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基別:以色列的伟大母亲
研究历史的人,多注重英雄人物,或转捩性人物。如果这样,从人的方面看,旧约最重要人物,应该是“在神全家尽忠”(希伯来书3:2)的摩西。那么摩西的母亲,也该佔相当重要的地位。不过,沒有人特为她立传。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他们的领袖摩西,年八十岁;他的母亲可能已经谢世,所以只提到摩西的姐姐米利暗。虽然如此,当我们看到摩西那伟岸的雕像或画像的时候,也不能忘记像別的历史上伟大的人物,他也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
出埃及记只这样简略的记载:“暗兰娶了他父亲的妹妹约基別为妻,她给他生了亚伦和摩西”(出埃及记6:20)。显然的,她沒有机会学埃及各样的学问;但她的好处是,也沒有学埃及的思想。
摩西生下来,他的父母见他是个俊美的孩子,就因着信,把他藏了三个月,並不怕王命。摩西因着信,长大了就不肯称为法老女儿之子。他宁可和神的百姓同受苦害,也不愿暂时享受罪中之乐。他看为基督受的凌辱比埃及的财物更宝贵,因他想望所要得的赏赐。他因着信,就离开埃及,不怕王怒;因为他恆心忍耐,如同看见那不能看见的主。(希伯来书11:23-27)
摩西的母亲约基別,生在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她从出生就承受了奴隶的身分。那时,以色列既不曾立国,利未也还沒有祭司支派的特殊地位,所以记载:“有一个利未家的人娶了一个利未女子为妻。那女人怀孕,生一个儿子。”(出埃及记2:1,2)这很难说是幸与不幸:生了男丁,是应许的福分;但如果保留男孩子的生命,是违背法老的旨意,因为怕以色列人将来繁育太多,就不再受控制,就下令不让男婴活着。请注意:这是比反堕胎更困难的事;因为现在的反堕胎只是不合潮流,那时的反杀婴,是违背王的命令,可能要失去自己的生命!
孩子过了三个月,就不能再藏了。不过,这母亲,沒有“工作”的家庭主妇,列不上“妇解”的先锋,卻有信心的工作;她不是丟掉孩子就算轻松无事,她有信心,以为孩子是神所赐的,既不是无因而来,也不该无由而去;她就地取材,精心设计,造了一个可以防水的蒲草箱,把孩子放在里面,放在尼罗河上,让它随流而去,並且打发孩子的姐姐去观察将来有什么结果。
恰巧,法老王的女儿,要在尼罗河洗澡,发现了蒲草箱中的婴孩,动了怜悯的心,想收养为自己的儿子。但她即使愿作未婚的“单身母亲”,也无法乳养孩子。可能在同使女们商量,孩子的姐姐听见了,自告奋勇为她解決困难,介绍孩子的母亲为她奶孩子。这样,孩子的生命得保全,孩子的母亲得工价,两全其美。不过,母亲的经历上只不过是乳母,褓母。
照现在流行的说法,她的工作再多,但沒有离家出门,就不能夠算为是“工作”。不过,她作得很忠心,法老的女儿每巡视或见孩子,见他发育得強壮正常,十分满意。如果照时下功利主义的想法,该灌输他如何受好的教育,将来升官发财,享受埃及王宮的快乐;並且教他些诡诈手段,可以赢得继承王位。
显然的,孩子的母亲沒有那样作。
孩子渐长,妇人把他带到法老的女儿那里,就作了她的儿子。她给孩子起名叫摩西,意思说:“因我把他从水里拉出来。”(出埃及记2:10)
法老女儿给孩子取名的意思,是记念他过去的来历;但在神的计画,那是他将来的使命,要把神的百姓从埃及带出去。
当孩子问起母亲,自己名字的意义,母亲就会把他生来的身世经历告诉他,勉励他。使徒行传记载说:“摩西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使徒行传7:22)但他沒有忘记自己的来源,相信“神是借他的手搭救”以色列人(使徒行传7:25)。
据约瑟夫(Josephus)的犹太古史记载:摩西长大以后,曾任埃及军队的统帅,领兵出战,征服了依索俄比亚,並且娶了其王的女儿为妻。
可见学问知识都沒错,常发生的错误是,基督徒只接受世俗的学问,也接受世界的观点,忘记了自己生活的目标和使命。
这样的知识从哪里来的?是由於在母亲膝上承受的教导,铭刻在记忆的深处,到老也不会从心版上抹去。伟大的母亲,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下一代。
从十九世纪以来,西方教会失去教育的主导,公立学校纷纷兴起。至二十世纪中叶,妇女走出家庭,把孩子让给政府,铸成国家的螺丝钉;结果是家庭的解体,孩子们只求谋生赚钱,不管品德和生活目标,学校则教导出不识字的社会败类,或有教育的野蛮人。即以旧金山而论,有三分之一的家庭,宁把孩子送入私立学校,自己出钱,无可奈何的把所纳的稅给所谓“教育”经费,实在无異於教育浪费。幸而在美国有“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制度,通常是母亲牺牲出外赚钱的机会,在家教育孩子,成绩斐然。这些母亲大部分是基督徒。据说:史丹福大学的新生,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是在家教育出来的。不过,这还不是每个母亲都能夠胜任教师;但可见已经普遍觉醒家庭教育的重要。
愿今代的基督徒母亲,作约基別,教导出敬畏神的摩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