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6-11-01


现代中国第一传播士王韬

異翠

 


王韬

  林语堂称他为“中国新闻报纸之父”。孙中山在上书李傅相鸿章前,先把文字求他修改定稿。英国汉学家理雅各,把中国经典译成英文,得力於他的襄助。他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政论家,传播士,弢园先生王韬。
  清道光八年戊子十月四日(1828年十一月十日),王韬生於江苏吳县甫里镇,於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丁酉)逝於上海。他在中国十九世纪半个多世纪的社会转型期中,居於最重要的地位,历久不衰。

  王韬,原名利宾,字兰瀛。道光二十四年(1843年),改名瀚,字兰卿,乡试中秀才第一名。道光二十七年,再赴郡试,不第。改名韬,字紫诠,号仲弢。后来因为写文章,別号嬾今,天南遯叟,甫里逸民,淞北逸民,弢园老民,蘅华馆主,欧西富公,尊闻阁主,玉鲍生等。但最响亮的绰号是“长毛状元”,广为人知。
  王韬博览群书,擅文工诗。1847年,王韬到上海省父,参观英国宣教士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 1796-1857)所办的墨海书馆,对新式活字印刷感觉兴趣。次年,父亲病故。
  麦都思对王韬很为器重,约在1849年,聘请他到上海墨海书馆工作。从此,王韬踏上他半个世纪沟通中西文化的旅程。在那里,王韬与艾约瑟(Joseph Edkins, 1823-1905)译重学浅说光学图说格致新学提纲等书;与伟烈亚力(Alexander Wylie, 1815-1887)译西国天学源流华英通商事略等,培养了王韬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和兴趣,扩张了他的眼界;因为接触了许多宣教士,也接受了基督教的信仰。
  咸丰四年(1854年)八月二十六日,王兰卿接受洗礼,成为基督徒。

  1860年,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属的一支部队,进迫上海。有一名“黃畹”上书太平军长官刘绍庆,为其画策进攻上海。策略未被接受,后来这信卻落在李鸿章的淮军之手。可能因为“黃畹”与王瀚音近,或文风议论相类,被断定出於王韬手笔;当然沒有笔跡或指纹及DNA等佐证,即以“通贼”罪名,予以追捕。“长毛状元”的雅号由来自此。
  不过,所见王韬日记及诗文中,並沒有同情“长毛”匪贼的跡痕。他不仅奉大清正朔(日期是阴历),有多处称当时政权为“我朝”,而称太平军为“贼”。而且他不去晉见“伪王”,何以会向下面的部将献策?如果说发表的日记,是修改过的,酬应的诗文怎能尽改?而且他的日记是经友朋传阅注记的;他交往的朋友中,也有清政府官员。惟王韬自己,並不曾作有力的辩驳,只在文中说“猝中奇谤”,“世乱言皆罪”,隐约说是遭妒,又说“辨冤谁是上书人”,是不可解的事。
  无论如何,在被索捕的时候,王韬得讯仓卒逃亡。当时,墨海书馆主人麦都思的儿子,麦华陀爵士(Sir Walter Medhurst, 1822-1885)任英国驻上海的领事,王韬即逃入领事馆避难;並得领事馆的礼遇及协助,送他到香港,给麦都思的老友理雅各照应,遂得与理雅各合作,成影响深远的传播事工。这用华人的说法,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或依圣经所说:“神使万事互相效力”了。
  在王韬日记中,有以下记录:

咸丰十年〔1860年〕五月二十四日
  甫里〔故乡〕,於十九日亦遭焚掠,男女死者千余人,较他处为尤惨,团结民团与之抗也。嗟乎!吳门不守,已深故国之悲,而乡里又遭残破,亲朋戚族死丧皆不可知。

六月十三日
  艾君以伪王洪仁玕有书来招,欲复至吳门,坚邀余去。余固辞不往,托疾以辞之。…

同治元年〔1862年〕四月二十五日
  至麦领事署。从此闭置一室,经一百三十五日。

  悔余随笔中,记有:

四月二十五日,猝中奇谤,索予者甚急,遂避西人公廨,闭置一室中一百三十五日,分无免理。和东坡狱中遗子由诗,寄里门补道人二首:

仓皇烽火逼残春 蹈死孤臣敢惜身
  报国空陈平贼论 辨冤谁是上书人
  早拚骨肉填沟壑 妄冀功名崇鬼神
  一切恩情尽灰冷 君亲好结再来因

灯尽宵长夜雨淒 渐亲廝养首频低
  书来此日凭孤雁 腹痛他年奠只鸡
  地下惊魂招弱弟 江边收骨仗贫妻
  比邻杞菊成虛语 合葬天随旧宅西

闰八月十一日
  麦君高溫来访,述麦领事盛意,令余即刻前往香港,因偕至怡和行鲁纳火轮船,英人密司恳开亦同去,待余之厚,殊可感也。…

十二日
  余此行仓卒登舟,一物未攜,窘苦万状。…

十八日
  抵香港,即雇夫攜行李至中环英华书院,见理雅各先生。

  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1897)英国宣教士,当时负责英华书院,是圣经学院和男童学校。理雅各和他的华人同工,给予王韬很多照顾。

