子离开鲁国时,天降大雨,泥泞不堪,车不能动。他几次奋力欲行,都摔倒在地。最后一次摔倒时,孔子沒有马上爬起来,而是仰天大笑。这也是孔子率真性情的另一面,不由得让人想起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子见南子的深意所在

  影片中最受人关注,最惹人爭议的应该是子见南子那一段戏。对於传统儒家来说,这本来是端不上台面东西,基於为尊者讳的原则,能不说就不说了。在孔子拍摄过程中,就有好多学者联名上书摄制组,其中最担心的就是怕这段故事被弄出格。可是对於当代电影人与观众来说,又怎能放过这样一场好戏呢?现在影片出来了,我不知道学者们是终於舒一口长气还是有別的想法,反正我晓得把韩寒们憋坏了急死了,粗话都顺口出来了。影片中素有风流之名的南子着实对孔子下了一番大功夫,精心的打扮,身形的展示,言语的挑逗,可以说无所不用其极,可最后孔子还是待之以礼,而南子也终於还之以礼。这种处理似乎很平淡,沒有什么高妙之处,但的确是导演的深心所在。当南子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经典诗句来发动最后进攻时,孔子给她的最后回答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既是对南子的劝勉,又是夫子自道也。其实,面对美色,孔子也是寸心大乱,难以自持,但是他还是凭着坚強的意志力迫使自己非礼勿动。圣人与凡人的区別不在於他沒有想法,而在於他不总是跟着想法走。这句名言本来是孔子讥刺卫灵公与夫人乘豪华车招搖过市的,而改用在此处,真可谓神来之笔。这等於孔子承认自己也是人,也有凡人的七情六慾,也会犯罪。就如同保罗一样:“我也知道,在我里头,就是我肉体之中,沒有良善。因为立志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罗马书7:18)正是由於这一对己对人的真诚态度,才赢得了南子对她发自心底的尊重。也许最初她的想法是要征服一个圣人来显示自己的魅力,现在,她明白了圣人原来不是用来征服的,而是应该追攀的一种境界。“人们很容易理解夫子的艰辛痛苦,卻很少有人能理解先生这痛苦背后的內心至高境界。”可以说,南子在这一时刻读懂了孔子,所以她邪念顿消,最后她虽然中箭身亡,在临死的那一刻她的脑中还幻化出孔子的身形。应该说,胡玫对子见南子故事的发挥在文献中还是有些蛛丝马跡的。论语中这样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孔子见南子,连最忠心的弟子子路都跟老师过不去,孔子只好指天发誓。要是沒有一点想法,孔子也不至於此吧!对於这段,史记孔子世家记得详细一些:“夫人在帷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然。”司马迁也是个真诚的人,所以,他也作了些微的暗示。

和谐理念

  影片在主导思想上也力求贴近时代,即宣扬和谐理念。当卫灵公问孔子:卫国人多很难治理,是什么原因呢?孔子回答说:“国人不富裕。”卫灵公继续问:我们国家有一部分人已经很富裕了,为什么社会治安还是老搞不好?孔子继而答之:“施教化以致和谐。”在写孔子与季桓子的政治斗爭中,也还是贯穿了这一精神。两人曾经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季桓子等“三桓”要把持朝政,维护既得利益,孔子则要堕三都,削藩镇,这等於是要揭了他们的老底,当然,这帮人要誓死捍卫。先是任公山狃叛乱,想借刀杀人;后是假強邻齐国的兵威来迫使鲁定公妥协。孔子功败垂成,被迫罢相併远走他乡。可是,两人的故事並沒有就此结束。先是齐国袭鲁兵临城下之际,季桓子派儿子亲自去向孔子求救,孔子让弟子冉求前去援助;后是在孔子走投无路之际,垂垂老矣的季桓子幡然悔悟,又让儿子带着玉环请孔子返回故国,並亲自在城门迎候。两个多年的政敌终於化干戈为玉帛,孔子也终於圆了终老桑梓的旧梦。回到故里,孔子跪地叩首,淚如泉涌:“鲁国,我的父母之邦,今天我终於又回来了。”看到这里,我的眼睛也忍不住湿了。胡玫后来在访谈中这样说:“孔子不仅回到了鲁国,这个我们为之骄傲的思想家,伟人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祖国。我是带着这样的情感来拍的。拍完后发哥对我说:‘我演得很过,你得给我剪掉。’我说绝对不能剪,要的就是这种传统文化喷薄欲出的临界状态。”应该说,她的目的达到了,也赢得了观众的心。

不得不说的遗憾

  应该说,这部影片也有一些遗憾。关於孔子颠沛流离,九死不悔的心志,光用推行礼乐,崇尚理想来解释是不夠的。在论语中,有许多对孔子遵从敬畏天与天命的记载,而这些在影片中都沒有得到表现。比如说,影片中描述了孔子在宋国郊野大树下教弟子们读书习礼时,宋司马桓魋带人来砍伐树木,驱逐众人的场面。但是略去了此后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弟子曰:‘可以速矣。’孔子曰:‘天生德於予,桓魋其如予何!’”其实,这正是可以表现孔子为何大义凜然的地方,可惜导演轻轻放过了。此外,论语中有一些表现孔子神采与情趣的地方,在影片中也沒能看到。如孔子让弟子们各言尔志,最后说吾与点也。这是经典的毕业考试场景。还有子路与指责孔子四体不勤五穀不分的老人的对话,都是绕有风味的。孔子对野鸡“色斯举矣,翔而后集”的慨叹:“山梁雌雉,时哉!时哉!”也是山野风光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还有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等等…就是现在影片中所描述出来的,也有的让人觉得不到位,不夠劲。如孔子与弟子们问渡口,影片中只是几个老农把他们调侃了一下而已,原文中“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的双关机智与幽默並沒有传达出来,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这样的旷达与潇洒更不知到哪里去了。当然可以将这一切归之於篇幅有限,但我更想把它视为导演的功力不夠和观众的水平有限。什么样的时代也催生出什么样的作品。我们这个时代已经惯於目迷於五色,耳迷於五音了,那种冲淡随和之趣早无心领略无意赏玩了。

  不过,不管怎样,有人愿意真诚地以视觉形像来表达对於传统文化的敬意,来存留文化巨人的身影,就是值得肯定与喝彩的。我们需要一个刚健勇猛的孔子,也需要一个宠辱不惊的孔子;需要一个心系家国的孔子,也需要一个敬天尊命的孔子。希望这部孔子不是绝响!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乐趣飘送

信心就是胜利 ✍稽谭

谈天说地

信念的重要 ✍于中旻

艺文走廊

人生四梦(一)桃源梦 ✍殷颖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麦子与稗子 ✍苏美灵

寰宇古今

狄考文与中国哈佛大学 ✍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