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6-05-01


浅谈中国传统建筑

谢顺佳

 

  旅行中国,多是遊览名胜古蹟,名山大川和古今风物。看到的建筑物,往往使人不知从何角度来欣赏和吸收。本文试给读者提供一些欣赏传统环境的基本知识,俾在旅途中便於玩赏。

  上古穴居而野处。西安的半坡遗址(即今之陕西博物馆),可以看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浅穴建筑和群居情況。穴居仅适宜於较干燥而具大陆性气候的地带。穴居的好处是冬暖夏涼。因为地面下一公尺地段便具该区的年平均溫度,加上穴之中央置火种,能令冬季时保持舒适的溫度。


半坡遗址

  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221年,自夏迄秦汉,遗留下的建筑,有商代的城牆建筑遗址,秦的长城,汉墓和少量的石阙。至於当时的城市发展和建筑情況,则要倚赖文献的记载,汉代的陶屋和画像石砖和其他古物,以及倚赖推断了。

  从秦汉到隋统一的七百年间,这是中国建筑风格从摸索到成熟的阶段。同时,社会经济活动发展极快,加上南北朝时外来的佛教影响,奠下了隋唐建筑风格定型的基础。
  所谓风格定型,只限於宮廷和宗教建筑。这种固定风格,是具有下列的元素:一,群体的建筑形式;二,对称的位置;三,曲线屋顶,屋身,台基的建筑三单元;四,斗拱的应用;五,木的构架,但常用砖石为辅。
  此五项特点,自隋唐始,经历宋元明迄清,基本上沒有大的不同。


斗拱

  总的来说,中国建筑的基本型,特別是具有斗拱的大木作,不论是北京的故宮,苏州的玄妙观,大同的善化寺和上下华严寺,五台山的佛光寺等,都具有此五种特点。自唐迄清,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演变只限於元素大小,运用的技巧,结构装饰的复杂程度而已。
  北京曾为金元明清的首都。今日北京城的规模,是承继了元代时的城市设计。当时对於城牆,城门殿宇,河道,仓房,街坊,道路,府第,衙署等,皆有仔细的计画。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我们的祖先实在了得。妙应寺的白塔是元代遗物,十分古朴。这实心的古塔,是我国古塔建筑最早式样之一。
  遊客必到的故宮和颐和园,我们一方面可以讚叹建筑群的规模,但另一方面,千万不要让慈禧太后影响了我们崇高的唐宋时代审美观,慈禧喜欢繁褥的装饰和复杂的图案。且看颐和园的长廊,兰额上的壁画,虽然幅幅不同,老兄看了一两幅后,准会掉头去欣赏昆明湖了。长廊和沿湖的树木,设计是和谐,两者皆能使昆明湖更妩媚,更可爱,但长廊本身的装饰,卻令人心烦意乱。
  今日的天桥,琉璃厂,已非老舍,曹禺,鲁迅,巴金笔下的形象。但是四合院的民居,可值参观清真寺和喇嘛寺时,或看腻了清式建筑时,溜出街里走走。踏进任何三四合院,扑面而来,是院子的宁谧。街上人声车声,倏然消逝。冬日和煦的阳光,把院子和室內空间,熏得暖洋洋,可惜,每一个四合院,住上了四五伙人家,院子遂成为彼此吵骂爭执的空间,有宁靜而沒有和睦。上海和北京,是看到居民吵骂最多的城市。
  万里长城是世界著名古建筑,今日美国罗省的高速公路,也是长长的,卻不能像万里长城,招徕了那么多国际友人的欣赏。可是长城下的商戶,为广招徕杂乱一片,深令长城失色。
  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构件,位於屋顶和柱之间,一般来说,是分辨建筑朝代的最好关子。唐宋时代的斗拱,组织明朗,构件较大,是整体建筑结构的一部分。斗拱到了明代,已趋於纤巧和细小。到了清代,其结构功能消失,而演变为兰额装饰的一部分。
  去了北京,清代建筑,可知一二,但唐宋元明的建筑情況,卻要到其他区域了。

粵闽地区传统建筑之特色

  华南沿海,包括广东和福建,气候受海洋性季候风影响。春夏两季吹东南风,秋冬转吹干燥的北风。年雨量颇大。区內多是丘陵地带。鑑於古代南方之交通以河道为主,陆路交通很不方便,福建和广东的建筑,尤其是民居,多就地取材,且各具浓厚的地方习惯和风俗,建筑风格,便多采多姿了。


曾氏大屋

  福建丘陵,盛产石材,各类型建筑,如民居,寺庙,府衙,祠堂,多以砖石为牆,木为樑,上盖板瓦,屋脊外形成曲线,弧度如船底,檐之末端极尽装饰之能事。由於此区潮湿,木结构寿命不长。同时,此区缺乏大木材,故以木为柱,除光孝寺,陈氏家祠,梅庵等主要寺院,余者多以花岗岩为柱,福建盛产花岗岩,故一般建筑,便尽可能使用花岗岩,甚至栏柵,亦以一支一支石材为之。石能耐风雨,欲忌霜雪,此区卻难有霜雪,故具六七十年寿命之石屋,洁白如新建者。
  明清两朝,尤以康熙末年,曾出现大量移民。从北方走向南方。沿海一带遂出现了客家的集体住宅,保安措施为首要设计项目,环形的平面佈局,仍见於福建永定县一带,近乎正四方形之佈局,可见於香港吉庆围和曾氏大屋。

