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5-11-01


你想什么?

从罗丹雕塑说起

亚谷

 

  法国数学家,哲学家迪卡儿(Rene Descartes, 1596-1650)幼年在耶稣会学院受教育,表现其傑出天才。他的分析思考方法“我思故我在”(icogito, ergo sum),赢得悬疑的名;但迪卡儿远不是否定神的存在,不过,他的思维方式,不是基於圣经预设神的存在,而是信仰的独立思维,所以被称为现代哲学的创始人。


罗丹 Auguste Rodin

  罗丹(Rene-Francois-Auguste Rodin, 1840-1917)於1840年十一月十二日生在巴黎的一个贫穷家庭。十三岁,进绘画学校学习。十七岁,想要入有名的Ecole des Beaux-Arts美术学院,但三度入学考试,均告失败。
  次年,罗丹从事装饰石雕工作。1862年,因受姐姐玛莉逝世刺激,一度想进入教职,但未实现。
  1875年,三十五岁的罗丹,到意大利遊历。那时,在古典主义复兴的“不朽”观念下,他受到文艺复兴时代大师米迦兰基罗等作品的启发,开了他创作的灵感之门,开始作裸体铜像雕塑。由於他对解剖体型的注意,当时的人有的说他是用真人为模铸。
  1877年回到巴黎,应市政厅委托,作了一项雕塑。同时,他也有些作品,在艺廊展出。从1875到1880,五年间,罗丹建立了他自己的风格,趋向表现派。现在,他也可以像基博提一样,自豪的说:“这城里重要的艺术作品,极少不是出於我的手!”
  1880年,巴黎装饰艺术馆(Musee des Arts Decoratif)委托罗丹制作大门,结果就是“地狱之门”(Porte de l' EnferThe Gates of Hell),显然是有意模仿基博提(Lorenzo Ghiberti, 1378-1455),所作在弗罗稜斯教堂的“乐园之门”(The Gates of Paradise)。那项工作,始於1880年,至罗丹逝世时仍未完成;而艺术馆的建筑,並未能依照原来计画的实现。


沉思者 Le Pensur

  构想中的“地狱之门”,包括先后约二百件的雕塑作品,最有名的是“沉思者”(Le PensurThe Thinker, 1880),另一作品为“吻”(Le BaiserKiss, 1886)。取意於但丁的圣剧(The Divine Comedy of Dante Alighieri),法国作家雨果(Victor Hugo),仿佛他心目中维智尔(Virgil)的身分。
  这项奖助金,使罗丹能夠在巴黎设立两个工作坊。虽然差不多每件重要作品,都会带来批评,爭议,罗丹的声誉散播世界各地,美国。法国,英国,德国,奧地利,邀约他工作,巨型雕塑,名人胸像,纷纷而来,以得到他的作品为荣。他的艺术风格,留给世界深远的影响。
  1907年,罗丹赴伦敦,接受牛津大学赠授荣誉博士学位,同时接受学位的,有法国作曲家Camille Saint-Saens,和美国作家马克吐溫。
  进入晚年的罗丹,可说名利双收。他由艺术家,而经营艺术企业家。他只设计选模,铜铸委由专家经手,大理石切割处理,也不用自己打理。他住的Meudon,成为工作坊和陈列馆。
  1908年五月,英王爱德华七世(Edward VII),亲临访问参观。罗丹在世界各地,也有许多朋友,並有他的作品。
  同月,罗丹搬进巴黎最美的旅馆Hotel Biron,是十八世纪的建筑,周围有宽敞的花园;在那里,他租了一层楼。
  后来,他与法国政府达成协议,那旅馆完全由政府买下归他,到他死后,作为陈列罗丹作品的博物馆;交換条件是他所有的铸模赠予国家所有,並继续复制。1916年,完成了一切手续;次年十一月十七日,罗丹逝世了。在巴黎之外,美国宾州的非拉铁非,和日本东京,也有罗丹博物馆。
  像文艺复兴时代的人一样,罗丹对於艺术的态度,非常认真。在受委托作著名文人的巴札克(Honore de Balzac)像时,他广为搜集资料,研究如何把画像转为雕像,先作成了几种模型;甚至找到当年的裁缝,取得量身制衣服的尺寸,以求其最为接近精确。
  不过,罗丹的生活並不堪为模范。1864年,罗丹结识了一名缝纫女Rose Beuret,成为伴侶,但未结婚;直到半个多世纪后,在她去世前数週,才完成婚礼。在这期间,罗丹过淫糜无度的生活,有许多艳事丑闻;所差仅是还有信仰。
  这位法国艺术家,比较中庸的评论,以为他是近代最伟大的雕塑家;甚至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雕塑者,则不免誉之过当。
  罗丹向往文艺复兴时代的人物,但所受教育有限,缺乏文艺复兴人物的灵魂,和多方面才艺。他所景仰效法的基博提和米迦兰基罗,在擅场艺术之外,都有写作;米迦兰基罗不仅能诗,还有论道的著作,罗丹临到著述的时候,就需要找朋友帮忙捉刀了。
  耐人寻味的,是罗丹的“地狱之门”,取意於米迦兰基罗的“最后审判”,但缺乏认真的宗教色彩;其著名的傑作“沉思者”,沒有启示的意味;另一傑作“吻”,则表现不出爱的昇华。是否后启蒙运动就如此而已?也许,这是引向地狱之门的路吧,但救赎的希望在哪里?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寰宇古今

圣殿沧桑 ✍史述

谈天说地

译名与译音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福音社会主义 ✍于中旻

点点心灵

魔术铜钱 ✍余卓雄

点点心灵

春到葡萄园 ✍余卓雄

点点心灵

新的一周 ✍余卓雄

艺文走廊

时计中的沙 ✍凌风 译

点点心灵

我们来谈天(五)天上的父家 ✍余仙

点点心灵

领袖 ✍刘广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