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9-07-01


中央亚细亚—乌茲別克与四大名城

曲拯民

 

  一度为前苏俄版图之下的中央亚细亚面积为一百五十四万平方英里,几如中国疆域之半,它包括五个“共和国”,其中最重要的是乌茲別克(Uzbekistan)。论面积它仅佔全中亚的九分之一,卻有百分之三十八的人口,史上名城如撒马尔罕(Samarkand),塔锡金(Tashkent),布哈拉(Bukhara),奇法(Khiva),浩罕(Kokand),安集延(Andizhan)等,都在乌茲別克。其次为紧接南疆处交通要冲,产良驹出名,为古大宛东部,其一半面积原为我国疆土的吉尔吉斯(Kirgiz S.S.R.)。此南,有与新疆极西的尖端相接,地处帕米尔高原的塔吉克(Tadzhik S.S.R)。乌茲別克以西是沙漠区,佔九成,西达里海边的土库曼(Turkmen S.S.R.)这四个“共和国”的面积相加,仅及北面的哈萨克(Kazakh S.S.R)之半。哈萨克东部广大地区为“伊犁条约”下的我国失地,北部与西伯利亚接壤,西达乌拉山,为乌孙,康居,奄蔡故地。赫鲁雪夫时代已开始在哈萨克共和国开劈若干新农业区和劳动营,是近年来人口激增的原因。

 


乌茲別克除盛产棉花外还有水果

  乌茲別克(Uzbekistan)的面积约十六万平方英里,比美国加州略大。天山山脈的西端突出乌茲別克的东北部。境內的棉田,葡萄园,果园,桑林,苜蓿田等,悉仰山水的灌溉。自中部北至Aral Sea即咸海,西至哈萨克共和国界,尽属沙漠区,佔全境之半。由於全年雨量平均仅三寸三(灌溉之水大多取自阿姆河—Amu Darya),一般车辆的前玻璃全不装扫水片。虽如此,本区仍为中亚最富庶之地,棉花是主要的农产,供应着苏俄全国各地需量的三分之二,又供应蚕丝需量之半。在帝俄末侵中亚时期,它原为布哈拉大公国和浩罕,奇法汗国(Emirate of Bukhara & Khanates of Kokand & of Khiva)的疆土,此与清史所记的“浩罕三部”似微有出入。按Emirate出自Emir,伊斯兰教主穆罕默德之苗裔方可当此称谓,由此推断布哈拉王公的祖先来自阿拉伯。

  乌茲別克的语言属突厥语系,据语言学家的调查,其发音与今日南斯拉夫东部山区的伊斯兰教徒(大食和奧吐曼帝国的遗民)所操的突厥语比土耳其国的语言来更接近。可见亚洲与东欧各国的渊源和血缘关系不限於第四,五世纪时侵欧,於首领Attila死后被欧洲人同化,终消失於黑海沿岸的匈奴族。后来的土耳其语显然受过希腊,波斯和伊斯兰文化的冲激和感染,已非早年的突厥语了。自伊斯兰文化进入中亚后,突厥语改用阿拉伯文书写,自二十年代始被迫用俄文(Cyrillic字母为三十三个)写。阿拉伯文只准一般宗教学院用。

  四大名城为撒马尔罕,塔锡金,布哈拉和奇法。

撒马尔罕 Samarkand


Mosque of Bibi Khanym

  撒马尔罕,古Maracanda,海拔二千三百英尺,是乌茲別克第二大城,五,六千年的历史之说是基於传说,无法证实。亚历山大入城,兴建设以后(公元前329年—我国战国周显王时期),年代始记入西方史。1971年本城为庆两千三百年建城纪念会举行一盛大庆祝,此举是在否定亚历山大时代以前史实。市北郊有Shahi Zinda系帖木儿王朝功臣,亲信。近戚的陵墓所在。市內新旧建筑相同,碧牆碧瓦,纯伊斯兰风俗,中东式的古建筑多。最著名的是Gur Emir,帖木儿帝国历代皇室继承人的陵墓,和已庆当年中亚全境最大,最辉煌的伊斯兰教寺Mosque of Bibi Khanym,为纪念帖木儿最宠爱的贵妃汉云而建。相传来自中国的汉云公主为示酬答帖木儿的爱情起见,趁他出征,召当代一名建筑师入宮,设计一帖木儿纪念堂。日来月往,建筑师竟为汉云的美貌和仪态而倾倒,要求汉云赐予香吻,否则以停止工程为要胁,汉云不得已,终允之。帖木儿返后闻知此事,盛怒之下将那建筑师处死,並下令所有女子须面罩黑纱。1927年,苏俄政府下令,中亚妇女的面纱全部摘掉。