二十二日
  余来港一人未识,贸贸然至。初入门,即见屈煙翁,把臂欣然,喜旧识之可恃。蒙其导见,理君特为位置。理君仅解粵音,与余不能通一语,非屈翁几将索我於枯鱼之肆矣。初至,即赠银镜,愧无以报。余宿则在任君斋中,食则在谢清圃家,同食者有林蓉发,从惠州博罗来此,亦会友之传福音者。闻博罗圣会始於车锦江,去年车公死,而此君为继。博罗离港四百里,今领洗者有百余人矣。书院中圣会长老为黃木先生广征,司理教事。梁文盛先生传述福音,黃胜兄总理印书诸务。拣字刷印之人,大略不下七
  八人,未暇一一询其名也。任君在理牧师处佐笔墨;他若同会诸友,如李星云,何玉泉,张惠生,皆馆於英人公署。惠生本旧识也。…

二十六日
  偶得五律三首附录於此。居忧之中,安敢作诗?然以写我苦衷,不访言之淒恻也。

麤才拚潦倒 壮岁值艰辛 世乱言皆罪 涂穷跡已沦
  陆机空遇谤 王粲惯居贫 海外从偷活 天将养我真

避世非逃世 逢人怕问名 已知成棄物 何得尚谈兵
  杀贼雄心在 怀乡噩梦惊 五千余里隔 遙望暮云橫

浮名复何益 文字竟为災 书未邹阳上 情同庾信哀
  离家成死別 蹈海岂生回 吾主终明圣 嗟予自不才

  作为一个读书人,仓卒只身逃难,心悬念家人,不仅缺钱,连可读的书也沒有,寂寥悲苦:“枕不干通夕之淚,箧未攜一卷之书。”至十二月八日,王妻率二女茗仙,稚仙来到相聚。那时,虽然得一屋居住,但因气候闷热,水土不服,一家四口在異乡生病,情況十分可怜。王韬有九言长诗记其苦況。其中有句:

嗟我昔年仅能作近遊 今乃放眼万里来番州
  不因被谤亦不得至此 天之厄我乃非我之尤…
  我初来时厌此土性恶 常畏烦热委顿病泄呕
  瘦妻娇女啼哭思旧土 一家四人臥床无一瘳…

  王韬在香港渐能适应,相识既多,也脫颖而出,各方索诗索文,因他才长,自然诸事鞅掌。这期间,他同理雅各译十三经尚书,和竹书纪年等卷籍。王韬在悔余随笔中记述:

余居香港,倏忽六载。初尚事简,既而,笔墨之役蝟集,卒卒鲜閒。兼以气候炎煖,体中不慊,於是浩然思为海外之游。适理君雅各,招赴佐译经籍,丁卯〔1867年〕冬十一月三十日束装就道,戊辰正月初旬抵伦敦,十有七日至苏格兰之杜拉村。其地苦寒,盛夏无暑。…

  王韬的海上旅程,是由香港启航,取道新加坡,经槟榔屿,锡兰,亚丁,开罗,出地中海,抵达法国马赛,全程四十多天,沿途每停泊港口,王韬必登岸遊览,並作遊记。他也参观名胜,並顺道访问了汉学家。
  抵达英国海岸,理雅各正在伦敦,导王韬参观大英博物馆,圣保罗大教堂,西大教堂等。
  牛津大学特邀王韬演讲。王韬是第一位中国学者受邀在牛津讲话。所讲有关东西交通史,並及於孔子的人道与西方的天道,表达期望两国能和平相处。讲完,一堂都鼓掌称讚。


理雅各 James Legge

  以后,大部分的时间,王韬在苏格兰理雅各的家乡杜拉村,同作翻译事工。假期理雅各和三女,陪王韬各处遊览,王均有遊记。
  1870年,王韬和理雅各完成了诗经易经礼记等中国典籍翻译。同年冬,随理雅各返回香港。
  在港期间,王韬编译法国志略普法战纪。那时,日本明治天皇践位仅十多年,致力维新,王韬的著作传到日本,得到很大的反应。清廷的重臣李鸿章,也对普法战纪甚为重视。

  1873年,理雅各回英国,成为牛津大学Corpus Christi College的院士,並於1875年任第一位中国文学教授。
  在理雅各回国前,王韬和香港伦敦会印务所经理黃胜(平甫)合作,集资一万墨西哥鹰洋银元,买下英国伦敦会印务所的印刷设备,改名为中华印务总局。王韬创办香港循环日报Universal Circulating Herald),由中华印务总局印刷出版,是华资並华人主办有规模的华文报纸。王韬自任主笔,撰写社论。
  1874年二月四日,出版第一期;星期一至星期六出报,星期日则无报。因为当初伦敦会出售印刷设备的合约规定,星期日休工敬拜,不得使用印刷机。取名“循环”的意思,是“天道循环,自強不息”。当时的订费是每年港币五元。
  王韬在循环日报变法维新的政论,受日本维新派重视。1879年(光绪五年),王韬应日本政界名人之邀,东渡考察四个月,遍访京都及各大城市。他依例写了扶桑记遊
  王韬在东西两洋的声望,引致李鸿章不得不重视。到这时候,他才承认前所迫害的人,是“不世英才,胸罗万有”,希望罗为己用;主张实用的张之洞等,也受他的影响。后来主张保皇立宪的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师法他“民君共主”的理论,几乎都是他的私塾弟子;革命建立民国的孙中山,也是获得弢园先生的启迪。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傅相,途经上海,经查理宋引介,请王韬修改原稿。这样,中国近代的三大政治思想流系,同源於王韬;而他助理雅各翻译的中文典籍,更成为西人从事研究汉学不可或缺的书。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点点心灵

恐大病 ✍余卓雄

谈天说地

马丁路德 ✍文中旴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桥 Bridge ✍郭端

寰宇古今

法国煙云南北路(下) ✍郑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