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05-07-01


中国出生的美国中将赫士及其家族

史直

 

  依习观之,一名将官沒有什么了不起。为什么一位美国中将的生平值得一写?古代的不曾查过,较近的看明朝,登州府出过剿倭寇的名将戚继光。清朝有宋庆,值甲午战爭,他率军防守辽东。民初有吳佩孚,春风得意时期任华北五省的巡阅使。北伐完成后,有西北军出身的于学忠,曾任河北省主席,七七事变前后他担任第五十一军军长。以上都是登州府(蓬莱)人。
  本文中心人物这位美国中将,委实值得一写,因他生於非凡之家,一生有異常成就,出生地在煙台,也是登州府辖地。
  先说他的外公郭显德(Hunter Corbett, D.D. LL.D)牧师,是在鲁东兴起现代教育的第一人,具创设学校四十余所的光辉记录,光绪帝明令嘉奖,颁他双龙勳章一座。他父亲赫士牧师,助中国人兴建起第一间罐头工厂,使水果在夏秋间的过剩生产找到出路;他母亲将西方织花边的技术教导煙台,登州两地的女性和乡村妇女,生产外销,先后使数十万妇女获得生机,盛況维持了四十年,直到七七事变。

  煙台古称之罘,后人写做芝罘,它原是陆地北面屏障似的花岗石岩合成,耸立海中一座小岛屿的名称。年代湮远,海潮的冲积,形成一道沙堤,将岛和陆地接联起来,结果芝罘岛成了一个半岛。古时,秦始皇曾三度东遊到此。最末次,海上射鱼不中,渡海到今河北地而卒。芝罘对面的陆地被山环抱,朱元璋命士兵囤田,俾可自养,建城防卫。明朝时,全国设十七个都指挥,下有同知,佥事,卫镇抚,千戶和百戶。明洪武三十一年,登州的佥事,在山谷正中平坦地带建起一座名叫“奇山千戶所”的小城,全花岗石造,十字大街尽处有四门,门上有楼,城牆上有雉堞。在千戶所的正北,有小山伸入海中,上设烽火台,旨在监视北方的契丹人入侵,和来自东方海上的倭寇,必要时燃起烽煙发出警号。因此这一带,就被称做煙台。可惜,在六十年代此城牆已被拆除建成大道。
  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联军攻天津,订立天津条约。两年后,北京条约成立,煙台正式开埠,此时煙台除了这座小城外,共有十三村庄,几座庙,天后宮,福建会馆和潮州会馆;是祭祀海上亡魂,南粮北运往来修船,供水与食物以及同业互助,联络感情的地方。千戶所的西南有几座小山,其一的山顶上在元朝筑有玉皇庙,此山取名毓璜顶。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们,就在毓璜顶山半坡上买地,大兴土木。

中将的外公

  郭显德在宾州匹茨堡近处一所大学卒业后,入普林斯顿大学神学院。毕业后,偕夫人於1863年夏天,搭机帆船自纽约绕好望角到澳洲,再北行,在菲岛遇台风,所乘的船几乎沉沒。抵上海后,換船到煙台。刚过威海,遇上搁浅,经英国海军砲艇拖出。自纽约到煙台艰苦航程一百六十五天。
  郭显德二十八岁到中国,至1920年逝世,享高寿八十五岁。其间曾多次返国募款和度假不计,在山东省工作满了五十年,足跡遍及山东的东部各地。
  1866年,他在煙台先设男校,两年后添设女校,继设中学及商专,医院,幼稚园和博物馆。煙台商专中学部的北校园已被拆建。最早的文先,会英,晚近的会文书院,逐步改为信义小学与真光女中,两校今已不复见。商专的南校园今为省立煙台第二中学所在,学生4200名,是个重点中学。1996年,学校欢庆一百三十周年纪念,是自郭老建校之年算起。

