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供应不足?
全球性粮食危机的出现,並不是因为地球的资源已不夠现时的人口所用。按照生态学研究显示,这地球仍可以维持下去,它还未到寿终正寝的日子,只是因为种种的人为因素才造成这么多惨不忍睹的饥荒。因为这片大地仍然为神所造的人和动物继续效力,出产所需用的粮食;只是人卻任意浪费神所赐的食物,才造成朱门酒肉臭和路有冻死骨的強烈对比。
一.生境的种类
全球地区性的粮食问题和饥荒境況,其实是由於各种人为的因素,有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宗教的和地理上的,以致有饥荒和死亡。自然界是沒有政治的分界的,正如空气,阳光和雨水,这些东西是最民主的,任何人都可以自由享用;但人在地土和海岸,树林和草原上划分了界限,以致某些地区出产有余,而某些地区的出产仅可餬口。究竟自然界是如何运作的呢?
1. 光合作用
阳光每日不停地照耀在大地之上,是维持生命的主要动力,但太阳只有0.8%是被那些含有叶绿素的绿色植物所吸收,进行光合作用,其余99%是用来调节空气的溫度,使所有生物都可以在一个适合的气溫中生活。这0.8%的光和地上並水中的植物的叶绿素产生一连串还未被完全明了的复杂化学变化,造成醣分,供给所有生物所需。
在各地区的不同的生物群落(Biomes)中,它们吸取光的效率都不同。下图是各生物群落的效率,其中以沼泽和热带雨林最高,每年吸取9000kCal/m2/yr。最低的当然是那些干旱不毛的沙漠。值得注意的是,人工运作的农田和非洲的稀树草原(Savanna)的效率差不多,所以自然生境在食物制造的工程上比人所管理的农田效率高出数倍。
2. 食物链和食物网
在自然生境中,只有植物才是制造食物的主要功臣,是所有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基层分子。在水中有成亿上万的单细胞浮游植物,它们每日不断借着光合作用造出碳水化合物。陆地上则有各式各样的植物,有藓,蕨,草等等,都是陆地食物链的基层分子,但植物被动物用作食物之时,这过程的能量同化率(Assimilation Efficiency)最高只是10%,即是说,例如一只蚱蜢吃了一些草或植物,牠只可以吸取草中10%的能量,其余90%都是消失成为热量,不能被蚱蜢所用。下图指出每项能量的转移,效率最高只有10%,假设浮游植物有10000kCal,到了浮游动物只有1000kCal,到了鱼类有100kCal,人是这食物链的顶点消费者,他可以有10kCal,故此人所吃的鱼要吃下无数的微生物才能维持牠生命的必需。
3. 粮食不足?
按照生态定律,既然能量的转移效率像一座金字塔,越高越少,若要提供人类的食物所需,最好的方法是种植一些可以吃的穀物和蔬果,不必经过多层“从中剝削”,便可以得到足夠的卡路里。为要解決人类粮食危机,食用含高蛋白质和淀粉质的穀物和豆类食物,已足夠人类生活必需。
以下是一些例子,说明“人飢饿非因无饼,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阿摩司书8:11)。因为种种人为的因素,使很多人不能得到足夠的粮食,无数儿童营养不足和不良,以致缺乏维他命A,导致失明。也有人因缺乏维他命以至患上软骨症,缺乏清洁的食水而患上各种致命的传染病。
a. 现在全球有一半的穀物供给家畜和家禽作饲料,使人可以嚐到美味的牛扒,豬扒,鸡柳和鱼肉。富有的人家固然可以天天享受大鱼大肉,普通人也可以天天吃到急冻的肉类。若将这些穀物拿出2%来,已足夠供给各饥荒地区的人的需要,解決粮食不足的问题。
b. 不少欧美人士(估计超过50%),尤其是美国人,都患有超重毛病,原因是吃得太多,以致身体肥胖,引致各种与超重有关的疾病,例如心脏病,胆固醇过高,血压高,胆结石,糖尿病,肠癌等等,现在香港的儿童比上一代的,平均重10%。
c. 估计在超级市场有超过10%的食物是供给宠物(貓狗等)食用的,除了有各种味道的营养品之外,这一项宠物食物工业用去超过10%的能量,用在食品制造,广告,食物味道和营养的研究。宠物吃得太多,以致不少貓和狗患上与过胖有关的疾病,甚至患上糖尿病,竟然要天天注射胰岛素!
