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6-10-01


黎巴嫩的新彗星

史直

 

  彗星出现於突然。中国古代人认为它之显於太空是在预告天下大乱或将有自然災害发生的先兆。据此,我们不妨将最近出现黎巴嫩国伊斯兰教什叶派(Shiite)真主党(Hezbollah)的领导人纳斯鲁拉(Sheik Hassan Nasrallah)以新“彗星”喻之。
  二十世纪,科学突飞猛进,天文学家在太阳系里发现正在遊荡中的星群有一千一百余,其中倘有一枚坠落地上,便叫做殒石,会造成极大的災害。若是星群在地上可以看到,那便是彗星。彗星之出现,未必是世上災害的先兆;若有,也该是巧合。
   黎巴嫩(Lebanon),古代之腓尼基人(Phoenicia)的世居地。战前,在中国高中必有西洋史这一门功课,因此我们都知道,腓尼基人是人类最早的航海家,约始於公元前两千年。据犹太史,公元前七世纪犹太人建国后的所罗门王建殿,向推罗(Tyre)和西顿(Sidon)王求取黎巴嫩的香柏木(Cidar),非洲的象牙,猿猴和印度的孔雀,黎巴嫩人自古善於经商,今日行蹤遍於地中海和非洲沿海各地,以从事零售业最为显著。
  黎巴嫩在古时和中国贸易的关系可能假手中东商人,唯所知者是推罗和西顿是古代的织造中心。汉代通西域的生丝在该地加工,有时和毛或麻线染成不同的颜色,织成美丽的织锦(Brocade)。倘若你遊历欧洲而不是参加导遊,在许多博物馆里必见展有推罗或西顿的古代出品的样品,特別在瑞士国纺织品和染料生产地的巴塞尔(Basel)。当年,那些美丽的衣料市场是在罗马权贵之间。


Murex

  中国人有“红得发紫”之说法。古文中有“纡青拖紫,朱丹其毂。”之句。那在说明:有权贵的人必拖紫色袍,使用的车轮必涂红色漆。或为巧合,同时代的汉朝和西罗马帝国都以紫色为贵。
  历史上最早的紫色染料首先被腓尼基人发现於地中海,取自贝壳生物Murex。物以稀为贵,紫色衣袍限於当时的罗马权贵,那紫带有浓重的红色。后来演变成红中带紫,即今日红衣主教衣袍的颜色。红衣即Cardinal,亦颜色的称谓。

  黎巴嫩全国的面积是4,015平方英里,全境有两条山脈,其一在中部,与海洋平行,西部的山脈划分了与敘利亚的边界。在山脈的缺口或说较低的地方筑了一条铁路直通敘利亚。近邻之谊,敘利亚竟介入其內战多年,內战之起是基於宗教和政治派系之別。流动性很大的黎巴嫩今日人口不足四百万,基督教(派系很多,行的仪式偏重於天主教)和伊斯兰教约各半数。黎巴嫩的水果和各种坚壳果驰誉欧洲,特別在每年冬季。
  第一次大战后,疆域广及南欧,北非,中东盛约五百年的奧吐曼帝国(Ottoman Empire)解体。日內瓦的国际联盟(League of Nations)准予法国管理黎巴嫩直到二次大战以后(1946)才准予独立並撤出了佔领军,因此今日的黎巴嫩人除了经常用阿拉伯文以外大半能说法语和英语。
  伊拉克的石油管至少有两条是自黎巴嫩出海。或许基於保护“利益均沾”的原因,美国也一度驻军该国,不幸於1983年军营被炸,死亡二百八十一名陆战队员,遂全部出撤。爆炸工作的主谋是Hezbollah,即真主党。1982年以色列出兵佔领黎巴嫩的南部,终於十八年后在2000年全部撤出。黎巴嫩在这方面成功的因素也是出自真主党。
  在形势上看,美,以两国的政策卒败於黎巴嫩的真主党。因此我们试将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以下称他名纳氏)誉为一座新彗星。
  自以色列立国以后巴勒斯坦的难民散居埃及,敘利亚,约旦,和黎巴嫩。在黎巴嫩的难民约有十五万人,其中居住黎国京城贝鲁特(Beirut)市的郊外。1960年,纳氏就出生於其郊区的贪民区中。換言之,黎巴嫩国的贫民大半是伊斯兰教徒。
  纳氏於1960年生於黎巴嫩首都东郊贫民区。直到今日,每逢落雨,他似乎听到急雨撞击铁皮房顶的声音。入学后,读书用功,寡言多思,很有领导力。他的幼年同学有报导说,纳氏在十二岁时,他的思想和行动完全像成年人。十五岁,他前去伊朗读伊斯兰教神道学,但在返国后他並未入寺院讲道或作管理,反加入了态度一直反对以色列存在的真主党。此后,每逢有战爭,他必身居前线。1992年真主党主席穆萨维(Musawi)遇刺,纳氏以党书记的身分升为主席。
  1997年,他的长子在与以色列作战时阵亡。事后,他公开说明:凡做领导的人必以亲人为宗教牺牲为荣。他又说:做一名烈士是进入永远世界最佳的途径。他讲话的态度稳定,出语溫和,沒有急躁。
  据最近新闻周刊的报道:在以色列的监狱里,巴勒斯坦犯人总数约为九千七百,此次於七月十二日真主党俘虏两名以色列士兵,有意将他两人交換一批狱中的人,卻不料以色列以兵戎相见。
  在他领导和谋略下每次和以色列政府交涉成功,见於时代周刊最近的报道:
  1985年,以二十三名以色列籍(士兵)俘虏来做交換,经以色列释放了一千一百五十巴勒斯坦人。
  1996年,两名以色列兵換回一百二十三名黎巴嫩俘虏。
  1997年,两名以色列情报员換回真主党的一名要员。
  1998年,以色列人的屍体一个,換回四十个真主党的屍体。
  2004年,一名以色列商人和三个以色列兵的屍体交換了四百三十三名巴勒斯坦人的自由身。
  真主党是什叶派(Shiite)前锋的民间主力,其背后的力量是敘利亚和伊朗,后者又是经济的支持者。民间大多数为逊尼派(Sunui)的沙特,约旦和埃及等初时不以真主党的行动和方向为然,今见一向寂寂无闻的纳氏今日竟声誉见闻於全世界,此后也就默然无声了。纳氏在伊斯兰教国家里被认为是一位外交政治,和军事奇才,勇於面对以色列,五十年来在阿犹两族的冲突下,算是第一次打了一场胜仗。事实见於以色列的大轰下他安然无恙,和保持了大多数的火箭基地而未被以色列找到。
  联合国的规定,而且是美,以两国的愿望,武力须归於黎巴嫩政府,那个路途将必遙远。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吉星不殒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高石子倍祿乡义 ✍于中旻

点点心灵

章郭令宜的见证 ✍章郭令宜

艺文走廊

柯勒瑞基 ✍于中旻

书香阵阵

论基督教小说创作的技巧 ✍殷颖

寰宇古今

外科医生与诺贝尔医学奖 ✍江显桢

点点心灵

好冷啊! ✍陵兮

艺文走廊

灯塔 ✍凌风

艺文走廊

你的名叫以色列 ✍凌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