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7-05-01


鬼狐.聊斋.蒲松龄

吟萤

 

  我自幼嗜读聊斋,深为蒲松龄所创造的那些诡奇荒诞的故事而着迷。后来更爱上他简洁奇丽的文笔,聊斋志異在中国的旧小说里,实在是一本百读不厌的好书。当在旅途中感到百无聊赖的时候,偶尔翻阅一则鬼故事,细赏蒲公妙笔,也是颇能解颐的。
  去秋由青岛到博山访友,途中经过淄川,而淄川正是蒲松龄的故乡。所以我決心去一探他的故居,看看这位大文豪生长的地方。淄川是一个不大的县城,入口处仍然保留着一段城牆,及一个古朴的城门楼,这是相当特殊的,在今日的中国大陆,除了西安还保存着城牆以外,就要算故官外面的紫禁城了。其他地方的城牆都已拆除殆尽,连旧日的北京城牆也早已拆除,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前门楼。我自己的故乡胶县,昔日巍峨的里外双城,如今连一块砖也找不到。所以淄川能留下一段古城牆,是十分难得的。城里的房屋也多半保留了原貌,在山东除了孔子的故里曲阜以外,这是唯一我看到的尚残留古厝的地方。进入淄川的窄街,向前走约十几分钟就是蒲家庄,蒲松龄故居的深灰色的门楼与砖牆,便在柳荫中出现了。
  蒲氏故居是一座规模不很大的三进院落,前院中有假山和金鱼池,临牆栽了许多垂丝杨柳,很有风致。中庭有罗汉松,盆景和花台,地上铺着青砖,苔痕上阶。房屋都是砖砌的小瓦房,白色石灰的牆壁,和我的故乡胶州很相似。跨院的碑亭有两椽老屋卻是瓦檐上面盖了茅草的,如今这种老屋已很少,但卻代表典雅而朴质的古趣。这种房屋冬暖而夏涼,我故居的东院中便有三栋这样的草屋,是我在记忆中最为怀想的。

  蒲氏故居北院的三间堂屋,就是“聊斋”,这位十七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就诞生在这里。堂屋中摆设一条紫檀木长案,案前的方桌上陈列着蒲松龄珍贵的手稿。案后牆壁上掛着一幅巨大的蒲松龄著书图,图中的留仙翁正在搖笔构思,他背景的壁画是一系列的鬼怪与美女,取材於聊斋志異的故事。这是一幅现代作品,是以瓷砖焙制的,而淄博即以产瓷著名。正堂当中牆壁的上方悬了一块“聊斋”两个字的隶书刻匾。当中牆上掛着蒲氏的画像,画中的蒲松龄端坐在太师椅上,着一袭青衫长褂,戴红色便帽,神色自若。蒲氏虽才高八斗,他的短篇小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极品,但卻无缘於仕途,终生只披了一件秀才的青衫。蒲氏画像旁掛了一对木刻的对联,是郭沫若的手笔。
  故居的西跨院中辟专室展出聊斋志異的各种版本,其中包括多种外文译本。另外还有以聊斋故事制成的人物模型,卻也栩栩如生,只是室內光线黯淡,不易看得清楚。由蒲松龄故居出去,沿蒲家庄大街往东走,出了东门不远便可以看到“柳泉”和“柳泉书屋”,以及蒲氏的纪念亭和他的坟墓,这就是一代文豪度过其坎坷一生的地方。


