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宗教与文学
落水的人乱抓,表明其在危险中,需要保命;他信有什么东西或力量能救他,这就是信仰。这在人类社会中一直不乏市场,显示需要救恩。
我们应该有个基本界定,信仰可能信任何事物,自然或超自然的,现实或非现实的,政治或科学,偶像也包括在內;因此,称为迷信;沒有宗教的人,是什么都信。信仰与宗教不同—那么,有必要知道何为“宗教”。
在中文,望文知义,宗是宗从,教是教训;合起来可以说,宗教是宗从一种教训。大致宗教得有文书。
在西文,“宗教”源於拉丁Religio一字,意思本为“联结”,(Re+ligare)重新联结,是联结得更坚固。
人因犯罪,与神断绝了关系;借着基督耶稣在十字架上成就的救恩,得与神复和,就是宗教的基本意义。
多崇滥拜
古时的人,知道自己藐小;看见山川木石,都比人伟大而且耐久;又见疾雷破山风振海,以为背后有种能力,就起了崇拜的心,以为若达到那样,该是多了不起,並不知道有永恆的神,和神赐给人永恆的灵魂。
如此,自然崇拜形成了。许多人分別称之为低级宗教和高级宗教,以有经典的“书本宗教”,为高级宗教。其实,对人贬抑的倾向,是不适当的;那种崇拜感,並不叫人宗从什么教导,不如把宗教定义在有书本的起点。
不论东西方的文明,都崇拜日月和星象,是观察那些光体,高不可及,数目既多,又有规律,不是人力和简单的工具,能夠搞得出来的。可见古人的理性,少被物欲蒙蔽,倒比后来的“文明人”聪明。
地中海地区的人,从农牧进入商业社会,以增产可以增利,崇拜主宰增富的“巴力”系统。
希腊人把统治阶层,反映到奧林匹亚的家族,篡夺暴力的君主宙斯神祇,为人间腐败的先导。
中国多神的传统,则把山川林泽,划归许多怪物的区域;上天神明居,人间帝王家。还奇怪的交互流动,惟似缺乏透明健全的人事系统。天星会转世为人,专制帝王的“治外法权”,可不通过考试,把宠信的人物,非法拔擢升格为“神”!
及至中外交通,进口非原产的东西,先则标明:胡,番,洋字样;后来採音译或另给名称。
至於前所未见未知,罕见或不具形的,就武断或懒惰的给予译名,造成不相当的混乱!
麒麟,是中国传说的瑞兽;不过,原件沒有人见过,不仅沒有照相存档,也无原图传世。孔子也並沒查验确实描述。后来有人把Unicorn,译为“麒麟”,其为传说瑞兽不差;但华人至少知麒麟两角,非“独角兽”也。
凤凰,也是无稽的瑞兽,大致是很美,能飞翔,择梧而棲息,大概是因梧桐正直。有以为凤凰是孔雀;但孔雀叫起来不雅,凤鸣据说很清亮。
龙多为乱
龙,是麻烦事。不知为啥有称中国为“龙的传人”,既往不咎。龙传统代表天子,绝非恶兽。又是误会或因不察,反华者云:圣经中说,“龙”是魔鬼。冤枉!远者不论,慈禧“老佛爷”寿诞,基督教宣教士晉献圣经祝寿,以龙为饰,谁有胆言非!
其实,启示录所说那“大龙就是那古蛇,名叫魔鬼,又叫撒但”(启示录12:9)—Dragon,与龙族都沒关系,既非“恐龙”,也非中国的瑞龙。往好处说,中国的“龙”还治水,为人们服务,所以“云从龙”。洋人曾搞反华,反红,指中国是“大红龙”,要捆绑丟在火湖里。爱心?
中国传说的龙性淫,倒像是皇帝。“生九子,皆不成龙—狴犴,好讼,故立於狱门;睚眥,好杀,立於刀柄;饕餮,好食,故立於鼎盖;蒲牢,好鸣,故立於钟纽;贔屭,好负重,今碑下趺是也;金猊,形似狮,好煙火,故立於香炉;螭吻,好望,故立於屋脊;坝下,好水,故立於桥柱;椒图,性好闭,故立於门首。”(参升庵外集)
这些语词,今仍偶见使用,记於此。
基督徒不必忌“龙”,因龙族不同。圣经讲到龙,都加标明。概指,不是“那龙”。其实既Dragon译“龙”欠妥,为华人減少阻碍,该音译“浊袞”什么的。
退一步说,圣经“狮子”,有比喻善,亦有比喻恶。当然那是确认的物。
说到既有观念,需另加界定的积极例子—“道”是希腊原有的观念Logos,成为肉身的“道”,另有不同,说明其位格。中文的“道”也未引起混乱。圣经中还有“生命的道”,指生命的道路(使徒行传5:20);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约翰壹书1:1),指基督耶稣,少有混淆的可能。
不过,也得着意广收慎用。有人捡拾起千字文的“墨悲丝染,诗讚羔羊”,以为可与“羔羊”基督联想。殊不知那是讲教育功能。墨子看见白色的丝染苍则苍,染黃则黃,以后再洗不褪,感叹社会化污染,使人失去纯真。而诗经“召风”讚美羔羊纯白不染。
这虽与基督教无关,但文学改变文化,明显事是实。
渲染讹传
人的信仰,虽然不仅是知识,但与知识有关,其中有“历史”。作为学术,历史是就已有文学纪录,研究其与时间中发生的事实。
从这里,发生一支叫“历史小说”,是以历史背景,加上理想或非理之想,模糊其界域,形成的文学作品。在其受众里面,有的人懒得分析,接受为历史;有的人认真考研,固执认为那只是文艺。
中国有部著名历史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就落在这个类目。在当时,受非功利主义思想影响,还沒有版权的观念,所以才子並未成为“财子”;以后的人,卻有非常多人,因而发财;更特殊的是,他捧出了一个人物叫关羽,功未成而名就,历代受人崇拜,还成为“财神”!