  我曾写过母校校史,並搜集了旧照片二十张以上,因此二中的历史才有了依据。最近我等友好,中美各三人,接洽该校,拟在园中立碑纪念,此事进行业已数月,还未得到答覆,幼稚园与博物馆今亦不存。
  惟医院在初设时仅九十病床,今已增至七百。该院於1994年庆八十周年,並出版了一本四百余页的院志,我被列为顾问之一。1986年,我写过一本:煙台毓璜顶医院与护士学校,系非卖品,仅六十一页,但插图有五十八,曾由该院参考和採用资料。
  信义小学和益文商专都是我的母校,真光女中先父为创办人之一並担任义务校长六年,直到1920年被国民党的煙台市党部逼走为止。
  1920年,我祇是初小一年级生,曾列队鱼贯入毓磺顶长老会(三十年代改为中华基督教会—今日仍为被封的教会财产)瞻仰郭老遗容,祇见他如沉睡棺內,眼框深陷,银须及胸,迄今记忆犹新。遙想该日毓璜顶一带,自礼拜堂到美国公墓,中外人士千人云集参与葬礼,共申哀忱。此公墓於五十年代已被掘毀,想来既惜亦哀!

中将的母亲

  郭夫人居煙台十易春秋后,患痢不治而逝,遗下子女三人。郭老送他们返回美国,由亲戚照顾。他的长女范霓(Fanny),高中卒业后思乡心切,欲返煙台,父不允,但莫奈何。她在读中学时期结识一位瑞士移民,从她学得织花边的技术,希望将来在中国民间教导並兴起这种手工业,既裕民生又可提高中国农村妇女的地位。
  范霓二十岁,正在读大学,遇到一位志同道合的大学毕业生,且读完了神道学院的青年赫士(George Hays)。两人结婚后,一同前来登州工作。长老会的制度和一般的西方差会的不同,传教士的工作范围和地点不由总会安派,而是凭各该地区的教会与经济上支持的传教士双方议定。范霓即赫士夫人,在登州教书並教织花边三年,在煙台三年。赫士牧师在传教和学校工作以外,则教导中国人保存水果的方法。经他传授和义助,第一家罐头工厂成立—市內西南河东岸的亚东罐头公司。


中将的母亲郭范霓

  赫士夫人取登州的文会女校,当做教织花边的中心,对象是女学生和乡村妇女。先母读文会时期学织花边,但那时赫士夫人已返国,由刘梅卿女士接续。赫士夫人后三年在煙台的工作,由英国传教士马茂兰夫妇(James McMullan)承接,由刘梅卿相助,成立了花边学校和孤儿院,是培真小学及女中的前导。最后,马茂兰为花边出口,创仁德有限公司,给国际贸易业培植了不少人才。
  赫士夫妇婚后在登州和煙台生下三女一男,那男孩子取名George Price Hays,即后来的赫士中将,他的三个姐姐学成后都在大学当过教授,堪称傑出之家。


除幼妹出生美国外,赫士与三个姐姐
生於登州和煙台

  赫士夫妇六年后返国休假,随后甲午战爭(1894年)起,夫妇決定不再返中国。1955年夫人寿终康州,享年八十九岁,她第一次返美国时已七岁,加上第二次居住的六年,在中国共十三年,故对中国印象和感情深刻。在弥留的时候,两周之间祇讲中国话,家人都不懂,可见她思念中国之切。

