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飘送 ✐2005-05-01


华格纳的《尼柏龙指环》(一)

莱茵的黃金

应乐

 

五月二十二日是华格纳的生日(1813年)。那是一个罗曼蒂克时代,崇尚天才和英雄,华格纳代表那时代精神。他大学只读了一学期,就自辟徯径,在音乐,诗歌之外,还写了许多论文,泛及哲学,社会和政治,並不惜为所信的投身。他的歌剧,不仅超越时代,並且影响许多人。因为他是德国人,希特勒很推崇他,以为是德国超人的代表;但他如果生当纳粹时期,几乎必然会反对纳粹。他的生活虽然多缺失,但也写过极一深度的宗教剧。(编者注)

古之诗,今之词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颂其文,而说其义理可乎。奈义理之说既胜,则声歌之乐日微,章句虽存,声乐无用。
                   -乐府“总序”

  长达九节的降 E 大调沉重和弦,揭开了尼柏龙指环歌剧的序幕,伴着三莱茵少女(Rhinemaidens)徐徐潛入莱茵河底,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躲在岩石后探望,莱茵少女的歌声,引入了长达十五小时的尼柏龙神话故事。
  华格纳(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尼柏龙指环歌剧(Der Ring des Nibelungen),被认为是集浪漫音乐大成,不但是空前绝后的最长的音乐,也是浪漫音乐的最精彩的作品。作为贝多芬的门徒,他相信音乐绝不单是一种生活上的休閒表达,更是一种提昇人类精神和性灵上的“不朽盛业”。而且,音乐不但不可以脫离文字而独立,並且要与文字紧密结合。故从不谱写所谓纯音乐,如交响曲,协奏曲等;除了一些小品外,他一生的作品全是“乐剧”,且都是他自己作词。他生前写了很多文章,表达他自己的思想上独特观点;不仅音乐,在戏剧,政治,道德,哲学上,他都有观点。
  华格纳最爱发表自己的哲学观点,卻从不谈及自己歌剧的含意。他认为他作品的歌词,已可以完全表达,因此后来有不同的诠释。对“指环”的解释甚多,大都同意这是一部政治意味很浓的歌剧。
  指环代表支配世界的权力。有野心的人为爭权,不择手段。留下的后患,祇有靠“爱的救赎”(Redemption through Love),才能脫离困境。
  另一种诠释,是代表当时工业革命后欧洲贵族沒落之预言:贵族(神族)有高贵的气质,也有法律和制度(以Wotan的长矛为象征),武力(剑)与知识(Erda与其女儿)的支持;並与地主和农业(巨人族)盟约,建立政权(Valhalla)。但新兴的资本主义和工业(Alberich),不顾一切地掠夺自然资源(莱茵的黃金),剝削劳动者(侏儒族),操控经济大权(指环),威胁旧社会秩序。贵族巧取豪夺,压制新兴势力,种下恶因(指环的毒咒)。经济后来落在保守的地主手中,为求自保(巨龙),而资本主义仍蠢蠢欲动。贵族为保政权,打破体制的革新(Walsung),受到体制內(Fricka)的牵制,无法成功。於是便出现了有理想(Brunhilde)的热血革命者(Siegfried)。但革命者小有所成,便忘了理想(吃了迷药),最后的结局是一切付诸一炬。
  尼伯龙指环Der Ring des Nibelungen)是华格纳的一部四幕乐剧,被他称“舞台节庆典三日剧及前夕”,其中包括前夕“莱茵的黃金”( Das Rheingold),第一日“女武神”( Die Walkure),第二日“齐格非” (Siegfried),以及第三日“诸神的黃昏”(Gottedammerung)。