蒲松龄画像

  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別号柳泉居士,生於明崇桢十三年(公元1640年),卒於清康熙五十四年(公元1715年),终年76岁。蒲氏自幼有文名,虽十九岁就中了秀才,但卻始终沒有考上举人。一生怀才不遇,又因家境贫困,三十三岁时到离家不远的西铺村做塾师,前后达三十余年,他的名著聊斋志異短篇小说集,就是在这一段时期写成的。我在淄博市访问的时候,济南电视台正在播出蒲松龄的故事,电视剧中说他写文章得罪了当时淄川县的缙绅及县太爷,才跑出去避难。至於史料是否可靠,便不得而知了。但蒲氏一生穷困潦倒,生活与官场两皆失意,反映在他的作品中,有许多对当时社会的讽刺,他的小说像一柄锐利的匕首,直刺世俗恶习。也有许多快意恩仇的故事,令人读了击掌称快。
  蒲氏除著名的聊斋志異外,还留下诗一千多首,词一百多阙,杂著五种,俚曲十四种,戏曲三出。留待今世对聊斋志異及蒲学有兴趣的人士去做进一步的研究。
  聊斋志異是一本以谈鬼狐为主的小说,他写的故事虽然诡谲动人,但卻不太注重恐怖效果,其中只有画皮(卷一),聂小倩(卷二),及屍变(卷一)等少数几篇故事里有恐怖的情节,而且屍变的恐怖气氛,今天所有的僵屍影片,都无可望其项背。如思果先生在谈聊斋里说的,蒲松龄有极高的“讲故事的本领”,他笔下的鬼狐虽全为虛构,但写来卻诡奇灵动,情节逼真。蒲氏写的鬼狐故事,不但不可怕,而且有丰富的人情味,多半都能诗善文。许多人物情节,经过他巧思的安排,溫馨的描写,都能博得读者的爱怜,而引人入胜。许多故事我由儿时读到现代,每逢再打开,便会立刻吸住我的眼神。在中国旧小说里,这实在是一本可读性极高的作品。聊斋志異中的故事,如聂小倩婴宁等,都已拍成了电影,其实聊斋的故事,还有上百篇可以改编成极佳的电视剧本。
  聊斋中有相当部分是警世的作品,蒲氏以苦口婆心,劝善规恶,尝在故事中发挥“福善祸淫”的道理。又特別注重中国传统的孝道,甚至有些不近人情的地方(如卷四的水災)。思果先生对蒲氏称为“准教士”因为许多篇幅都是在说教的。但蒲氏的说教卻与一般坊间的“阴骘文”不同,有较高的层次。他在考城隍(卷一)中提出的警句:“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倒是放之天下而皆准的。此外,我非常欣赏他在卷三的赌符中所写的警戒赌博的文章,篇末的異史氏曰:“天下之倾家者,莫速於赌;天下之败德者,亦莫甚於博。”接着以下他描写赌徒的神情,真是妙绝:

尔乃狎比淫朋,缠绵永夜。倾囊倒箧,悬金於嶮巇之天;呼雉呵卢,乞灵於淫昏之骨。盘旋五木,似走圆珠;手握多张,如擎团扇。左觑人而右顾己,望穿鬼子之睛;阳示弱而阴用強,费尽魍魉之技。门前宾客待,犹恋恋於场头;舍上煙火生,独耽耽於盆里。忘餐废寝,则久入成迷;舌敝唇焦,则相看似鬼。迨夫全军尽沒,热眼空窥。视局中则叫号浓焉,技痒英雄之臆;顾囊底则贯索空矣,灰寒壮士之心。引颈徘徊,觉白手之无济;垂头萧索,始玄夜以方归。

这段对赌徒心理的刻画真是淋漓尽致入木三分。接着他对赌徒的下场还有更精彩的描述:

幸交谪之人〔按为妻子〕眠,恐惊犬吠;苦久虛之腹饿,敢怨羹残。既而鬻子质田,冀珠还於合浦;不意火灼毛尽,终捞月於沧江。及遭败后我方思,已作下流之物;试问赌中谁最善,群推无裤之公。甚而枵腹难堪,遂棲身於暴客;搔首莫度,至仰给於香奁。呜呼,败德丧行,倾财亡身,孰非博之一途致之哉!

