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本網站園地公開
請賜稿

 

 
藝苑走廊
書 法


蘇軾


蘇軾(西元1036∼1101年),字字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人,是宋代著名的大文學家、政治家、書法家。

他早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第,後來由於反對王安石,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哲宗繼為後,召為禮部郎中,遷翰林學士兼侍讀。不久,又出知杭州。歷官中外。最後貶為瓊州別駕。徽宗即位遷回,客死於常州。

蘇軾的字,由二王入手,中年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學李邕。由他的學習過程,可以發現他的風格以雄渾為主,參雜二王的筆意,便顯得秀麗妍媚,專用顏真卿的筆法,便比較渾厚雄偉;至於李邕給他的影響則表現於結體的崎側,與筆力的縱橫方面,其成就可以說由博采眾長而來。據說他不善懸腕,用大指和食指拿著筆管,筆在手中傾斜著,很像現代一般人拿鋼筆的姿勢,但卻自由自在地寫出屬於自己的風格。

黃州寒食詩卷是他的代表作,信筆揮灑,疏密得宜,將貶謫的不平與鬱悶傾瀉而出,卷首字較小,其後愈來愈大,筆勢跌宕縱橫,書寫時的心境一覽無遺,是蘇軾傳世的傑作,也是以書法抒情的典型。至於他的大字楷書則純用顏真卿的筆法,遒勁渾厚,端莊古雅。不過,論起創新的成就,則比不上行書。

                                           
>>>

【回頁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