莱茵的黃金(Das Rheingold

人物

  神之首沃坦Wotan,沃坦妻子婚姻女神芙里卡Fricka,司青春与美的女神芙瑞雅Freia,火神洛戈Loge,巨人法索尔特Fasolt,法弗纳Fafner,幸福神弗罗Froh,雷神多纳Donner,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弟弟米梅Mime,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莱茵少女沃克琳德Woglinde(Woge,德文意“巨浪”),莱茵少女薇昆德Wellgunder( Welle 德文意“浪花”),莱茵少女弗洛丝希德Flosshilde(Floss 德文意“鱼翅”)。

剧情大纲


莱茵河底

  第一幕─ 前奏曲音乐缓缓的开始,如平靜的莱茵河水面。一连串的低音表现了终年沈於河底的岩石,两个“自然的模题 Motif”相互纠缠涌出,接着出现了起伏音阶状的“波浪的模题 Motif”,三者结合掀起了水花。
  莱茵河底。光线射入水中,幽亮的蓝绿色一层一层的暗下去,最深的地方,几乎无可辨认。河水轻柔的流动,莱茵少女(Rhinemaidens)们,悠閒地在河底嬉戏,随着她们的游动带起了“波浪的模题 Motif”。薇昆德(Wellgunder)与姐妹们,唱起了歌,讚美神圣的莱茵河水(“少女的模题 Motif”)。
  听到少女的歌声,尼伯龙根族的侏儒阿尔贝里希(Alberich)从阴暗的地下岩洞中爬出来,向少女们表示好感。少女们卻对他嘲笑,诱他在莱茵河底的岩石中追逐,阿尔贝里希无论如何尝试,都无法接近在水中自由来去的少女,自嘲自己软弱无能(“侏儒的模题 Motif”)。晨曦的阳光灿烂地照耀,金光闪闪,投射在河底的黃金。反射出耀眼的金色光芒(“莱茵黃金的模题 Motif”),莱茵少女们为此欢呼,唱出黃金的讚歌。
  阿尔贝里希向她们询问金光从何处来。莱茵少女们说是她们所守护的莱茵的黃金,这黃金並有奇異的魔力,惟独能棄绝爱情的人才能夠拥有,将黃金制成指环,就有统治世界的权力,(“少女的模题 Motif”和“黃金的模题 Motif”和“指环的模题 Motif”的变型,和“禁慾的模题 Motif”和“侏儒的模题 Motif”等)。弗洛丝希德(Flosshilde)嘱咐她的姊妹们不要多言,因为怕被恶人听去。
  阿尔贝里希心中起了贪念,反正不能取得莱茵少女的爱,便棄绝爱情,发誓今后过着沒有爱情和禁慾的生活,乘少女们不留意时,潛入水中,夺取河底的黃金,向地的深处潛逃。惊慌的少女们追赶已来不及了,只听到阿尔贝里希诡異的笑声渐渐远去,(“禁慾的模题 Motif”和“指环的模题 Motif”)。焦急的旋律,撕破了空中的安宁,水面上的雾搖曳起,蓝灰遮蔽那金黃的光芒。