d. 在美国和澳洲,由於农作物出产过剩,连囤积也沒有地方,也不能贱价出售,唯有忍痛将它们付诸一炬,牛奶则倾入大海,因为在本国的需求不多,政府呼吁农民減产,又提供各样津贴使农民不致出产太多以致滞销。
e. 普通非体力劳动的人每日所需的卡路里,女性每日是1500kCal,男性每日是2000至3000kCal。但香港人上茶楼吃点心,每类一件的热量是:虾饺(37),牛肉(224),烧卖(42),排骨(183),芋角(443),鱼翅饺(39),春卷(618),合共1580kCal,足夠一天所需有余。故此,香港人患上各种和肠胃和心脏有关的疾病之可能性大大地提高,因为我们吃得太多。
f. 下图比较吃肉和吃素可维持多少人的需用。在相同的一块耕地上,若要维持一个吃牛肉(或肉类)的人的生活,所需要的能量足可以供养二十二个吃豆类和穀类为生的人了。
由此可见,现今世界粮食並不是不足,乃是粮食分配出了问题,有些人吃得太好,以致“百病丛生”,另一些人则营养不良以致“百病缠身”,甚至飢饿至死。
二.食物分配
世界各地的粮食问题多数发生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为首的固然是非洲沙漠地带国家,例如埃塞俄比亚(有五百万飢民),苏丹,索马里,乍得等地。因为传播媒介报道较详尽的是他们骨瘦如柴,肚子膨胀,双目下陷,皮肤布满苍蝇的小孩。但在印度次大陆和孟加拉也有不少飢民,其次便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但饥荒卻不是全国性的,只是限於某些地区。在中美洲和南美洲也有局部地区的饥荒出现,不过因为规模不及非洲的大,未能引起国际关注。但在这些闹饥荒的国家,尤其是非洲,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曾经是一些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在十九世纪中期至末期,由於开发黑色大陆,西欧国家纷纷瓜分所得之地,据为己有。在东南亚和全球都有不同国家的殖民地,然而这卻种下了现在二十世纪各种天災人祸的祸根。
1. 殖民时代
撇开政治因素和影响,殖民地的策略是尽量在短时间內开採和发掘一些可以帮助殖民国经济的资源。非洲是一片未知之地,不知其中蘊藏着什么宝物,除了尽量开採金,银,铜,铀和宝石之外,这些热带地区最宜种植那些在北方种植不到的罕有植物,这些农作物包括咖啡,茶,可可,橡胶,煙草,花生,豆蔻,和各种香料,而其中以咖啡,香煙和可可销量最高,故此非洲各国均致力出产这些可以卖得更多金钱的农作民,称为“钱作物”(Cashcrop)。至於当地工人所需要的穀物则由统治国输入,因为在西欧本国可以生产足夠的五穀用以送去这些殖民地,換取价值更高的“钱作物”,而这些钱作物在殖民时代之前只不过是一些价值不大和非经济农作物;例如,可可粉原料是苦涩的,难以下咽,但运送去英国或荷兰卻制成美味可口的朱古力(巧克力),再输入去殖民地以高价出售。煙叶送到西方国家又可制造成精巧的煙。这些钱作物因为大量被种植,以致又产生不少植物害虫和疾病,西方科学家又大量投资致力去研究它们的病虫害和改良品种,故此在非洲有不少研究煙草,可可,咖啡的研究所,专门对付日新月異的病虫害。
至於非洲本土原来生长的农作物,卻大大地被人忽略,因为被认为无经济价值,但这种热带农作物卻最适宜生长在它们的自然生境中,是自然的泥土保护者,又因它们绝少有病虫害,植物本身又可以忍受炎热和干旱的气溫和风沙,是热带人民的主要食粮。
2. 殖民后期(Decolonization)
二次大战之后,世界各地纷纷爭取独立,脫离西方政府的统治,希望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都能自主。但人民生活最起码是要有溫饱和粮食充足,经过数十至一百年的殖民统治,这些新兴独立国在科技上十分落后,又因一向多数以务农为主,於是要继续种植那些钱作物,以換取更多外汇,才是唯一可靠的方法以确保国家的经济。但问题是现在他们不能再依靠西方国家入口穀物为生活的主要食粮,他们必须自食其力,种植本土可生长的穀物,但又有谁愿意放棄种植钱作物去种植那些廉价的主要粮食呢?