第一次欧战

  光绪十八年(1892年),赫士中将生於煙台,二岁随父母和三个姐姐返国,中学读毕,入奧克拉荷马大学习农业及机械;毕业后,入军事学校。那时屆欧战爆发,美国初期无意介入。
  说到欧战之起,远因很多。德,法边界纠纷不決,德,俄在东欧互爭领导,英国海外势力无限扩张,“米字旗飘扬地,永无落日时。”德国远落其后,仅拥非洲穷殖民地三处,远东有胶州湾和新几內亚北部的几个小岛。德国在俾斯麦领导下,积极建军,图谋与英国爭雄。1914年,奧匈帝国皇储,在巴尔干被剌身亡,兇手是斯拉夫族的塞尔维亚人。德奧同语言,德支持奧。俄以斯拉夫同族为由援巴尔干。德欲先盟法国,以防背后受敌;法国拒之,於是德国先发制人,取道比国攻法。英为保比国中立地位,助比攻德。於是全面战爭开始。
  次年,即1915,英客轮Lusitania被德潛水艇攻沉於爱尔兰海域,死一千二百人。美国朝野忿怒,但无意参战。1917年,德国开始在公海上随意攻击中立国的船只,美国始对德国宣战,实非情愿。
  美国参战的时候,适屆英法联军失利,待助之殷切,远超过“雪里送炭”四字所可表达。赫士自请参加美国派遣军第七师的砲兵营。他初任中尉,继晉上尉。欧战末期,他担任美国十二个砲位与英法各路砲队合作的指挥与协调。根据当年军中报告保存至今的资料,确知他奉派最前线。砲队用来支持冲锋的步兵,日夜不眠不休。敌军将所有砲位彼此间的联络电线切断后,他亲自骑马穿梭於所有的砲位之间,他的座骑相继死伤七匹之后,无马可骑;他便实行跑步来完成使命,及至最后一战告终,敌军死伤数万人,美军砲位全毀八座,残存四座的砲弹已将告罄,赫士本人也负了重伤。
  这场战爭确保巴黎的安全,也挽救了联军的崩溃。地点在法国北部马尔恩河畔(Marne)。此河直通巴黎市区的赛纳河(Seine)。此役倘若联军败退,德军便可长躯直入。德军兵败撤退,联军乘胜追迫德境。三个月后,德皇威廉二世宣告退位求和,1918年十月,停战协定订立。
  论功行赏,赫士除因受伤获美国军部的紫心章外,更接受了美国政府颁给最高荣誉的总统章和国会纪念章,此外英法政府各赠一枚。一年之內,连获五座勳章,史乏前例。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告终,赫士派驻德国。次年,在英国完婚,夫人是英国人。1921年攻读美国砲兵训练学院,执教康乃尔大学凡四年,授军事科学及战术。后仍返陆军部工作,自1932至1940年又两度入学:参谋大学及国防学院,毕业后晉级上校。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42年,赫士再次投入欧战,此时他正担任美国第二步兵师的砲兵司令。
  第二次大战的原因和初期过程,大家耳熟能详,无需多述。英国将美国拖入北非战爭以后,赫士奉派北爱尔兰,任联军砲兵的总教练,官阶准将;同时参加了佈署法国诺曼地的登陆战。联军佔领西西里进攻意大利半岛,赫士任美国第三十四师的砲兵司令,负责攻打德意联军,主力集中罗马市东南方的卡西诺山区(Cassino)。这是墨索里尼的意大利政府存亡关键,战事胶着匝月。美空军与砲兵发挥至大威力,打得敌人片甲不留,陈屍山野,草木为枯。赫士身先士卒,身受轻伤。此役完成,意首相逃亡,德意残军向意法边境的阿尔卑士山区退卻集中。
  赫士奉调英国,参加1944年六月七日诺曼地的登陆战,任第二砲兵师司令,在峭壁最多的欧马哈(Omaha)登陆。完成后,又奉调意大利北部前线,担任最适高山作战的第十师司令,目标在肃清意法边境的德意联军,此时晉级少将。
  1945年五月一日,希特勒自杀。一周后,各战线德军放下武器。二次世界大战告终。

战后


生於煙台的赫士中将

  赫士精通德语法语,担任美国驻欧洲第六军的副司令,等於一名外交军人,继任驻柏林总部的副司令,晉级中将。最后,任驻奧国佔领军的总司令,直到六十岁退休,时在1952年。
  赫士中将一生两度受伤,先后获紫心章两座外,共获其他勳章十座,其中半数为外国政府所赠给。
  赫士中将在军职退休后,曾主持过纽约港口及其滨海地区发展委员会,他至终退休於北卡洛林纳州,1979年逝世;夫人则逝於1993年。他夫妇生男育女各一,今尚健在,高龄八十与七十八,另有孙辈九名,曾孙十六名。
  赫士中将有外公及母亲的相貌和风范,一生信守基督,持正,廉洁,忠心。他的出生地和其国民,也必同感光荣。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书香阵阵

读书乐:癌战 ✍文中旴

点点心灵

倾听大自然与超自然的心声 ✍音凝

艺文走廊

康的愿望 ✍凌风

谈天说地

鹰鸽同飞2+2=? ✍于中旻

云彩生活

骨质疏松症 ✍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