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飘送 ✐2005-02-01


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

郁韻灵

 

  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 1770-1827)是代表古典乐派结束,与浪漫乐派开始的伟大的音乐家。他与(Giovanni Pierluigi da Palestrina), 巴赫(J.S. Bach), 海顿(Franz Joseph Haydn)和莫札特 (Wolfgang Amadeus Mozart)同为历史上永垂不朽的伟大音乐家。他的音乐本身是伟大的,但他独到之处,是伟大的个性的表现,把人心灵內一切的感觉,毫无保留地显露无遗。
  从前音乐对人而言,只处於服役的地位;但贝多芬卻把音乐和音乐家,从服役的身分解脫出来。他虽然仍接受既定古典的各种曲式,例如:奏鸣曲和变奏曲,或更古老的赋格曲式,但他卻能常破除这种人为的约束,而自由地借着乐音表露自己。他早期的作品,仍不脫古典乐派的音乐;但中期和后期的音乐,则完全表露个性,情感,和浪漫乐派自由。


贝多芬的父亲

  贝多芬於1770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德国的波昂(Bonn);1827年二月二十六日,逝世於维也纳。他的祖父原是比利时人,於1733年应聘到德国,曾任乐长之职;父亲则是男高音歌手,但因为贫穷,以致逃避现实,爱酗酒,性情暴躁。在贝多芬幼年时,名师倪富(Christian Gottlab Neefe, 1748-1798)使贝多芬受益不少,把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传授给他,帮助他发表他的钢琴作品,此外还指导他音乐以外的学科教育。
  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並得莫札特的指导。两个月后,由於他获悉母亲病危的消息,立时就赶回波昂。五年以后(1792),他重返维也纳,並跟海顿学习。海顿虽教他作曲,卻又指示他作演奏家以谋生;可是贝多芬並不同意,最后決意专心致力於作曲方面。由於贝多芬作品中的精神过於自由,难以接受海顿的学院派形式主义,所以沒有多久就停止了学习。以后,他曾先后向辛克(Johann Schenk, 1753-1836),阿布雷茲贝格(Johann Georg Albrechtsberger, 1736-1809)和沙里埃利(Antonio Salieri, 1750-1825)等名师学习。虽然贝多芬的作品和演奏,得到当时普遍的讚赏,但卻未曾能任职。自1801年起,他的耳疾开始恶化,最后致双耳全聋,这是他生涯中悲痛的一面。他曾有几段无幸福结局的恋史,但终生未婚。他的性情急躁,反覆无常,脾气古怪。


贝多芽的住处


贝多芬的钢琴

  贝多芬的作品可分为三个阶段:
  贝多芬本人是一位卓越的钢琴家。他对钢琴奏鸣曲的创作,几乎一生沒有放棄。因此光从奏鸣曲的研究,亦可找出代表贝多芬音乐阶段的风格。

奏鸣曲作品

  他的第一期奏曲的作品是1795年至1800年间所作的,包括有三首献给海顿的op.2 奏鸣曲;此外,尚有op.49 n.2, op.7,三首op.10, op.13(悲怆 Pathetique), 二首 op.14, op.49 n.1op.22 。这些早期的作品,有时显示出他在主题发挥方面来自海顿,旋律的可歌性和句法来自莫札特。他使用奏鸣曲传统性的曲式,但比海顿更具威力;在发展部中,他戏剧化地发展两个主题;在第一乐章结束时,他加入尾声。这时期的作品是古典式的,与海顿和莫札特晚年的作品相似。
  贝多芬第二期奏鸣曲作品,始自1801年,至1814年为止。
  在1801年的奏鸣曲作品有四首,在这四首作品里,贝多芬內心的情绪使他打破了传统鸣奏曲的形式,op.26的第一乐章是一连串的变奏,接着是“殡葬进行曲”,op.27 n.1称为“quasiuna fantasia”, op.27 n.2亦然;后者亦称为“月光奏鸣曲”,它的慢拍第一乐章很著名,op.28亦称为“Pastorale”。这些作品均沒有循传统的奏鸣曲式完成。慢慢地,这种自由的跡象,只有在贝多芬天才里才可找到其內在的规律。
  1802年有三首op.31, 1803至1804年间的op.57“Appassionata”和1804年的op.53“Aurore”皆是创新的作品;尤其是“Appassionata”是一首很戏剧化的作品,作者使用新的形式和表现的方法,把內心的冲突表显於音乐上。在1805年,贝多芬完成了op.54;1809年有op.78,op.79,op.81(L’adieu)。这些作品,再次显示出作者的深度;尤其后者所表现的句法和节奏,皆是创新之举。1814年的op.90也是表显感情冲突之作。这时期的作品最显著的是,表达出人世间的热情与心声,从古典的趣味中掙脫出来,突进到浪漫主义的表现境界中。
  从1815年始,是贝多芬在奏鸣曲上表现的第三期,包括op.101(1815-16), op.106“Hammerklavier”(1818-19),op.109(1820),op.110(1820-21),op.111(1822)。这些作品的深度和复杂,达到最高境地;作品中幻想的价值,除非透过作者的全部风格实难了解。这些作品中的每一首,皆有一种绝对自主的形式。在op.106op.110两首奏鸣曲中,我们还可看到赋格曲,op.111看到小抒情调与变奏,但作品中的每一部分,都完整地结合起来。