汉云皇妃陵寝及撒马尔罕城今貌

  撒马尔罕市外三十英里处有古代遗址废墟,山上有古天文台(今博物馆),为帖木儿皇孙所创,市內有观光旅馆,大学,歌剧院,历史博物馆,美术馆各一所,公园数处。工业有肥料,化学,机械,巢丝和丝加工等厂,算得上一小型现代化城市。市內有一条通衢“塔锡金路”,是古代丝绸商取道吐鲁番,伊犁,塔锡金西去必经之路。

塔锡金 Tashkent

  塔锡金位撒马尔罕东北,天山系山脈最西端,锡而(Syr Darya)河滨,是乌茲別克首府,中亚最大的城市,依人口计,是苏俄第四大城。塔锡金是中亚,莫斯科间航空交通的枢纽,市外有国际机场,过境,转程,留宿,观光无不称便,市內外有旅馆多处。市中心地下电车系统全长三十英里,中亚他城所无。本城一切文化建设都是力求完备的。大型的有:科学院分院,研究所,大学,美术馆,博物馆,歌剧院,剧场,一间图书馆,藏书二百万卷,包括大量珍贵的古代抄本。本市亦为伊斯兰教文化的中心,有神学院多所,一座伊斯兰教主寺。市外有九,十世纪波斯王朝Samanids874-999A.D.—我国唐末至宋初)诸王公的陵墓。时为波斯“黑衣”王朝时代,唐时入贡中国的“黑衣大食”可能来自中亚的Samanid王朝。1966年发生地震,本市旧建筑和古蹟有损毀,今日除了旧城,市集场,一般宗教建筑,尚残存一些东方情调外,新市区全部现代化建筑,配上公园,花园,西方风尚的衣着,与欧洲一般都市无異。本市郊外有机械,纺织和许多轻工业厂。

布哈拉 Bukhara

  布哈拉是Samanid王朝的发祥地,为布哈拉汗国之都,故古蹟特多。不像撒马尔罕和塔锡金,石料近山可取。布哈拉地处中亚大沙漠Kara Kum的边沿,旧建筑物概取材泥丕砖。古代有传统制砖法:粘土加麦粉,鸡卵,驼乳。沙漠区的气候干燥,每年雨量仅三寸,复因此地远去地震带,千年前的建筑得以保全迄今。

  “布哈拉地毯”和“布哈拉学院派”将布哈拉这名字扬名遐迩。

  伊斯兰教素称有七十二派系(极言其多),布哈拉派即源出本地。昔日全盛时,布哈拉城有宗教学院一百间以上,学生五千人。今日布哈拉派所属清真寺在中东,阿富汗,印,巴等国各地拥有教徒数目众多,影响力也大。

  布哈拉地毯的毛质佳,工精,自古採用植物染料,颜色仅有赭,红,乳,黑等色,复因图案花式保守,不若波斯毯加蓝,绿等色之活泼和鲜明悅目。唯布哈拉毯多用作家庭坐,跪,祈祷用,寺院用,是必需品,色泽属次要。


布哈拉地毯传统的花式


布哈拉城一间停办的宗教学院

  旧城的特色是寺院多,陵墓多,已移做他用的宗教学院多,和市集,古店,平顶老宅等交织一片。一座高三百英尺於1127年(南宋建炎元年)建成昔日用做召喚教徒入寺祈祷,供了望远处,灯光给沙漠中夜行旅客指路的寺塔。Samanid王朝建国君Ismail Samanid的陵墓,处旧城中央高地,佔地八英亩,具一千二,三百年历史,今改作博物馆的围牆,堡垒和宮庭皆观光必看之处。中古时,本城为中,印,西亚各国商贸云集之地。
  布哈拉新市区距旧城约五英里,附近有轻工业,如纺织,鞣皮革,另有机械厂,铁路工场等。市內有图书馆,剧场,最高学府数一家师范学院,另有十一间专校。
  1867年亡国后,布哈拉王公(Emir)一直在帝俄“保护”下施政令,民间安享宗教自由。1921年,革命波及中亚,王公和宗教首领出亡阿富汗,境內反俄运动和遊击战持续甚久。

