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2007-09-01


浅谈大学教育

高彥鸣

 

  随着大学教育日渐普及,世界上不同地区拥有大学学位的人数越来越多。以香港为例,大学生的学额在过去二十年內增加了五倍以上,弄致时下的中学同学(包括他们的家长)都感到要有就业竞爭能力,就非拥有大学学位不可。他们读书的唯一目标,就是爭取足夠的成绩以被大学取录,而大学教育便纯粹被视为一个“搵工”的途径。

  但在大学教育普及的同时,僱主对大学毕业生的负面批评也日渐增多。当毕业生的人数上升,他们的平均素质下降是可以理解的事情。不过当我们细心分析僱主的批评时,发觉他们对大学毕业生不满的地方,通常都不是专业知识,而是技能及态度上的欠缺。

  有些人可能认为从僱主的出发点来检讨大学教育是市侩和商业化的;这个忧虑是不必要的,因一个好僱员,一个好邻居或一个好公民该有的素质是大同小異。換句话说,培养大学生的就业竞爭能力和传统的高等教育价值观是毫无冲突。这一点可以从大学毕业生所应有的学习成果中清楚地看到。

  学习成果是一个人在获得学习经验后所能夠做到的事情。一个清晰的学习成果必须包括三个元素:学生能夠做到的行为,实施该行为的条件及应有的表现水平。一般的学习成果可以归纳为三个类別:
(一) 知识成果,包括专业知识和普通知识。
(二) 技能成果,包括专业技能和普通技能。其中一些为僱主普遍注重的包括语文能力,沟通技巧,人际关系,团队精神,问题的解決,批判性思维,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等等。
(三) 态度成果,包括传统品德教育所关注的问题,例如公德心,责任感,个人的认识及价值观,待人处世的态度等等;和工作态度有关的则包括自我管理能力,干劲,主动能力,冒险精神等等。

  过去几年来,多个先进国家的教育当局都先后为大学毕业生应有的学习成果作了重点调查和报告,而这些报告的內容都围绕着这三类学习成果,亦一再強调技能及态度成果的重要性。

  一般来说,大学课程的设计重点是在知识成果上,而技能及态度成果则是透过课堂外的学习来培养。近年的趋势,是去融合课堂內外的学习,令学生能透过不同科目,不同时间及不同地点的学习经历去建构一个整体的大学生活,从而加深他们对多元化的学习成果的了解而有所得着。

  对青年人来说,大学的确是个学习和成长的美好环境,但拿到一个大学学位和接受过大学教育是两件不同的事。能夠达到后者的同学,通常都有较清晰的目标,广阔的视野和愿意为自己的学习承担责任。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巴塞隆拿印象 1 ✍郭端

点点心灵

纸窗 ✍湮瀅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树的奇妙与贡献 ✍苏美灵

艺文走廊

思情话意 ✍谢顺佳

谈天说地

正义城邦 ✍于中旻

点点心灵

圣经中的十大著名“雪景” ✍王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