任何一个赌徒,如果读了蒲松龄这一段文字,而尚不能迷途知返的,实在是不可救药了。
  由於蒲松龄一生际遇坎坷,也看尽了人间的不平与冷暖,所以这些愤懑的情绪便出现在他的小说中。而许多的人间不平事也都会在他小说中得到平反。更有许多快意恩仇的故事和“自力救济”的情況。思果在谈聊斋中有一篇人愿,他说“聊斋是一副止痛剂,与奋剂”,替天下受委屈的人打不平,而满足读者的心愿。在蒲氏的笔下,有不少这样的侠意情节(如卷二阿宝,卷六向杲等)。不但天从了“人愿”,多半都是人的一廂情愿。蒲氏持一支妙笔,以鬼狐为人物,用反讽的手法,鞭挞他那时代的黑暗社会。对许多苦难小人物的悲悯,情见乎辞。但在很多时候,他卻是以遊戏笔墨,写人间百态,随手拈来,荒幻无稽。他擅长用最经济的手法,写出活生生的故事,使人读了荡气回肠。他故事中的人物,有时像可爱的卡通,压扁了还会再站起来,死了可以再复活。姑妄言之,姑妄听之。颇能使读者的意识得到满足。思果说聊斋是一本给男人读的书。因为书中的故事,都是重男轻女的。我想这与蒲氏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在三百年前男人娶妾纳婢是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但他的书中也有可爱的童话故事(如卷四促织)蒲松龄写作的材料是涉猎颇广的。
  聊斋是用古文写成的,但他笔下驾驭的古文竟能化为生动的口语,这是中国旧小说里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蒲松龄笔操古典文字,卻能将各种人物的口吻,语气极生动地表达出来。使人读了如闻其声,如见其面。这方面蒲氏确是一位大家,他小说中对话的技巧,绝不让曹雪芹的红楼梦。我们随手翻开聊斋,这种活泼的古文口语,随处可闻。〔如画壁(卷一),汪士秀(卷三),翩翩(卷三),邵九娘(卷七),口技(卷二),云翠仙(卷六)等〕。
  聊斋志異之能在中国古文学里佔相当重要的地位,主要还是在它的文字。聊斋文字的亮丽简洁是这本书最出色的地方。蒲松龄的文笔冷峭而精炼。他使用的文字非常经济,聊斋中的极短篇,只有六七十个字。但在这样简短的字数里,他仍能经营出一个故事,读来有声有色,並不感到紧迫,而绰有余裕(如卷十二车夫等)。
  现在坊间流行将古书译为白话,我觉得将聊斋译成白话太可惜,只能读他的故事,而无法领略它细致的文理了。聊斋这部书中典故用得太多,也许将蒲氏使用的典故详尽释出来有其必要,而这就是一件大工程了。
  聊斋志異这部书愈读愈觉得它不简单,要将这部书详细研究了解是一个很大的学问,单是书中的民俗学就有相当的分量。它在中国文学的价值上绝不次於曹雪芹的红楼梦。有待爱好聊斋的学者花一些功夫来研究。日前接到思果兄的来函,他在信中说:“先生喜读聊斋,所评极是。世有‘红学’,其实‘聊学’也不浅,惜无人出而提倡。先生有心人,或者为之领导乎?弟亦有意再写数篇,汇成一辑,聊供同好参考。恐弟所见甚浅,不足以发扬光大耳。蒲公文才极高,后来仿作弟也看过,皆不及远甚(按即夜雨秋灯录)无怪以王渔洋之才学,亦自愧不如。”其实,思果先生对聊斋已有了相当的研究。他已经发表的“谈聊斋”的文章,写了约三万字,希望他的“聊学”著作,能尽早问世。也希望国內外爱好聊斋的读者们,一起来参加研究这部中国文学中的瑰宝。

  夜梦聊斋

昨夜再进入蒲松龄的聊斋
他那满庭花树依然毫无鬼气
只是后院的书屋看来阴影森森
留翁正在据案捻着短髭构思
烛火明灭搖曳间
案头的手稿中走出了
一个猙狞卻美艳的“画皮”女鬼
“聂小倩”的传奇尚未成稿
美人还沒有化作吸血的魍魉
刚扮成风姿绰约的小娘子
欲解兰若旅人的岑寂
燕生的宝剑也还沒有裂囊而出
痛饮老魅的鬼血
而“水莽草”的毒茶
正氤氳着诱人的甜香
柳泉居士坐拥着微溫的炉火
神往在诡谲跌宕的“狐谐”鬼趣中
“姑妄言之,姑妄听之”
蒲留仙用精致冷峭的古典语言
在三百年前讲的鬼故事
虽略逊爱伦坡刻意经营的恐怖效果
但在这万里之外的寒夜
仍能听出我一身冷汗

后记

  去岁返乡路经淄州,特访“蒲松龄故居”,並参观蒲氏遗留的珍贵手稿,有感而作。聊斋志異作者蒲松龄(1640-1715),原籍山东省淄川县,字留仙,号柳泉居士。画皮(卷一),聂小倩(卷二),水莽草(卷二)及狐谐(卷四)等,均为聊斋志異之篇名。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归回田园。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00028北京市朝阳区西垻河南里17号楼,电话:(010)64668676)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明星不是梦 ✍于中旻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健脾山药汤 ✍禾秧

谈天说地

仁民爱物 ✍于中旻

点点心灵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