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5-09-01


文武兼资的词人辛棄疾

冯虛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历城(今济南)人。他早年就有大志,性情豪壮。
  那时,北方被金国侵据。到金主完颜亮逝世,中原豪侠纷纷起义,耿京统领山东,称天平军。二十岁的辛棄疾去见耿京。耿京从远处望见那英武的少年,当过一道小桥的时候,所骑的马总是不肯前行。那少年下马,拔剑斩下马的头,若无其事的继续向他走来。耿京见辛棄疾的勇壮果決,认为他前程无限,任为军中书记。
  有一个僧人义端,也召集了千人队伍,归附耿京;辛棄疾喜谈论兵事,常同他在一起。有一天,趁暗夜无人知觉,偷了大印潛逃了。耿京以为棄疾是同谋,想要杀他。棄疾请求给三天期限,可以捉获逆僧。棄疾判断义端必然投奔金军,报告义军的军情邀赏。於是就往北追去,果然追上了义端。义端怕死求饶,並编造说,棄疾是青色野牛转世。棄疾不理他,斩下那贼僧的头回报。耿京见他大义无私,更为赏识他,信任他。
  1162年(绍兴三十二年),耿京派辛棄疾往江南去见南宋高宗皇帝,进表归顺。高宗大喜,在建康召见,封授辛棄疾为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並着齎天平节度使印绶归授耿京。等他返去的时候,耿京已经为叛属张安国杀害;安国竟然叛国投降金兵。棄疾途中得知消息,率同义军残部中五十名骑兵,冲入金营;见那变节的头目,正在和金将酣饮。棄疾抓住惊惶的张安国,绑在马上驰赴临安。朝廷把叛将张安国斩首市上,以为警戒;任二十三岁的辛棄疾为江阴签判。是1163年事。
  辛棄疾慷慨有大略,着意在北伐,恢复失土。但朝廷上大臣在玩弄政治手段,为自己利益打算,只图享受安逸。他正直敢言,为权贵所不容;多次受参劾,但他忠贞声名远播,不能给他按上汉奸罪名。他辗转调任江西,湖北,湖南等地安抚。在那里,创立“飞虎军”,盛壮为沿江诸军之冠。他曾多次上表,奏陈強国克敌的方略,但不蒙採纳;郁郁志不得伸,只能种植寄情,饮酒消愁;眼看势不可挽,岁月逝去。
  宋孝宗时,以辛棄疾为镇江太守。不二年,就逝世了。

  棄疾资兼文武,善於作词,结为稼轩集;其慷慨豪放,在气势上,仅有苏东坡差可相比;而苏词的內容远不及辛稼轩。陆游(放翁, 1125-1210)风格约同稼轩,而不如其功烈。

水龙吟 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
  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陆沈,几曾回首!算平
  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对桐荫满庭清昼。 当年堕地,而今试
  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煙,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
  年,整顿干坤事了,为先生寿。

  甲辰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韩元吉,字无咎,官至吏部尚书,退休后,住江西上饶,自号南涧翁。那时,辛棄疾已经四十四岁了,将入暮年。眼看宋高宗南渡以来,河山未复,朝中的权贵,不乏像王夷甫那样清谈误国的人,卻少治理乱丝般国事规画大政的能手。“几人真是经纶手?”实在问得好。可惜,越是庸才,越怕人说穿。这样,一开始就显出傲岸不驯的气概,虽然是实情,卻难免得罪当政者。长安沦陷,新亭对泣,沒人负责;棄疾还掀出“神州陆沉”,百年榛莽,亡国失地的根源,在於清谈误国。真理难被接受;不过,真理仍然是真理。棄疾要坚持讲实话,是吃亏的。韩元吉是人才,惜被排斥,不得大用。但棄疾沒有完全绝望,还希望能夠纠合同志,整顿干坤。

鹧鸪天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籙,
  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歎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卻将万字平戎策,換得东家种树书。

  许多年过去了。有来客谈起国事,挑起老英雄的情感。
  像一般人一样,词人也爱回忆当年往事:擒叛贼张安国,“突骑渡江”的豪气;今天已时光不再。春天,是少年人的季节;大地春回,万物生机蓬勃;“春风又绿江南岸”,只是不能使白须变黑!当年,他对偏安的宋朝,寄以无限希望,上书陈说抗御金人,光复神州的方略,写了“美芹十论”,和“九议”等恢宏的策论,都沒起甚作用。现在,不再搅脑汁搞“平戎策”的高论大计了,还是落地实实在在,去研究种树书;也许,种植千头木奴的橘园,还可增加收入,养家沽酒吧!
  可是,他不能真的放棄忠君爱国的情怀,一腔热血,愿意为理想而洒;无以奋剑跃马,实现壮举,还是能奋笔写下激昂的壮词: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
  絃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似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
  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棄疾寄意於遐想:一位英风昂扬的大将军,率师征伐,驱逐胡虏,光复河山。只是君昏臣庸,在现实的压力下,不容许他发挥抱负;君王既不以“天下事”为念,“生前身后名”哪还能不随之成为幻影!末后一句“可怜白发生”,时间是多少英雄豪傑的致命仇敌啊!