另一个问题是这些钱作物价格並非由出口国所決定,乃是由入口国所決定。例如,二十年前,在刚果,若要买一部汽车,就要用一吨咖啡豆去換取,但今天车的价钱是高了,至少要二十吨咖啡豆才可以成交,问题是车的价钱提高了,但咖啡的价钱卻沒有改变。在美国,很多机构,包括教会都有免费咖啡供应客人,因为价钱便宜。那么,非洲扎依尔国要收取了二十吨咖啡豆才能換取一辆车,而土地並不能在一夜之间出产多二十倍的东西,因为土地是不会改变的,虽然有各种现代农业科技去增加土地的产量,但最多可增加一半至一倍的收成,绝对不能增产二十倍的。还有一个问题是由於西方农学专家,对热带植物认识不及对溫带植物更深,绿色革命並未惠及热带植物,因为多数的农业研究所都致力研究溫带农作物,例如马铃薯,甘荀,番茄,大豆,米,麦等等,甚少研究番薯,芋,木薯,面包果(Breadfruit)等,这些被认为是低贱的食品,所以现代有不少科学家提出研究这些地道的热带食品或许可以提高它们的产量和质量,庶几可以解決第三世界的粮食危机。
3. 政治因素
在非洲有不少国家的饥荒与旱災无直接关系,虽然在电视新闻报道看来似乎是一大片的贫瘠沙漠,寸草不生,但这一切大都是人为的。生活在非洲数千年的土人和他们所住的土地有不可分割的密切关系,他们世代相传,知道如何在这些看来並非肥沃的地土上生活和立足,他们是最正统的生态学家,他们晓得季节的转变,什么时候会下雨,什么时候应该播种,什么地方有水井等等,他们大多是遊牧民族,随着季节不停的迁徙,住在不同的地方。非洲的各类动物与生俱来本能地知道何时要大批迁徙,东南西北来往,並不知道有什么国家界限,但人将土地划分了,动物不能越境去寻找水源,以致不少动物濒临绝种,现在要补救已太迟了!由於政治因素,现在大批土人被迫迁徙原居地,赶去集中营,他们被迫放棄耕种了千百年的土地,以致土地荒废了,任由旱风吞吃着那薄薄的浅土,地因为沒有泥土覆盖着,冲蚀更大,土地更为贫瘠,沙漠由此形成。而那些居住在集中营的人又得不到粮食,只有坐以待毙。故此即使西方国家每年运送数以吨计的救济品,也无济於事,问题是该国的政治促使这恶性循环持续不断。
三.圣经的教训
神是一位富有怜悯的神,祂不只将人创造以后安放在这一个脆弱的地球上,祂也赐下充足的恩典,使五穀生长,供给地上的人和爬行的活物。但为什么今天各地卻充满饥荒和死亡呢?人若是照着神的心意去生活的话,神所造的人应该人人丰衣足食的,而神的旨意很清楚的详细记载在旧约摩西五经中。神借着摩西所定下的律法,实在是确保所有的人和牲畜都能吃得饱足,不至飢饿。
1. 有关收割的教导(利未记19:9-10; 23:22)
在你们的地收割庄稼,不可割尽田角,也不可拾取所遗落的。不可摘尽葡萄园的果子,也不可拾取葡萄园所掉的果子;要留给穷人和寄居的。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利未记23:22)
你在田间收割庄稼,若忘下一捆,不可回去再取,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你打橄榄树,枝上剩下的,不可再打,要留给寄居的,与孤儿寡妇。(申24:19-20)
