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本網站園地公開
請賜稿

 

 
藝苑走廊
書 法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瑯琊臨沂人,是王導的姪子。其人品高潔,曾任右將軍、會稽內史,世稱「王右軍」。

王羲之的書法成於廣範的學習與刻苦的勤練,王導攜鍾繇的宣示表渡江,後傳於羲之,此說見於王僧虔的論書,是說王書當出於鍾。今傳有一篇王又軍題衛夫人筆陣圖後,且有歐陽詢所書刻本﹝或謂是集歐字﹞此文雖屬偽託,並不真出右軍之手,至少也可以說明書法的擷取之廣,其文云:

羲之少學衛夫人,將謂大能。及渡江北遊名山,比見李斯、曹喜等書,又之許下,見鍾繇,梁鵠書,又之洛下,見蔡邕石經三體書,又於從兄洽處,見張旭華岳碑,始知學衛夫人書徒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師,仍於眾筆學習焉。

就這樣勤學苦練、轉益多師,在前人繼有的基礎上際繼續發展,努力創新,到了晚年終於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傳王羲之的作品都是唐人的摹本,其中最著名的首推「蘭亭序」。全文凡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縱橫多姿,其中「之」、「以」、「也」、「為」等字,文中重見者,都另構別體,不使雷同,特別是「之」字,一共二十個,體勢殊異,面貌各不相同。
唐初,因為特別喜愛王羲之的書法,便設計取得,收入內廷,尊之為「天下第一行書」,並命搨書人趙模等個搨數本以賜王公大臣。太宗臨終時遺命將原稿真蹟帶入昭陵殉葬,此後世間就只有摩本了。
現存唐人之摹本,是從原蹟上細心鉤摹的,當年草稿塗改的痕跡也都模仿下來。一般公認以「神龍本」﹝相傳為馮承素所摹﹞最接近真蹟原貌。


                                           
>>>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