  南宋宁宗开禧元年(1205年),宋朝似乎有了转机。任命名臣韩琦的曾孙韩侂冑为相。也许是为了借重其主战的声望,韩起用辛棄疾为镇江太守,屏障京口。
  在镇江城北一里,有一北固山;晉蔡谟在山上筑楼,名为“北固楼”,又称“北固亭”。梁武帝改名为“北顾亭”。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
  悠,不尽长江滾滾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
  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辛棄疾登上古蹟名亭北固楼。居高临下,是北望神州的好地方,真是“满眼风光”,尽收怀中。老词人俯视长江滾滾逝水东去,不仅产生许多感慨。在这里,孙仲谋年少统帅数万甲兵,坐踞东南,英武有为。三国鼎立时代的曹操,见到东吳的军伍整肃,喟然歎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孙权字仲谋)
  韩侂冑专橫恣肆,为了立功显威,兴兵北伐金国。辛棄疾审度国势,深知沒有充分准备,不是单凭道理就可打仗的,予以谏阻。韩並不尊重他的意见;次年,棄疾被劾去职。

永遇乐 京口北固楼怀古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
  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
  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
  犹记,灯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
  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辛棄疾再登北固楼。事过境迁,词人另有一番感慨。

  小朝廷偏按苟存,大家还在爭权夺利,不思收复,只想自己升官发财,不顾民生国计。
  他怀想当年的刘裕,小字寄奴;原来出身於附近的“寻常巷陌”,曾从京口起兵讨伐桓玄,后来成为南朝的宋武帝。
  汉武帝元狩二年(主前121年),遣骠骑将军霍去病,帅军击破匈奴,封祭“狼居胥”山,是真正重大的胜利。
  宋武帝的儿子文帝,在元嘉七年(430年),命檀道济伐北魏,有限度的胜利;但九年后,杀檀道济,“自坏长城”。“佛狸”是北魏太武帝的小字,进侵南朝宋的地区。在此用以代表金主亮的社祠,进入了南宋境。
  那是开禧二年(1206年),韩侂冑兴师大举伐金,想立边功不成,结果大败而归。“仓皇北顾”是说奔逃的难将难兵们,恐惧敌人赶来,“北顾”亭成为了望北军进侵,好预备逃命的地方。算来辛棄疾是1163年渡江南归,至此四十三年了。在那年,金军侵入淮西;宋丧师失土。
  已经六十六高龄,到此地步,棄疾残存的一线希望,也将破灭了。就算他能夠像赵国的将军廉颇一样,七旬还虽老而不衰;奈何有奸佞谗臣在背后对付他,说坏话,假话,还会有被任用的一天吗?


赣州郁孤台下的辛棄疾雕像

  1207年,一代词人辛棄疾逝世了,得年六十七。他未能看到宋朝光复失土,以后也沒有,只是逐渐衰弱,终於覆灭。
  在同一年里,宋朝诿过於韩侂冑背和约伐金,把他杀了头。1208年,把韩的人头送去金国,和议始成。如果棄疾最后的词作於杀韩之后,则他用“元嘉”故事,对韩还是称讚。

  辛棄疾就是这样:讲真话,不怕人反对;更糟的是他有大才,像匹夫怀璧成罪,注定遭妒忌。
  正如圣经所说:“心中安靜,是肉体的生命;嫉妒是骨中的朽烂。”(箴一四:30)稼轩词中,有许多慷慨激昂之作,但也有恬淡平靜的作品,显明作者不以个人进退得失萦怀;只是嫉妒他,压抑他,排挤他的人,不仅骨中朽烂难安,也使国家的骨干朽烂了,是多么可惜的事!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两家斗爭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多河的古城 ✍音凝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冬虫草奇谈 ✍苏美灵

谈天说地

虎年谈虎 ✍天涯过客

谈天说地

使徒为教会的祷告 ✍于中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