瓦哈拉城 Valhalla 附近的山顶空地

  第二幕─ 瓦哈拉城(Valhalla)附近的山顶空地。
  清晨,溫暖的阳光照耀大地,沐浴着远处日辉的瓦哈拉城雄伟精美(“瓦哈拉的模题 Motif”)。众神之首沃坦(Wotan),与妻子婚姻女神芙里卡(Fricka),在绿茵的草原,眺望刚刚建成的瓦哈拉城,心中无比喜悅。但他们想起了与巨人的约定(“契约的模题 Motif”)。众神当年急於建瓦哈拉城,所以请来巨人法索尔特(Fasolt)与其弟法弗纳(Fafner)建造,並约定建成后将司青春与美的女神芙瑞雅(Freia)赐给他们作为报酬。
  现在城堡已经建成,正是履约的时候。
  为此沃坦与芙里卡相互指责,沃坦为了荣耀而建造城堡,妻芙里卡个则为了留丈夫在身边不再四出飘遊(“芙里卡的模题 Motif”)。这时被两个巨人追逐的芙瑞雅跑来(“巨人的模题 Motif”),巨人要求沃坦依约交出芙瑞雅(“芙瑞雅的模题 Motif”),沃坦感到无奈,希望狡猾的火神洛戈(Loge)帮他解決难题;当初就是洛戈想出将芙瑞雅作为酬劳的(“洛戈的模题 Motif”)。
  爭执中(“瓦哈拉的模题 Motif”和“契约的模题 Motif”),雷神多纳(Donner)与芙瑞雅的兄弟幸福神弗罗(Froh)赶来,他们和巨人爭执,想用雷鸣抵御巨人,被沃坦阻止。阴谋的火神洛戈(Loge)出现,他本为了寻找替代芙瑞雅酬报,踏遍全世界都沒找到,卻得闻莱茵黃金被盜一事,並在巨人面前将这黃金的魔力极力吹噓。动心的巨人,便要求将莱茵黃金和指环作为酬劳。沃坦为了指环具有的权力拒绝交出指环,而佔为己有(“少女的模题 Motif”/悲哀的“黃金的模题 Motif”和“指环的模题 Motif”和低弱的“芙瑞雅的模题 Motif”)。巨人匆匆带走芙瑞雅作为人质,要求众神拿指环作为交換。芙瑞雅是司青春与美的女神,众神只有吃了她亲手种的金苹果才能夠永享青春(“青春的模题 Motif”),所以不能失去芙瑞雅;一旦司青春与美的女神随巨人离开,众神心中露出阴影(“青春的模题 Motif”)。沃坦立刻決定和洛戈下到侏儒的地下世界,去夺回指环来換回青春。洛戈和沃坦下降到昏暗不见阳光的地下,弥漫煙雾,隐约中红色的火焰闪动,远处传出打铁的声音(“指环的模题 Motif”,象征着阿尔贝里希获得权力后的邪恶)。


地底之国,尼伯龙根Nibeheim

  第三幕─ 地底之国,尼伯龙根Nibeheim。阿尔贝里希责备弟弟米梅(Mime),要他交出用莱茵黃金打造的隐形头盔Tarnhelm(“隐形盔的模题 Motif”)。米梅慌张中,将头盔掉在地上。阿尔贝里希拾起头盔戴在头上,並念起咒语,令头盔能使自己隐形,並问米梅是否能夠看见他;米梅回答看不见,阿尔贝里希便乘机鞭打米梅,被毒打的米梅痛缩在地上。自傲的阿尔贝里希,高声宣佈自己成为尼伯龙根族管辖者,众侏儒要作他的奴隶(“尼伯龙根的模题 Motif”)。
  沃坦和洛戈从隧道走入,看见受伤的米梅。米梅告诉他们,阿尔贝里希已将莱茵黃金制成的指环与隐形头盔,並统治着尼伯龙根。这时腰间系着隐形头盔的阿尔贝里希驱策着一群侏儒出现,他命令他们建造宝库。看见沃坦和洛戈,大吃一惊,责骂米梅不应该放生人进来,呵斥侏儒退下。受到洛戈花言巧语的引诱,阿尔贝里希说起了自己的野心,他要统治整个世界,包括天上的众神(“指环的模题 Motif”)。
  听后,狡猾的洛戈假装不相信头盔的力量,並激使阿尔贝里希显示头盔的力量。借头盔的能力,阿尔贝里希便变成一条巨龙。洛戈则说大不稀奇,他见过天上的巨人;再问阿尔贝里希是否能变小,於是阿尔贝里希又变成一个蟾蜍。在旁的沃坦乘机用腳踏住蟾蜍,然后夺下隐形头盔,将现了原形的阿尔贝里希手腳捆住,带回天上(“棄爱的模题 Motif”和”奴役的模题 Motif”)。