奇法 Khiva


其法城古宅大门的雕刻与饰

  奇法是旧奇法汗国都城,建於阿姆河滨,今日为“历史保留地”,新建筑物不多,故依旧保持着纯东方风格。旧城区多窄路,一片土坯建筑,寺院,尖塔,陵墓,古宅,门扇带雕凿的平顶民房,互相配合,相接。一座大汗宮殿,房间一百六十多,历史已五百年,雄姿犹在,古意盎然,是摄取电影电视古装剧最理想的地点,此予该城每年带来大笔收入。唯因本地缺少飞机场,又因远处沙漠区,尚未开放为观光地。配合观光事业的旅馆和饭店均付缺如。

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

  吉尔吉斯(Kyrgyzstan),接壤新疆,天山之北,锡而河即Syr Darya(西北入咸海)发源地,冬严寒,春干旱,农业仰灌溉,高山交通如西藏须靠犁牛,产良马,平均每十人一骑,普遍吃马肉,唯不杀坐骑和农家马,仅射杀野生。首都伏龙芝(Frunze),有纱厂,丝厂,农产品加工厂,大学,专校,科学院分院,舞台和歌剧院。
  塔吉克(Tajikistan),介南疆与阿富汗之间,居“世界的屋脊”,山地佔九成,可耕地只佔百分之四。多终年积雪不融的高山,风景绝佳,是阿姆河的发源地,水利发电投资浩大,农田靠灌溉,产棉花率高和葡萄最甜为本地的两大夸耀。原居民的祖先为阿利安人,今仍尚古风,女长辫,男长衣,出入头戴繡花小帽,言语近波斯,宗伊斯兰教,故被称为“中亚的波斯人”。首都杜仙別(Dushanbe)是个现代化城市,有棉纺,缫丝,水果加工等工业。
  土库曼(Turkmenistan)与伊朗和阿富汗为邻,雨量六寸,田地全凭灌溉,水源是阿姆河与橫跨Kara Kun大沙漠,宽百尺深十五尺,长五百英里的人工河渠。土库曼出产水果,蔬菜,苜蓿,棉花等,年产大量羊毛和毛短而卷曲的名贵羊皮百万张。农村以养蚕和织地毯为重要生产。沙漠里有油田,鸟类两百种,昆虫千种,受保护的毒蛇多种,备取毒液,据说对风湿症有特效,並正在研究它对一般无药可救之绝症的效果中。夏季沙漠里阴涼处,热可达华氏一百二十度,太阳下沙里烘鸡卵,焙羊肉称便。首都阿锡哈巴(Ashkhabad)沙漠中的绿洲,为自古迄今地毯的集散地,亦古“丝路”必经处,越山过境出入伊朗仅二十五英里,市內树木成荫,管道相通,一片水乡情调,有博物馆,动植物园,竞马场,地毯厂,农学院,几间专校,观光旅馆,工厂数间,炼油和化工则远设里海边。土库曼人抗俄历史最长,1881年始亡,为俄国人最不信任的民族。

  中亚人民今日虽保全了语言,但文字已被消灭,儿童无宗教学校可进,青年不复入寺诵经膜拜,服装西化,传统尽失。中亚中,北部白种人密集区以生产食粮(麦类)为主的地区除外,南部不准种粮,唯水果,蔬菜,桑蚕,饲料,棉花等生产为重。原来鲍鲁定著作“中央亚细亚交响诗”(1880)里的进行曲並非给中亚人民祝福,原是侵略者的胜利凯歌。百多年前已预言如斯。

本文之上篇:中央亚细亚—还我伊犁中央亚细亚—成吉思汗及其苗裔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寰宇古今

圣殿沧桑 ✍史述

谈天说地

译名与译音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福音社会主义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录“西伯利亚遊”赠诗 ✍曲拯民

寰宇古今

太和殿受降的孙连仲将军 ✍史直

谈天说地

望羔成羊—保罗的教会增长 ✍亚谷

寰宇古今

哈佛大学点滴 ✍曲拯民

寰宇古今

北极圈─将来的地中海 ✍曲拯民

点点心灵

私家重地 ✍余卓雄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以弗所印象 ✍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