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灵 ✐2007-09-01


悲欢交集的镂金岁月(一)

故乡

湮瀅

 

  蹉跎一生,流徙半世,经历过漫天烽火里的伤痕累累,及白色恐怖中被虐杀的苦难青春,在我记忆深处所保留的那一串镶金的岁月,只能是童年镂刻的点点痕跡。
  数十年来,三更有梦,总是围绕在儿时家中的那幢老宅打转。尽管梦中编织的故事不同,但场景卻从未更換。偶尔场所也会拉到台北的居处;多半一闪即逝;如笔锋扫过的淡墨与飞白。细数我在台北待过的岁月,长达二,三十载,而童年在故乡的日子,卻只有短短的十四,五年,但儿时的记忆,着墨之浓,刻痕之深,我自己也感到惊讶。
  无论就物质层面或精神內涵来说,童年的那段日子,都比不上后来我在台湾与国外的生活。但不知为何,儿时的记忆,硬是在我心底生了根,随时随地能破土而出,且让其后漫长的岁月,皆黯然失色!
  1987年我第一次回到大陆,当飞机抵达青岛时,心中翻搅的激情,可以想见。但接机的亲人中,只有两位长辈的面貌,尚可依稀辨认;其余均不相识。亲情,由陌生的面相中,一时难以交融,场面显得生涩,尴尬,原先心中所涌现的满腔热情,竟变得僵硬,冰冷。这就是所谓的“近乡情怯”吧。
  当我再搭上出租车,驶往我成长的故乡胶州时,我的心,更几乎要蹦出来了。我生於青岛,但三岁丧母后,便回到胶州老家,由我的祖母抚养长大。在胶州度过了童年,也在那儿读书成长;十五岁时,我才被迫逃离故乡。心中的激动起伏,难以言说。但出现眼前的,卻是一座对我而言完全陌生的城市;如同在机场时看到的那几张我从未谋面的亲人的面孔。我走着,看着,不禁呆了;这真是我的家乡吗?我好像误闯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城市,不但原来的城牆完全沒了,我居住过的那条街道,也根本走了样。街东头的那座云溪桥哪里去了?我故居牆外的那几棵老榆树呢?街对面的那家黃酒舖呢?还有,不远处于记小舖的锅饼香味,又飘之何方?更不可解的是,街左边不远处的栏杆井与街南头的那口小井呢?那可是这一带居民生活的源头啊,何以在一瞬间都消失无蹤?这变动翻转,也未免太离谱,太夸张了吧!


胶州內城之城门楼

   至於我的故居,则早已被拆除,另建成营房,片瓦无存了。怀着悲怆的心情,我以诗句纪录下我的心声:


胶州城內之牌坊

曾经香透了童年的丁香树
在那片紫白的细碎中
沉埋了多少稚嫩的憧憬
大门里那丛幽篁映掩的粉璧呢
我曾癡癡地坐在地上
仰视着樑上那一窝呢喃
都已化作春泥了吗
后园的香桩与梧桐
前庭的芍药与牡丹
以及
窗外那片烧红了记忆的榴火
我仍记得学屋的长案上
那几卷蓝布函套的“资治通鑑”
我离家时匆忙间留下的
那一指四十年尘封的折痕
如今早已忘卻了
是折在秦皇还是汉武的卷页上
老祖母的白发
犹颤抖在冷峭的寒风中
难道这些记忆都是虛幻
而眼前矗立着的
卻是一幢完全陌生的房屋
踏遍了街头巷尾
找不到那口熟悉的古井
街口的石桥与河畔的榆荫
也都失去了蹤跡
我怀疑是否闯进了另一个城市
但耳畔的乡音卻十分浓重
使我确定已回到
这苦思了四十年的故乡
但我的故居卻由这幅地图上涂掉了
四十年前的生活档案
也早由历史中註销
而眼前这个城市正在排拒我
郑重地向我宣判了终身的放逐
我突然跌落在历史的断层里
甚至已被褫夺了
对故乡相思的权利

本文选自作者自传悲欢交集的镂金岁月
台北:道声出版社
(10641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15号,电话:(02)23938583)
(书介及出版社资讯:http://www.taosheng.com.tw/bookfiles-04D/bookfiles-04D011.htm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点点心灵

一个黑道大佬的新生 ✍海伦

谈天说地

教会还有盼望吗? ✍于中旻

谈天说地

跨越忧郁,精彩度晚年 ✍林向阳

谈天说地

元代的宗教政策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福音的侵略性 ✍于中旻

寰宇古今

瑞士的剪贴风景 ✍音凝

寰宇古今

万水千山纵橫的挪威(下) ✍郑国辉

艺文走廊

印章的印象 ✍亚谷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蝗虫为祸 ✍苏美灵

云彩生活

称心园艺:旅人蕉 ✍余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