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作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作 宋徽宗词
裁剪冰绡,轻迭数重,淡着胭脂勻注。
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宮女。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
愁苦,问院落凄涼,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这双燕,何曾会人言语?
天遙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宮何处?
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
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宋神宗第九子宋徽宗赵佶是亡国之君,同时是一艺术家。当金兵犯土,城池陷落之际,他还在宮內建大晟乐府,搜集和创作音乐。他的字,画,词是中国艺术史三绝。这首词是靖康事变后,他被金人掳去,作囚犯时途中见杏花而作。
开段连用五句绘画杏花:
“裁剪”说其工巧;
“冰绡”说其一尘不染;
“轻迭数重”说其花蕊重疊;
“胭脂勻注”说其神韻。
“艳溢”惊人视觉,
“香融”刺人嗅觉。
![]() 宋徽宗画像 |
不是天生画家,不能这样给杏花添尽身分。笔锋转入好景不常,不久杏花将要凋谢。不期然产生对自然生物的珍惜,痛恨外界的摧残:“更多少无情风雨”。杏花谢后难免庭院冷落,春暮凄涼。因物寓己,寄情之厚,想像之深,宋徽宗的文学造诣,不容置疑。跟着由杏花想到自己亡国后,飘零无所。可以媲美李后主的“数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他期望在杏花中回翔的双燕能体会他的心境。但燕子又怎能明白他“离恨重重”呢?故宮已在万水千山外,希冀能在梦中去到。但“梦也新来不做”,这妄想是徒然。自己的身世,切合杏花的凋零,情物相融,詠花还是自詠呢?无怪传说宋徽宗是李后主转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