这是实未至而名归的案例。
关羽,字云长,是蜀汉创业先主刘备的盟弟;后主给这位叔辈諡号“壮缪侯”。意思是“武而不随曰壮,名与实爽曰缪。”刘禅可能搞不出如此公正的断语,该是参取谋臣的建议。文官最高级諡号是“文”,武将最高可諡“武”。“壮”不如“庄”,也还算美諡,关羽评级不及格“武”;他有力气,能打拼,是实在的,曹营武将也得此号;缪不如“穆”,显是恶諡。时人都沒话说。
曹操称讚孙权(字仲谋):“生子当如孙仲谋,若刘景升,豚犬耳。”当然他同关羽打交道更多,並沒有表示如此讚叹。孟德可曾说:“生子当如关云长”?
不过,败军之将,亡国之君,免受军法审判,卻受同情转化崇拜,是文学的功效。
相比之下,后来南宋抗金的名将岳飞,諡“武穆”,则是漂亮坚实的美号。
为何关羽被当作武圣,财神?可能由於历来统治者用作“模范英雄”;山西帮因为乡谊,出钱加力;结伙同搞出来的。后来的信者,虽知非事实,也不肯失红面子。
岳飞虽然生也晚,但功业十分显赫;他自己的文学也颇不错;只是在民间受崇拜的行情不怎么高。究其原因,可能太认真光复,抗金情绪高,对於当时拥有帝位,后来的种族融合,及相关政策,有些妨碍,也说不定。
不过,历史小说,並非是真纯历史,而宗教要求以真理为必需条件,因此不能用为造“神”根基;正如日记文学,一家之言,用为英雄造像,也会被打倒。
敬虔非幻
人钦崇的对象,常是由於幻想而来;即使确实曾存在过,也都加上许多幻想的成分,非常人所能及,成为合格崇拜。
中国文学中,曾出现过此型的超人超物。就像庄子书中的鲲鹏,振翅万里,升高三千里;远超过太空旅行,古代人就认识,那是理想或比喻,不合格为信仰。
文学理想的作品,如柏拉图(Plato, c.428-347BC)的共和国(Republic),成为后世政治和社会组织研究对象,但基本上未成为信仰。
有以“遊记”著名的,如李汝珍的镜花缘,讽刺“礼义之邦”的虛僞;隋弗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的格利佛遊记(Gulliver’s Travels)或“西洋镜花缘”,也是揭露人的虛假病弊。
但吳承恩的西遊记,以历史人物玄奘西行取经背景,历经艰辛,所谓地“遊”的路线,不是地理志;至於其终点,也不是归返长安,而是涅槃;其主旨或隐而不彰,留下的“副作用”倒很持久。
不过,真正成功的,居然是其中捏造的角色,“孙悟空”。尽管人不知有玄奘,卻崇拜进化未成正果的猴儿!
此猴想超级进化,自己创出了一个江湖气的狂妄尊号“齐天大圣”—结果落地失败,屈尊出任唐僧马前走卒。唐人劳工海外混饭,发扬“阿Q精神”,不求真而拜假,不重主而崇奴,欣赏其持竹竿猴态,竟然也造庙祭拜!
基督教文学的目的,是引人追寻真理和敬虔。
以追寻为主题的文学,最值得称述的,想不到得数一名补锅匠,约翰本仁(John Bunyan, 1628-1688),非国教者的作品天路历程(Pilgrim’s Progress),至今流行。
简单说,是以通俗的文字,进入深奧的真理。
所有见证的目的,对於基督徒来说,都应该为使人得益处,使神得荣耀。
俗而能通
文学作品,能夠达到最高传播效果的,是最低知识,而能得最高欣赏的作品。
中国最古老的诗经,是起於民间的歌谣。“士”作为精英阶级,並沒有文士武士之分。只是流及后代,武士去战场追求荣誉,文士去考场追逐功名,才各擅胜场。佔大多数的还是一般群众。
中国思想市场,起初是文士在谈空说玄,群众在锄禾流汗。还是佛教人士,想到那些普罗大众,该让他们在劳动的余暇,想想极乐世界。於是把印度生老病死的世界,修善的穷骨头,想成都能脫离饿鬼地狱,成胖佛享福;先让群众经过说唱接受。
这就是“变文”出现。简单说,由宣传入手,走上街头献艺,说与唱的交互应用—一段说,变成一段唱,避免陷入单调。可想得到,大告丰收!不仅反对者入彀,连一时的文风,也发生转化,深奧的古典,变成浅白的语文,成为宋明理学说理另一种文体。
现在说基督教文学。
欧洲宗教改革,是方言文学的普及;降至现今,有趋入极端的唱短歌,跳动玩耍,把真理浅至归零!以吸引人为目的,仿佛在搞民调“民主”,只把人数作成功。祝圣灵动工,兴起基督教文学,有上面来从信息,上面来的能力,引入真正的复兴,迎接主耶稣基督荣耀再临。阿们。
插图:
- “Hand Reaching Out of a Person Drowning in Water” by Ayyub Jauro (pexels.com, accessed 3/2024)
(同载於圣经网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