瓦哈拉城堡的彩虹天桥

  第四幕─ 瓦哈拉城堡附近的山顶空地,云雾飘绕。
  阿尔贝里希哀求愿用所有财宝換得自由。他对着指环,命令侏儒从地下搬来尼伯龙根族的宝藏。沃坦並不满足,坚持要他交出指环,从阿尔贝里希指上強夺指环。阿尔贝里希抱着血淋淋的手,淒厉地诅咒得到指环的人(“憎恨的模题 Motif”和“诅咒的模题 Motif”)。阿尔贝里希带着怨恨隐入地中(“奴役的模题 Motif”)。浓雾飘散开,众神前来迎接沃坦,巨人也带着芙瑞雅进入。她的出现带来喚青春的歌颂。为了交換酬劳,巨人要求:宝物的数量要与芙瑞雅等高。多纳和弗罗便开始堆宝物。巨人查验下,发现还能看到芙瑞雅的一根发,要求用隐形头盔盖头;再查验下,从黃金堆起的空隙中露出芙瑞雅的眼,並提出用指环来填补。为了保留自己管辖诸神的权力,沃坦不愿交出指环。
  这时智慧女神埃尔达(Erda)出现,警告沃坦,要他放棄指环(“埃尔达的模题 Motif”,类似於莱茵的模题 Motif/切分音中含有“诅咒的模题 Motif”,与“众神黃昏的模题 Motif”相互交织),否则会带来不幸的结果。无奈的沃坦只得交出指环;芙瑞雅欢喜的跑回众神身边(“奔跑的模题 Motif”)。
  两个巨人开始为指环爭执,最后法弗纳将法索尔特杀死,从奄奄一息的哥哥手中得到指环(“憎恨的模题 Motif”与“诅咒的模题”)。
  目睹这场悲剧,见到诅咒效果,沃坦心中埋藏着一股忧暗的不安,涌出了所有接触过指环的人所遭受的诅咒(“诅咒的模题 Motif”)。
  雷神多纳爬上岩顶雷鸣,云雾消失淨尽;电光闪过,天空中出现彩虹,连起一条通向瓦哈拉城堡的走廊(“彩虹的模题 Motif”和“瓦哈拉的模题 Motif”)。众神讚颂尊严的瓦哈拉,沃坦带领诸神踏上彩虹的天桥。
  火神洛戈卻自言自语:“诸神灭亡的日子将近了!”随后也踏上彩虹桥前往瓦哈拉城堡。
  沃坦心中想生养一群半神,为他拿回指环(“宝剑的模题 Motif”)。远处传来莱茵少女忧伤的呼喚,恳求沃坦归还黃金(“黃金的模题 Motif”)。沃坦不理会,继续率领诸神走向瓦哈拉城堡(辉煌的“彩虹的模题 Motif”和”瓦哈拉模题 Motif”)。

