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7-05-01


尼罗河之源

曲拯民

 


Tilapia

  尼罗为世界第一大河,全长4145英里,亚马逊河(Amazon River)密西西比(Mississippi River)居其后,它较中国第一大河长江长数百英里。今日在凤凰城区说来,口味及肉质最好的罗非鱼(Tilapia,俗称非洲鲫鱼)原产是地为尼罗河(Nile),因此尼罗应非陌生。
  1954年,我首次自肯尼亚(Kenya)首都內罗毕(Nairobi)乘火车进入乌干达(Uganda)境。记得在越过山区进入乌境时正在餐车里吃早饭,当时一阵儿小骚动,乘客除我以外全部为白种人,纷纷爭向窗外观看,只见小小村落內外,无分男女,皆无上装,有的全身裸露,为我一生所仅见。偶然出现几名老年人,肩披灰毯或白地花格棉布。地处赤道下的乌干达因系高原,终年溫暖,但在清晨仍有涼意,非洲山野区域之人,生活之简陋情況可见一斑。是日上午,我抵尼罗河之源附近的真佳市(Jinja)它是继首都坎帕拉(Kampala)后的第二大城。下午我去看瑞本瀑布(Ripon Falls)区,踏上了那块大水泥板,其上有凸字(留有拍照)今照译:史派克於1862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此发现尼罗河之源。


“史派克於1862年七月二十八日在此发现尼罗河之源”

  尼罗河之源,初期公认起自衣索匹亚西部峦峰重疊地区,山高水洌,是为蓝色尼罗(Blue Nile);但主流来自非洲中部,起源乌干达,是为白色尼罗(White Nile),水源始於维多利亚湖(Lake Victoria)。当年英国人史派克於遍遊湖区之后,上书伦敦“皇家地理学会”乃命此名,旨在纪念英女王並取悅宮廷权贵。史派克(Speke)本为军人,於驻印度期间,曾攀登喜马拉亚,並深入西藏。

  维多利亚湖海拔三七五○英尺,为乌国最低洼之地,全境则在四至五千英尺之间,是以高原全年溫暖而不燥热。有广大森林区,平原的土壤作深红色,含多量的钾与氮质,因此物产丰富:非洲薯,甜薯,玉米,高粱,咖啡,煙草,蔗糖,芝麻,棉花等。后者当时销香港方面的纱厂量至大,其价比美棉较廉,並非仅有利益:美棉经收获机(战时南方缺少工人时期发明,每具效力可抵五百人)之后,在梳棉机过程上废棉较多。矿产以铜为主,岩盐蘊藏最丰。乌国当年人口五百余万,牛只在二百五十万以上,比例甚高,当年乌干达堪称一富有之地。我见公路两旁的村舍,确是非洲最高水准。又家戶门前或后院都植有青蔥茂盛的香蕉及他种热带果树。乌干达的雨量适度,全境无灌溉系统或施设。
  维多利亚湖是非洲第一大湖。世界第一大湖为苏俄中亚的里海,其次是介於美加之间的大湖,第三数维多利亚。湖边有恩特比机场,距首都坎帕拉二十五英里。附近有植物园,是我一生所见野生鸟类棲息最多,最美丽的地方。坎帕拉附近的非洲土王的宮殿适值开放,那是我第一次领略非洲式建筑。
  在英国未侵佔之前,乌干达已分为三国酋长统治之区,悅耳言之为三个王国,自己有高度的自治和文化,因此英国鉴於形势,祇能冠以保护国(Protectorate)以代殖民地(Colony)名义。

  首都坎帕拉,市容洁淨,建筑整齐,街道宽敞。我住帝国饭店,纯英国式,第一次欧战前后所建。在真佳市住史派克饭店,二次战后建成,现代化,皆英国人所有。在此见到的英国人,毫无香港一般英人之傲气。此地几间百货店里,见进出者多为非洲人,男女衣冠讲究,谈吐不俗,因为乌国教育普及,有大学一间,四间专校,留学英国的青年很多,此地女性的穿戴尤感华丽。


坎帕拉

  我在此地给香港的厂商做出一些订单,同时留恋此地风光,结果第一次就住了两週。一年以后又去过一次,取空路和公路,於返回坦干尼卡(Tanganyika)时改乘有九座位观光用的小飞机,沿维多利亚湖区,低飞时感到距椰树林之巅不远。茶园,咖啡园,村庄,牛群,野生动物等,均历历在目。第三次去旅行始与家人同往,也是在乌国独立以前。
  那时为东非洲各地的太平盛世,若以路不拾遗,夜不闭戶八字喻之,並不过分。我在东非商业旅行一年半,旅馆中的房间门从不上锁,货样及衣物从未丟失,夜间的街市也是安全的。唯肯尼亚情形特殊:当时发生反白种人的“毛毛恐怖党”首都內罗毕及附近白种人聚居的小城镇有宵禁。
  首都坎帕拉颇似罗马,为丘陵所环绕,日出日落时清真寺院及圣公会主堂的轮廊出现地平线上。
  本市仅有三戶中国人:广东吳姓夫妇来自印度,湖北张姓青年来自香港与真佳市蒋家长女成亲,山东武姓青年娶香港冼姓女子,各先后於乌干达独立时移民英国去了。独立前,在首都正西二百英里处的铜矿约有五十名以上的单身华人工作於彼,本市独身的华人约有十名。
  乌干达之西南比邻为卢旺达(Rwanda),两国交界处有世界驰名的大猩猩保护地。今日骇人听闻,无药可救的爱滋病,相传於1970年代起源於此。
  1962年乌干达独立。1966年政变,一时民望所归原为三土王之一的Mutesa被首相欧保泰(Milton Obote)所逐。1971年兵变,非乌国人相继出境(印度人七万四千,欧洲人九千五百),军人阿敏驱逐首相,取得政权,此后民无宁日,难民约二十万相继逃往邻国,七年之间阿敏杀人无算,较确的估计为三十万人。1978年阿敏率军出兵征坦赞尼亚,因为首相欧保泰流亡该国,为坦国所支持,並拒承认阿敏的军政府。不消一年,乌军內部叛变,部分投奔坦军,於是里应外合,乌军大败。阿敏於次年出亡中东伊斯兰国家。不久,欧保泰复职,然大势已去,难孚众望,1985即倒台。国家混乱多年,於1980年代末期始趋安定。这个尼罗之源的国家遭受人为的浩劫二十五年。
  乌干达狂人阿敏,当年逞一时之強,排除異己,掀起內乱,与邻邦轻启战端,间接制造贫穷,直接在消灭了人口,结果使国家陷於窘境。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点点心灵

死亡谷 ✍余卓雄

云彩生活

肠癌的预查和救助 ✍烝民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甘筍蛋糕 ✍呂味

谈天说地

赔罪与献祭 ✍于中旻

寰宇古今

被虎视眈眈的南极洲 ✍苏美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