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期的感恩节
客秋,某友自北方寄来感恩节卡片,贺词饶有意义,爰译之:
Reasons for ThanksgivingTo have food enough and a place to dwell, To find the comfort when things go wrong To know the pleasure a kind act brings, To know good books and share their worth To have true friends…this is living -Edith Shaw Butler |
感恩颂饥获饱足 居住有房 纵处逆境 常怀宽想 行善益人 心情舒畅 好书一卷 价值品赏 结交良友 生活适当 |
一. 维珍尼亚的詹姆士城(Jamestown, Virginia)
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时代,宠臣Walter Raleigh於1584年将今日的维州地区订名“处女王的土地”。此后,冒险家自英国时常来去无定地寻找金,银,宝石或皮货,但无人在此地定居。事隔二十二年,女王逝世三年后,亦即女王表姊玛莉的儿子詹姆士一世践祚(1607─即我国明万历三十五年)的第四年,一位冒险家John Smith向英王领得殖民特权证到维州,逆詹姆士河上行,在河口见沙洲,遂上陆,決定由此向內地发展,並将此地定名詹姆士城。某日,交战时他被印地安人俘掳,幸被一印地安十三岁的少女所救。今日在该地故址有古老英国教堂,那少女Pocahontas和John Smith的铜像各立於其近侧,面向詹姆士河口,以资纪念。
![]() 铜像-Pocahontas |
![]() 铜像-John Smith |
早期移民初期烧玻璃瓶(河边有白沙供应),养蚕(野生桑树多,今日仍然),酿酒(野果到处有)为业,将产品运销英国,但並不成功,仍以农业─自印地安人学得种玉米和煙草─为重,因此维州后来赢得“煙草之乡”的令誉。但今日的维州已非昔日盛況,煙草产量在美各州中已屈居第三位了。

John Smith
John Smith(1579 or 1580-1631)被称为冒险家並非偶然,当突厥语军队自小亚细亚攻奧匈帝国时,他从英国启程前去欧洲参军,被突厥人俘获,旋即逃遁,返回英国。此次,他领导移民前来,似也无意苦守,八易寒暑后即整装返国。后来此人多次远航非洲及北美,写书四本,绘航海图多帧。
前来维州的移民与岁俱增,第三年农作物歉收,在营养不良的环境下及风雪交加的冬季里,死亡人数在三百以上。今日,詹姆士城已属历史名称。
先民原日上陆的沙洲及原建筑物早已无存。今日可看者为最早期村镇的复制品,以及第一批移民所乘的帆船三艘,还有一间制玻璃瓶的“作坊”,也是复制品。
1984年我曾随导遊团来一遊,路线导遊的目标和中心为邻近约十英里英国早期总统府所在地的威廉斯堡,此地有昔日移民居住过被保存下来的城市包括政府建筑。市郊有威廉玛莉大学,是继哈佛(1637)在北美的第二间大学,设於1693年(即康熙三十二年)比耶鲁早八年。
詹姆士城一带的先民於每年秋收便假教堂或与家族同聚,举行感恩礼拜。据说比麻州移民渡此节之风要早上几年。
不该省略的有一小插曲:那见义勇为的印地安少女至终成为一名基督教徒,去英国读书,成家,可能是印地安人之中最早欧化的一位。
二. 麻州的普立茅斯(Plymouth, Massachusetts)

Plymouth Rock
普立茅斯在波斯顿市东南,介於波斯顿与鳕鱼角(Cape Cod)之间,各四十英里。市港口有岩石,即有名的Plymouth Rock,是1620年来自英国的移民登陆之处,由於后世的人每将岩石凿取一块,当作纪念品,地方政府那将岩石“救助”上岸,筑大石亭而护之,此后岩石可望而不可即。港口又有先民首次橫渡大西洋的“五月花”号帆船(Mayflower II),是1957年在英国订购的复制品,其外观,设备和內部装璜皆与昔日无異,甚至担任讲述的所有装扮的移民和船员全部操英国语音。为纪念当年事蹟,市中心高地有女自由神式的纪念碑一座俯视着市区,高八十一英呎。此外还有纪念馆及蜡像馆。
![]() Mayflower II |
“五月花”在当时标准下系一巨型帆船,载重或排水量一百八十吨,长九十英呎,载送原为英国人避宗教迫害先逃至荷兰后又经英国来新大陆的,共一百二十七名,妇孺在內,此船先抵鳕鱼角,住了一个月,见附近尽属沙丘,食水艰难,乃扬帆西航,在对面的海岸登陆,命名此地普立茅斯,用以纪念他们英国的本乡。(英国有普立茅斯,系一海军港,二次欧战在诺曼第登陆时为前进基地。)
这批登陆的英国人深得一名印地安人之助,並充初期的翻译。缘此人多年前曾被白人冒险家強掳为奴,先西班牙,后英国,终被一名好心的英国人赎出,送还美洲。虽如此,在第一年淒苦的冬季中即死去半数。到了第二年秋天才获丰收,於是一同庆贺,感谢上主眷顾之恩。
后来鳕鱼角登陆地点今日名叫帕芬市(Province Town)的居民也仿效对面的普立茅斯市设纪念碑,奉行感恩节,说是他们此地才是真正最早登陆之地,言下颇有爭夺与挑战的意味。

美洲酸果(cranberry)
今日普立茅斯市仅约四万人口,为一观光中心,由港口可搭遊艇出海察看鲸鱼定期远遊移殖途中之盛況─冬前南下,春至北遊。市內原有制航海用的麻绳索颇具规模的一间工厂,今日改成具有古风的百货商场,供一般小商人租用。又本市为美洲酸果(cranberry)的集散,加工之地。酸果为蔓生植物,故用机器收获时必须打落並放水灌田,果浮水面,然后圈起,经真空吸取程序进入容器,一如运送汽油的车。相传酸果在昔日之於美洲海员,等於英国人用柠檬,中国人饮茶。长久海上生活有维生素丙之供应,方不至於患上一切与血液有关的皮肤病,甚至坏血病。事实上,干茶叶有无此理想效力颇成疑问。
以上略提酸果,是由於感恩节时期的烤火鸡必须由酸果佐味,又一说是它具有加嫩肉质之功。
北美洲的移民增多,各州的农民纷纷提倡感恩节,引为重大之事,但日期均各自制定。林肯总统於1863年南北战爭时订定感恩节日为公假;1941年国会方通过了十一月最末礼拜之星期四为统一性的感恩节,亦为公假,家人借此日可享受每年一次的团圆,並享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