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8-10-01


世界第一夫人爱黎娜.罗斯福

史述

 


爱黎娜.罗斯福夫人

  爱黎娜.罗斯福夫人(Anna Eleanor Roosevelt, 1884-1962),是二十世纪最受人尊崇的女性。杜鲁门总统(Harry S. Truman, 1884-1972)称她为“世界第一夫人”。
  1884年十月十一日,爱黎娜生在纽约一个富裕望族家庭,是美国第二十六位总统(任期1901-1909)泰德.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姪女。在不到十岁时,父亲去世。在1899年,她的姑母怂恿家人送她去英国名校Allenswood Academy就学。在那里,女校长Marie Souvestre是有名主张女权的教育家;1902年回美国的时候,爱黎娜在女校长鼓励培育之下,已经养成独立思考。她风度雍容,谈吐优雅,以至泰德罗斯福总统对自己的女儿爱丽丝(Alice)说:“你怎么不能跟爱黎娜堂姊一样?”当然,他以能见到这姪女在社交场合出现为荣。


罗斯福夫人就读於英国名校Allenswood Academy

  1903年元旦,她参加白宮的宴会,遇到一位在哈佛大学读书的英俊青年,是她远房的堂兄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当时二十岁。二人由相恋而於1905年三月十七日结婚。华人有“同姓为婚,其族不繁”的说法;“罗斯福”虽然不是大姓,但他们並非血缘近亲,男方的母亲Sara Delano Roosevelt,认为佳偶天成,力主他们结合。
  这项联姻,使他们与十一位美国总统联上关系,或来自血统,或由於婚姻,包括:华盛顿,亚当斯父子,麦迪生,范布伦,两位哈黎生,泰勒,格兰特,泰德罗斯福和塔夫特。似乎自然的,年轻的罗斯福,毕业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法律学位,也投身政治。
  1910年,爱黎娜已经作了母亲,还是鼓励丈夫参与政治,並日夜不懈的尽力协助。F.D.罗斯福成为纽约州议员,以主张进步改革,渐知名於全国。爱黎娜在州议会的影响力,也日益明显。1913年,威尔逊总统任命他为助理海军部长,这正是泰德罗斯福总统曾作过的职位。F.D.罗斯福努力工作,踏着前人的腳蹤,前途蒸蒸日上。
  1920年,罗斯福被提名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在选举中失败了。接着,於1921年,染上了严重的小儿麻痺症。他的母亲主张他就此退出政坛;但爱黎娜激励他奋力克服疾病;借着游泳,罗斯福的下肢功能大部分恢复了。同时,在丈夫患病时,她常代表罗斯福,出席政治性的聚会,发表演说;她也积极参与妇女劳工联盟(Women's Trade Union League, WTUL)的活动。


夫人积极参与妇女劳工联盟的活动

  1928年,罗斯福当选纽约州长,大力推行政治改革。
  1930年的经济衰退,成为全球性的恐慌。乐观勇敢的罗斯福,成为全国寄望领袖克胜恐慌的总统。他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获胜。


富兰克林.罗斯福

  1933年,罗斯福就任总统,推行“新政”(New Deal),作经济与社会的全面改革。美国的工业生产力恢复了,並且大有增进;人民的信心也恢复了。爱黎娜则连续写“我的一天”(My Day)专栏,在纽约时报等报刊同载,还有她丈夫的电台节目“炉边閒话”(Fireside Chats),同样激励人心,深受国人欢迎。接下来,美国卷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爱黎娜则往各州劳军,提高士气,终於获得全面胜利。
  作为史无前例连四任的美国总统,罗斯福於1945年四月十二日,大功未成,猝然崩逝,只差几个月沒得亲见轴心国战败,世界和平;副总统杜鲁门继任总统。他对罗斯福夫人甚为推崇。


爱黎娜罗斯福与杜鲁门总统

  爱黎娜罗斯福受任美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代表(1946-1952),她也是联合国人权委员会的首任主席。
  她六年在联合国,以“四项自由”为基本人权:不可让与,不可剝夺的权利。“四项自由”为言论表达之自由,信仰敬拜之自由,免於缺乏之自由,免於恐惧之自由。这原本是F.D.罗斯福总统於1941年一月六日,在向国会的国情报告提出的,並且主张“世界性全面裁军,以至沒有任何国家能夠以武力攻击他国。”这样,就可以达到免於恐惧。但这四项自由,卻是相连的,不可或缺。永久和平和人格的尊严与价值,是极高的理念与原则,卻因为人的自私和罪恶,难以实现。不过,1948年,联合国发布“人权宣言”,是爱黎娜所促成;而联合国会员国,都必得宣告“全面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不得有种族,性別,语文,和宗教的歧视。”
  在短短三十年內,一代人的记忆犹新,人类接连遭受两次惨不堪言的战祸,对人类理性的乐观,早已经丧失无存。她卻坚持为一项不可及的原则而努力。眼见朝鲜半岛上的战火,似是标识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开始。在杜鲁门总统任期将终的时候,她离开那充满爭议的世界论坛。
  她相信宗教信仰和种族的平等。早在1928年,她就能夠破除成见,支持民主党的司密慈(Al Smith)竞选总统。她向纽约时报的记者,引述泰德罗斯福总统的预言:“希望有一天,能夠见到天主教徒或犹太人,成为美国总统。”
  那要等三十多年,才得以看见天主教徒甘迺迪(John F. Kennedy),於1961年,成为第三十五位总统。
  不过,爱黎娜对於天主教,恶感多於好感。她极厌恶西班牙天主教主宰那一大片土地上的政权;在大战以后,继续当权的是纳粹余孽,独裁者弗朗哥(Francisco Franco, El Caudillo, 1892-1975),她尽力主张不与其恢复正常外交关系。
  但她绝非歧视个別天主教徒。她支持甘迺迪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並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天主教徒当选美国总统以后,趋爱黎娜府上登门请教。就任后,甘迺迪任命爱黎娜罗斯福,为首任美国妇女地位委员会(Presidential Commission on the Status of Women, PCSW)主席。


甘迺迪任命爱黎娜罗斯福为首任美国妇女地位委员会主席

  爱黎娜虽然从1950年代,就是国际女权运动发言人,但她反对以宪法修正案规定男女平权(Equal Rights Amendment, ERA),后来,虽然不公开批评,也从未表示支持。她相信,男女地位的平等,是毋庸质疑的,但需要认知性別的不同,需要的不同。她是母亲;她可以作总统夫人;她可以提出理想和远象;她也有睿智和魄力;但她不愿作有时必须牺牲道德原则的政客。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1940年代末期,有人以为她应该涉足政治,竞选纽约州长,或副总统,甚至美国总统。爱黎娜都拒绝考虑。以她受国人爱戴之深,“罗斯福”的名字,並非不可能当选;如果那样,美国老早就有第一位女总统。但是,她心怀惧怕,作过生孩子的母亲,她不愿面临杜鲁门所作的选择,即使任副总统,成为总统也是可能的;以集体毀灭性武器,一举致几十万同类的人於死,是任何真正主张人权者永远的噩梦。
  爱黎娜罗斯福拥有三十五个名誉博士学位,是从1929年至1962年间,由不同的大学赠予她的。她的丈夫只有三十一个名誉学位。
  1962年十一月七日,爱黎娜罗斯福在纽约逝世。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以廉为恥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什么宗教都一样? ✍于中旻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白汁焗三蔬 ✍呂味

谈天说地

除去偶像 ✍冯虛

谈天说地

神的命令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