室內乐作品

  室內乐方面,从二重奏至八重奏的作品都有。在十首为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除了最末一首,皆使用传统的曲式完成,属於作者第一期內的作品;只限於动机在两乐器中的变換,並无主题发展的情形。其中以1803年题名给克罗采(R. Kreutzer)法国小提琴家的小提琴“克罗采奏曲”op.47较为著名。此外,依循传统路线完成的作品,尚有五首为大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和一些为不同乐器的三重奏;但全部作品中,以四重奏为最出色。
  他最初六首四重奏op.18(1800)有点反映出海顿和莫札特的跡象,但卻具有贝多芬自己丰富的情感。六年以后,他作了op.59三首四重奏。这些作品表显出肯定自我的革新风格,混合流露着他与茱丽亚.桂西亚底伯爵夫人(Giulia Guicciardi)不幸恋史的痛苦,和耳聋的恐惧在內。在他的“海里金史塔特遗书”(Heiligenstadt Testament)里,贝多芬因耳聋充满失望,曾有自杀的念头。接着是op.74op.95(1809-1810)四重奏。最后这方面的作品,至1824年再出现,也就是贝多芬生命中最后的三年。在这一段时期內所有的作品,皆是艺术的傑作,有op.127,130,131,132,133,135四重奏,其中op.133是一首赋格曲。这些晚期的四重奏作品,一如晚期的奏鸣曲一样,每首皆有个別完美的形式,用天才灵感而来的丰富题材,作复音式处理;其中和声的充实,和每个乐器的超卓,皆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的表现,更成为他音乐里本质的要素,也是表现超俗乐念的代表作。
  贝多芬还留下了一些为絃乐和管乐的各类作品,有些加入钢琴,最被人怀念的,是他的五首为钢琴和管絃乐的协奏曲,和1806年的为小提琴和管絃乐协奏曲op.61。

交响曲作品

  贝多芬的交响曲,都是创作精华的所在。
  他的第一交响曲(c.1800)虽然依循当代的路线,但无论从每一乐章的结构方面,抑或增加管乐器方面,都已具有了贝多芬的典型。
  第二交响曲(c.1802)的创作期,是作者痛苦的时期,可是旋律仍是平靜的。
  第三首交响曲亦称“英雄交响曲”(c.1804)表现出深度的感情,和丰富的戏剧化对比。这曲一开始所展示的动机,正是全曲的基本主题素材,不仅第一乐章,即使在其他乐章都含有这动机的化身。全曲展示了从黑暗走向光明胜利之路的整个历程。从第一乐章剧烈的战斗开始,便強有力地把听众引至凯旋的终乐章。
  第四交响曲演出於1807年,是一首具有特优美的乐曲,比不上第三和第五交响曲的伟大,似像述说幸福;在第一乐章里並无戏剧成分。
  第五交响曲“命运”(1808),曾长期被视为交响曲的典型;述作者与命运苦斗之后,终於获胜的情节。
  第六交响曲“田园”(1810)具有描写的倾向,是交响曲中最早具有描述內容的作品:在第一乐章里,他用标题引人了解他所描述的景象:“使人心旷神怡的乡间”,“小河畔的景色”,“农人团聚”,“暴风雨后的感恩”。
  第七和第八交响曲,是同一时间(c.1812)的作品。前者是贝多芬交响曲较大构想中的代表,亦属於较好的作品之一;后者是贝多芬交响曲中较短的一首,是一首明朗,爽快的曲子,处於第七与第九首大型的交响曲之间,一如间奏曲似的。
  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c.1823),是音乐史上交响曲加入合唱的最早作品。这乐曲显示作者精神方面的各种情形,深深地渗入晚年的艺术里。在前三乐章里的表现是堂皇庄大的;在最后乐章里,作者由席勒(Friedrich Schiller, 1759-1805)的“快乐颂”歌词中得到灵感,综合了声乐和器乐的效果,表现出交响曲精神一种至上的变形。
  在贝多芬伟大的管絃乐作品中,还应该提到的是他的“序曲”,其中较著名的是“柯里奧兰序曲”(C小调,op.62,1807),“艾格孟序曲”(F小调,op.84,1810),“史蒂芬王序曲”(降E大调,op.117,1811),“雅典废墟序曲”(G大调,op.113,1811)等,后者是一首剧乐。
  贝多芬的声乐作品,除了一些抒情曲,歌谣曲,民谣编曲,和卡农曲等以外,有一部神剧“橄榄山上的基督”,一部歌剧“费黛里奧”,和二首弥撒曲“庄严弥撒曲”。贝多芬的神剧,是十九世纪里第一首较重要的作品。他唯一的歌剧“费黛里奧”(Fidelio, 1805),曾於1806年和1814年两次由作者重新修改。初次的演出並不成功,但第三次的演出时,效果相当令人满意。这部歌剧的抒情调和剧情的结合是卓越的,枯燥的朗诵以交谈代替,並无音乐伴奏。他的MC大调弥撒曲(1807)是优美且构想雄伟的作品。他的“庄严弥撒曲”(D大调,op.123, 1817-1823)被视为其毕生的傑作,完全按着心灵的感受而创作;虽然他並沒有依照教会礼仪,但仍是一首极度表现宗教情操的作品。在这首弥撒曲里,作者还综合了交响曲与声乐的精神在內,确是一首宗教音乐里崇高作品之一。