   泉州开元寺之东西二塔,建於唐代,仿木之石铺作,维肖维妙,硬朗和圆浑,两者俱备,堪称神品。
   肇庆梅庵,宋代之斗拱形制,虽经清代维修和数年前之修葺,精神仍在,诚是广东古建之明珠。斗拱肖似燕子飞出,轻快舒展,称“燕子拱”。
   广州之光孝寺,是宋式代表作,陈氏家祠,清式之代表。

  广东全省,可遊玩的地方实在不少;但由於历代帝王,名士骚客,留下的诗词文学美术,皆以华北华东为地理背景,故广东名胜的知名度,遂逊於华东华北矣。
  粵北之丹霞山和锦江,若再加以发展,媲美安徽黃山。清远飞霞寺飞霞山,取势雄奇。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堪舆学原理,也以飞霞寺为最佳典例,寺院择地,极为严格,鼎湖山之庆云寺。也具很好的“明堂”例子。
  番禺莲花山,原是清季之石矿场。清代南粵珠江三角州之石材,多取於此,由於採石技术特殊,故剩余下来的山势,恍如大型盆景。假如清代之黎简,苏仁山,汪后来,居廉,陈澧等书画家曾到此,留下些石刻碑文,便堪与肇庆之石室岩洞比拟。
  所以,吾人旅遊,千万不要以耳代目。更不要以今日的社会价值来量度昔日之社会价值。旅遊之际,当抱着“於书无所不读,凡物皆有可观”庶几近矣!

粵省具代表性古建筑

  光孝寺

  光孝寺位於广州,全寺佈局十分散漫,概因历代皆有建筑之增減。增減时卻沒有从整体来仔细研究,故建筑与建筑间的空间,苍涼散乱,幸有两株河子树和菩提树,修柯戛云,聊为点缀。更有石幢,铁塔和发塔,惜放置空间不佳,未能丰富地点缀环境。


光孝寺內之大雄宝殿

  寺內之大雄宝殿,是本省最具古建筑特色的佛殿。本殿虽经多次维修,皆能保存宋代建筑特点。盖宋代建筑,外形及斗拱,皆雄浑古朴,但內部之空间,沒有唐代建筑的高狭和凝重,但较宽敞和流畅。
  遊寺时须带备強力干电筒,始可详细欣赏斗栱和间架舖作。

  陈家祠

  陈氏家祠,是结构严谨的群体建筑,三进六院十九厅堂,更是典型清代宗庙建筑。封建主义之典章制度,儒家的乡间组织,从此处之建筑艺术,充分表露无遗。陈家祠是研究封建社会制度和建筑关系的最佳例子。

  建筑间的廊子,晚清已用生铁铸造的廊柱。因此,每“进”的三个院子便能联在一起。

  大门两旁的砖雕,细致严谨。闻说,砖雕技法已失传。

  镇海楼

  镇海楼是鲜见之多层古建筑。一般古建筑,高仅两三层。明代帝王如此削去此处山头,建此五层大楼,谅是当时风水先生之作,值此镇摄本处不祥之气云,两旁強伟之山牆,中镂五间,远看整齐画一,对比简洁,古雅得很。


镇海楼

  梅庵

  位於肇庆之郊,梅庵之大雄宝殿,也是宋代建筑型制。其燕子昂和穿插枋,是梅庵建筑最具特色之地方,经前年灌浆加固,今修缮完毕,料将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云。

  藏霞寺

  清远位於北江中游,历代以来,常常泛滥。藏霞寺建於山腰,隐秘於丛林间。盖寺庙选地,最为重要。鼎湖山之庆云寺,是选地最佳之代表作。从堪舆学来看,两旁有高阜护卫,后有枕石。常云,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饮有源,食有明堂,这便是建寺庙之选地准则。清远之藏霞寺,亦具此理想环境。

  南华寺

   南华寺虽是六祖慧能发源之地。但选址沒有庆云和藏霞那般学问。故历来南华寺多受兵燹,历遭官兵围剿。寺內佈局颇统一,有关传说和神话很多,趣味高也!
   东莞可园与番禺之余荫山房,是尚余之广东最佳古典园林。

  除上述各处,广东还有很多饶有艺术风格的古建,如广州花塔,肇庆的崇禧塔,阅江楼,潮州开元寺,佛山祖庙,西樵之云泉仙馆等,皆有不同的建筑特色。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等候 ✍刘广华

寰宇古今

李冰 ✍史述

点点心灵

狮口的见证 ✍余仙

点点心灵

残阳如血 ✍王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