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
流民与移民不同。移民是从一个国家迁居到另一个国家,有固定的职业和自己的住所。流民则沒有身分,沒有国籍,沒有固定的住所。西方人称他们为Gypsy,中文叫做吉普赛人。自有人类社会以来,就有流民。圣经记载,当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就有许多流民跟随以色列人一同出来。摩西还制定律法,当收割的时候,要在田里留下一些麦穗,给流民拾取。圣经中的名女人路得(Ruth),就是一个流民。当她在犹太大财主波亚阿斯(Boaz)的田里拾取麦穗的时候,给波阿斯看中了,娶她为妻,后来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俄备得(Obed),就是以色列王大卫(David)的祖父。流民的生活非常困苦,元代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张养浩(1270-1329)曾经作了一首诗,描写流民的惨況,请看其中几句:
哀哉流民,男子无縕袍,妇女无完裙。
哀哉流民,剝树食其皮,掘草食其根。
哀哉流民,昼行绝煙火,夜宿依星辰。
有关流民的故事很多,其中最有名的一个就是卡门(Carmen)。卡门是一个任性的女子,不受约束,不守规则,用情不专,喜欢做什么就做什么。她的故事被写成小说,编成歌剧,拍成电影。早年的西方父母都不替自己的女儿取名为卡门,就是现代,名叫卡门的女子也不多。早年的中国父母喜欢骂不听教的孩子,“你这个流民!”今天还有沒有流民呢?当然有,但今天的流民与从前的流民有很大的分別。笔者是旅居美国佛罗里达州(Florida,简称佛州)的华侨,就让笔者举佛州的华侨流民为例吧。
虽然今天的中国又強又富,有人说已经赶上美国,这是好消息,但是不知何故,仍然有许多中国人想移民美国。他们先旅遊到別的国家,然后由別的国家取道来美国。到了美国之后,多在中国餐馆打工,然后由老板替他们办居留。这就是现代的流民,美国的中国餐馆实在为我们自己的同胞做了许多美好的事。有钱的中国人则把他们的儿女送来美国读中学和大学,大学毕业后就在美国找工作,然后申请永久居留,这也算是流民。
笔者在香港成长,三十二岁举家移民来美国。定居美国之后,笔者与內人曾经参加旅遊团,到中国旅遊,时在1979年。我们从广州坐火车前往北京,那时笔者所得到的印象是,我们中国人十分朴素老实。在北京,百姓喜欢蹲在地上聊天,最流行的交通工具就是腳踏车。苏杭的风土人情和桂林的山水,真是天下之冠,令人流连忘返。有些同胞还特別跑来和我们打招呼,问及美国的情況,和怎样申请来美国。吃早餐的时候,旅馆的服务员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就特別给我们摆上中国早餐,除了油条豆浆之外,还有三,四小碟小菜。西人则吃鸡蛋和Bacon,广东人叫煙肉(即熏肉)。我们说:“你们太恩待我们了。”他们说:“其实不是,因为煙肉是进口的,非常之贵。”他们说得对,笔者有一个朋友,早年到中国旅行,什么洋糖洋饼都不带,只带一箱Bacon分给亲友,他们如获至宝,喜欢死了!
让我们回到流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愿意离开他们的祖国,前来美国捱苦,做流民呢?因为他们带着一个希望,就是赚钱,赚到钱之后,就申请他们的家人来美国定居,让他们的儿女有更好的前途。最近美国有一个人出来竞选总统,他的父母就是第一代移民,辛辛苦苦把他养大,希望他能夠出人头地。可见在美国,人人都有机会,从一个无名小子,成为一个成功人物。所以美国被誉为“机会之邦”(The Land of Opportunity),只要你的腳踏上这块土地,你就有前途。早年从各国移民来美国的人,大多数乘船,在纽约登陆。当他们在茫茫大海之中,第一眼看见屹立在纽约港口的自由神像的时候,就跳起来说:“Look! This is America!”(看哪!这就是美国!)而从中国移民来美国的人则多在三藩市上岸,当他们第一眼看到金门大桥的时候,就说:“这就是金山!”意思就是说,我们的黃金梦,终於成为现实了!最后,让笔者讲一件往事,给读者们大笑一下:
当笔者第一次返回香港的时候,在某大书店买了一批书,其中有一部分忘了带回旅馆。笔者立刻打电话给书店的经理,那时香港经济繁荣,看不起美国遊客,认为美国遊客既小气又土气。笔者说:“我刚才买了一些书,卻漏了几本沒有带回来,可否请经理查看一下?”经理很不耐烦的说:“确实有人留下一些书,但是我怎知道是你呢?”笔者说:“请给我一分钟向经理解释。”经理开始生气说:“我很忙,快点说!”对生气的人要特別溫柔,切勿以牙还牙,笔者说:“请经理息怒,经理还记得在半个钟头之前,有一个土头土脑的金山阿伯在买书吗?”经理说:“记得,原来是你呀!”笔者说:“正是!”经理立刻客气下来,说:“好,我将这些书放在我的办公室,等候阁下来领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