  “一个被夺去听觉的音乐家!”
  -可听说过哪个画家是瞎子吗?
  这我们不清楚。但希腊神话中,倒是有位盲人先知提瑞西阿斯(Tiresias)。他能凭借內心的视觉看方向表象,预言未来。贝多芬成了聋子,再也听不见生活中的声音。於是他专注地聆听內心的和声,並从內心深处与这世界对话。假如有人愿以提瑞西阿斯的心灵之眼来看贝多芬,会看到何等样的奇蹟,何等样的启示啊!

  失聪后,呈现在贝多芬眼前的,就是他的內心所看见的明澈意象了。当他注视世间的种种表象,沐浴在他的內心世界的光辉之中,所射出他的感受。现在,他感受到的是物最本质的东西,闪耀着真正美好宁靜的光辉。森林,小溪,草地,蔚蓝的天空,熙攘的人群,相爱的情侶,以及鸟儿的鸣啭,浮云的飘盪,暴风的喧嚣,和雨过天晴的宁靜-这一切,他现在都能理解他们的底蘊。於是,他所看见的,他所创造的,都充满了从容宁靜的意味。甚至就连一声声呻吟下面,都透出了微笑:这个世界又重新恢复了孩童般的天真:“天国就在你们中间!”-倾听贝多芬的“田园交响曲”时,不由得令人想起耶稣的这句话来。
  拥有这样一种力量的快乐,卻在贝多芬身上衍生出讥讽。他由嘲弄人生的苦痛,而得到莫大满足。因此,人间的磨难全都不在话下了。印度教所崇拜的创造之神梵天(Brahma),曾因意识到自身的幻象而自嘲。返朴归真的天真浪漫,逗弄着补赎罪愆的痛苦;得到超脫的意识,嘲笑着困扰过他的苦难。
  在完全失聪的这段时期,贝多芬所创作的“A大调交响曲”和“F大调交响曲”,以及其他作品,都有一种不凡的从容安详。就这一点而言,世上迄今还沒产生过可与媲美的艺术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听众最先体验到的,是一种超脫於一切罪孽之上的情绪;随后,他骤然又意识到自己业已离开天堂,重回到现象的世界。因而,我们从这些作品感受到的,正如华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所说的:“在最深刻的神启示下的忏悔和赎罪。”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寰宇古今

圣殿沧桑 ✍史述

谈天说地

福音社会主义 ✍于中旻

谈天说地

译名与译音 ✍于中旻

艺文走廊

第二十五史 ✍天涯过客

寰宇古今

香港命名考 ✍稽谭

寰宇古今

孙中山的拉法业 ✍稽谭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蒜蓉豆豉蒸鱼云 ✍呂味

云彩生活

称心园艺:长寿花 Kalanchoe ✍余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