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6-11-01


读竹

吟萤

 

  在我的书房中悬了一幅郑板桥的“晨起看竹”,画的左下角有一段题文,颇具玄机:“客舍新晴,晨起看竹,露浮叶上,日在梢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远笔又是一格,其实手中之竹又不是意中之竹也。步步变相莫可端倪,其天机流露,有莫知其然而然,於独画云乎哉。”这是板桥先生看竹画竹时剎那间的感受,语意空灵,无端泄露了艺术创作的天机。
  郑板桥是清朝诗书画三绝的一代宗师,所谓“三绝诗书画,一官归去来”,在他的三绝艺术中,我最爱他的竹子。板桥写竹,清奇脫俗,悬之壁上,一室清辉。犹忆儿时家中前庭一进大门第一道院落的左角上,即种了一丛修竹,进出之间,都笼在它的萧萧清影中,客舍无竹,只能以墨竹怡神,而我主观地认为竹子是板桥的三绝之首,所以他的一卷墨竹,我随身攜带,朝夕晤对,不免生出情感,郑燮这三竿瘦竹,已在无形中撐起了我的一身嶙峋。
  板桥的这幅“晨起看竹”由卷底右中三分之一地位,挑起三枝清翠;中间稍近的一枝伸向左上方,以淡墨沒入曦微。右手的一枝才是近景,笔意坚实,节节拔起,愈拔愈细,最后亦以淡笔隐入右侧。竹叶则疏落有致的以三个层次穠纤淋漓地展现在中间偏右的画纸上。板桥先生以哲理玄机,干淨简洁的笔法,挥出他的“一二三枝竹竿,四五六片竹叶”,所谓“竹中有竹,竹外有竹”。他画的竹子,已超越了艺术境界,而进入了哲学的领域;要求意在笔先,他的著名论说-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在这幅作品中已充分地表达出来。所以我一直将这幅“晨起看竹”视为板桥创作中的极品。其实板桥的每一幅作品,章法造型各不相同;不论新竹,老竹,晴竹,雨竹,水乡之竹,山野之竹,均赋予不同的性格与生命,抒发他胸中逸思,直追造化之神奇。悲鸿先生评他的画:“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来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慈於奇妙,尤为古今天下之难得者。”可谓允当。
  这幅“晨起看竹”的右下方,以整幅画面四分之一地位分五行题字,以他著名的六分半书法,挥洒出他胸中的创意。板桥自创的以草掺入行楷,歪歪斜斜,忽长忽扁,完全不受传统书法约束的“乱石铺街”的特殊书法,开创了他的怪笔。但这幅“晨起看竹”的题文,卻是一气呵成的行书,在左下方一丛沾露的竹叶中,有两片嫩芒,射入字行中,予这三枝修竹以完整的构图,不让这段沉重的题字抢去了露竹的画面。
  纸上的三丛竹叶,以浓,淡和欲无的层次,写出了它们的距离,但竹叶无论翘起或偃下,都有些微的负荷,正是露浮叶上的情景。当你凝神看它,会担心稍一触动,便会有露珠由卷上滾泄下来,板桥能以笔意捕捉到这一剎那的美感,而在画纸上使它永恆,实在是一件旷世的神品。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秋之悸。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点点心灵

一日 ✍音凝

谈天说地

耶稣爱拉撒路 ✍于中旻

乐趣飘送

海顿 Franz Joseph Haydn ✍稽谭

艺文走廊

有关三国人物的诗和联 ✍天涯过客

点点心灵

疑神是撒但的代表作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