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任伯年



任伯年簡介

Intro   1   2     4   5   6   7

任頤是我國近代杰出畫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為突出,是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他的杰出藝術成就受到世人矚目。 


  任頤初名潤,字小樓,后字伯年,浙江山陰(今紹興)人。生于鴉片戰爭的清道光十九年(1840年),卒于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 父親任聲鶴是民間畫像師,大伯任熊,二伯任薰,已是名聲顯赫的畫家。少時受家庭的薰染,已能繪畫。十來歲時,一次家中來客,坐了片刻就告辭了,父親回來問是誰來,伯年答不上姓名,便拿起紙來,把來訪者畫出,父親看了,便知是誰了。這說明任伯年幼年就掌握了寫真畫技巧。 任伯年曾在十几歲青年時期,在太平天國的軍中“掌大旗”,當時軍旗較大, “戰時麾之,以為前驅”。直到天京淪陷,任伯年才回家鄉,后至上海隨任熊、任薰學畫。以后長期在上海以賣畫為生。 任伯年為人率真,不修邊幅,學畫時近三十歲,畫多而名聲漸大,但其身心深受鴉片之害,損傷元氣,這也是他年僅五十六歲就過早去世的原因。 

     任伯年的繪畫發軔于民間藝術,他重視繼承傳統,融匯諸家之長,吸收了西畫的速寫、設色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穎生動的獨特畫風。任伯年精于寫像,是一位杰出的肖像畫家。人物畫早年師法蕭云從、陳洪綬、費曉樓、任熊等人。工細的仕女畫近費曉樓,夸張奇偉的人物畫法陳洪綬,裝飾性強的街頭描則學自任董,后練習鉛筆速寫,變得較為奔逸,晚年吸收華喦筆意,更加簡逸靈活。傳神作品如《三友圖》、《沙馥小像》、《仲英小像》等,可謂神形畢露。 

   就任伯年的個人藝術造詣來看,花鳥畫的本領比較高,若以當時畫壇的情況而言,他的人物影響比較大,原因是當時畫人物畫家少,成就高者更少,象任伯年這樣造詣,自然推至旁首。 任伯年的花鳥畫更富有創造,富有巧趣,早年以工筆見長,“仿北宋人法,純以焦墨鉤骨,賦色肥厚,近老蓮派。后吸取惲壽平的沒骨法,陳淳、徐渭、朱耷的寫意法,筆墨趨于簡逸放縱,設色明淨淡雅,形成兼工帶寫,明快溫馨的格調,這种畫法,開辟了花鳥畫的新天地,對近、現代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任伯年的山水畫創作不多,早年師法石濤,中年以后兼取明代沈周、丁云鵬 、藍瑛、并上追元代吳鎮、王蒙、以縱肆、勁真的筆法見長。 

   十九世紀八十年代是任伯年創作的鼎盛時期,創作題材上范圍擴大了,具有深刻的社會內容,用隱晦的手段寄寓深情。九十年代,數量很多,但從作品的思想性看似乎沒有超出八十年代,但藝術手法上則更加熟練,大膽、概括,特別是花鳥畫,達到“爐火純青”的佳境。   

>>>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