按着神的心意,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地之后,神会百般赏赐他们,有雨水和五穀並各样的果子。除了供给他们需用之外,还要叫他们有怜恤穷人的心。使那些无靠的人拾取充足的粮食充飢,故此定下了收割条例。使人人都有吃的,不至因为贫穷而飢饿。今天我们可能沒有机会走入一间农场去拾取穀物充飢,但这条例应用在今天,是提醒那些丰衣足食的,要存怜恤的心,去賙济那缺乏的。那些粮食有余的国家有这责任去帮助那些真正无依无靠的人。但现今的问题是,虽然不少西方国家,例如美国和加拿大运送大批粮食去非洲及亚洲,但在分配方面又出了毛病,不少官员因为贪污和处理不善,以至救济品反而使该地的富人可以用最低廉的价钱买入最好的食品,而救济品又使该国的农作物贱价出售,使农民损失惨重,不但沒有解決问题,反而扰乱了该国的经济。此外,又有不少粮食未能输送到那些最需要的人手上,反而落在一些掌握权力的人手上,使这些粮食被用作了其他的用途。
2. 安息年和禧年
地在安息年所出的,要给你和你的仆人,婢女,雇工人,並寄居的外人当食物。这年的土产也要给你的牲畜和你地上的走兽当食物。第五十年要作为你们的禧年。这年不可耕种,地中自长的,不可收割;沒有修理的葡萄树,也不可摘取葡萄。因为这是禧年。你们要当作圣年,吃地中自出的土产。 (利未记25:6-7,11-12)
以色列人居住在迦南的时代早已将神的律法忘得一干二淨,他们不但沒有守安息年和禧年,更不断奴役牲畜和地土,使地沒有充分的休息可以自行补足。因为泥土若休耕一年,可以从空气中摄取所需用的氮气,增加泥土內的硝NO3,以致神要惩罚以色列人,但这安息年的条例是神赐福的律例,使在以色列地寄居的人和牲畜都可以享受地土所出产的农作物。
今天,科学家才指出土地若有若干时候休息必定效力更大,产量更丰。但人卻仍然想用自己的科技去改良地土,结果适得其反。每年全球的表土(Topsoil)丧失0.7%,到了下一个世纪,恐怕我们的子孙不会知道什么是泥土了。人又用尽方法去施放化学肥料,以补救表土的流失,这卻增加环境污染,结果收成減少,河流內的生物遭大屠杀。
3. 有关买卖土地的规定(利未记25:23-28)
地不可永卖,因为地是我的;你们在我面前是客旅,是寄居的。(利未记25:23)
按照圣经的指示,以色列人有权利拥有迦南地的地土,可以耕种,维持生活,使家家有粮充飢,即使有人渐渐贫穷,将地卖了,到了禧年,即使沒有钱去赎回来,买主也要将地归还原主,使他再重新做人,他和他的子孙可以继续耕种,不致世世代代为人奴仆。根据人类历史的演变,不少革命的一个结果是土地改革,使土地重新分配。近至非洲的津巴布韦在九年前发生內战,那些被称为“不在地主”(Absentee Landlords)拥有大量土地卻不去耕种,在革命后,他们的土地收归国有,重新分配,政府贷款给农民,在短短五年间,农民不但自给自足,更有余可以出口!在不少拉丁美洲的国家,5%的人民竟然拥有90%的土地,以致迫使那贫穷的95%的人沒有工作可做,也沒有吃的,因为贫富实在太悬殊了。在中美洲的萨尔瓦多(El Salvador)发生內战,都是由於土地分配不平均。故此各国政府在土地改革上若处理得妥善,減少贪污,加強管理,饥荒问题应迎刃而解。可惜人心比万物都诡诈(耶利米书17:9),有谁会说自己足夠,将多余的分给穷人呢?所以粮食危机至今仍然是世界第一号问题。各国的统治者若不悔改,将来世界的情形便不堪设想了。
(选自作者著:圣经与生物学,第三集。基督教天人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