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两千年的微笑
微笑陶俑
微笑为人的诸多表情之一,有人将微笑制成一个简单的图案贴纸而风行一时。但微笑到底显示出何种意涵?是真实的表情?或背后另有隐情?
数千年前出土的兵马俑,因为是禁卫军,所以表情刻板而严肃。好像肃立在政府大门前的卫兵,面无表情。但新近在“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些小巧的彩俑,卻都面露微笑。这些在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88年至公元前141年)时代塑造出的微笑陶俑,所展露在脸上的微笑,背后藏着什么故事?时代久远,颇费疑猜。也许是代表那个承平年代人们的心态与表情吧。这些微笑出於制陶者之手,期间经过多少翻天覆地的变革;有兴有衰,有和平有战乱,有生有死。但这些塑在彩俑脸上的表情卻不改变,微笑持续了二千多年后,再由彼岸运到台北展出,仍能使参观者深受感动。
蒙娜丽莎的微笑
参观的人们不禁向往当时的太平盛世;人们脸上所展露出的幸福笑容,与当代人们的惊恐,愤怒,失落,痛苦等表情,成为強烈的对比,物換星移,微笑不再。
你会不会有一种好奇的想法;婴儿出生时呱呱坠地,是因为背负着沉重的“原罪”,当然笑不出来。但人在受造之初,造物主用泥土塑造出的第一代人型(亚当),会是怎样的表情?是微笑抑或…,第一代亚当的面部表情应典藏在伊甸园里吧,若有机会展出,你想不想去看一看?
本文选自作者著作岁月沉香:小书斋作文习字敘。
台北:道声出版社(10641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15号,电话:(02)23938583)
(书介及出版资讯:https://shop.taosheng.com.tw/goods/content?c_id=&g_id=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