歌剧素材背景

  华格纳的“指环”,取材於中世纪德国的民间敘事诗“尼伯龙之歌”。北欧神话与其他的古代神话之间,有着显著的差異。北欧神话中,神的身上有着人性的一面,他们不是全能的,所向无敌的,而是有一定的限制,其本身也要面临灭亡的命运。“诸神的黃昏”中,就体现了这一万物同归於尽,转換新生的思想。
  当时,华格纳将这部敘事诗整理后,打算写成歌剧腳本,卻招来很多反对;多数人认为这样庞大的腳本,无法配成音乐。但华格纳成功了,他以二百多个主导模题贯穿全剧,採用明暗两条线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起初,华格纳只是选取了故事的一部分,作了齐格非之死Siegfrieds Tod),也就是后来“诸神的黃昏”的前身。这部作品是以布仑希尔德引齐格非进入瓦尔哈拉天宮作为结局的。不久,华格纳觉得不满意,认为缺乏更深一层的伦理意义,並且无法在剧院里演出,所以他增加了一部“青年齐格非”(Der junge Siegfried,成为“齐格非”的基础),並将结局改得含有深奧的玄学意味。最后,为了使全剧完整,又补充了“女武神”及序剧“莱茵的黃金”。从音乐上来看,“女武神”与“齐格非”最精彩,而“莱茵的黃金”较为优美,“诸神的黃昏”则显示了华格纳多年来所形成的思想。
  由於华格纳的歌剧乐队编制庞大,所选择的歌手,在音量音色和強度方面,都有特別要求;同时,还需要採用一些极端措施,保证聆听效果。路德维希King Ludwig为“指环”能夠上演,特別出资建造拜鲁特剧院(Bayreuth Opera House),於1872年五月二十二日破土动工,历时两年多,於1875竣工。其设计专为配合华格纳的要求,将乐池降得更深,最嘹亮的铜管乐器放在最深处,离指挥很远,远低於舞台上的歌手。1876年八月,“指环”全剧於该剧院首演,分四天上演,共演两次。每天下午四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深夜。首演的指挥是汉斯.里希特。当时,演出盛況空前,几乎整个欧洲爱音乐的人士,都齐聚这个莱茵河边的小镇。
  1851年九月,华格纳在苏黎世附近的艾尔毕斯布仑(Albisbrunn)治疗胃病时,決定尼柏龙指环需要加入“莱茵的黃金”作为序幕戏,以及暂时取消“少年齐格非”(即后来的“齐格非”) 的作曲。“莱茵的黃金”的內容,部分参考艾达(Edda)和威尔森格故事 (Volsunga Saga),整体上仍然是由华格纳编剧,並於十一月完成了“莱茵的黃金”的草稿。这就是尼柏龙指环开始萌芽的阶段。
  1852年十一月三日,华格纳完成了“莱茵的黃金”的剧本。次年十月,开始为“莱茵的黃金”谱曲;並在1854年一月十四日完成草稿。但其实早在1853年九月五日,“莱茵的黃金”的旋律已在华格纳脑海里酝酿着,在其自传我的一生中说:他感觉到在波涛洶涌的水流中,若隐若现的降 E 大调和弦声,零碎的和弦声不断涌过,然后和弦声的起伏变得越来越大了,但降E大调和弦声,卻一直沒有改变…这就成了后来“莱茵的黃金”前奏曲的开端了。完成了“莱茵的黃金”的草稿后,仅接着就是为管弦乐编曲,全剧最后於1854年九月二十六日完成。


拜鲁特庆典剧院 Bayreuth Festival Opera House

  “莱茵的黃金”的首演,並非华格纳的意愿。1869年秋天,路德维希(King Ludwig)希望“莱茵的黃金”能在慕尼黑演出,因此不顾华格纳的反对,決定展开排练工作。可是排练並非十分顺利,支持华格纳一方的指挥家韩斯.李希特(Hans Richter)決定放棄指挥首演。这件事令路德维希十分愤怒,后来找了作曲家兼指挥家法兰玆.威尔纳(Franz Wullner)代替,並於1869年九月二十二日,在慕尼黑国家剧院首演。
  而以联篇乐剧方式演出则要待到1876年八月十三日,由韩斯.李希特指挥,在拜鲁特庆典剧院(Bayreuth Festival Opera House)演出。

音乐结构

  十九世纪西洋歌剧的结构,一般重点都在剧中的抒情曲(Arias),全剧由一连串不同的抒情调组成;每曲都有始末,在演出时每曲完毕时便停下来,可让观众热烈鼓掌,等掌声停下后才继续演出。抒情曲是单独的一元,因此可以单独在音乐会中演唱。歌剧在抒情调间插入敘唱调(Recitative),多属清唱形式,简单的乐器伴奏,敘唱调是用以敘述故事內容,而抒情调是表达角色的个性和情绪。
  华格纳的歌剧,放棄这种传统形式,全剧由不同的“主导模题”(Leimotifs 或Leading Motives)组成,沒有敘唱调和抒情调之分,某些重於抒情,另则重於敘唱,两者难以分辨;曲与曲连接流畅,全剧气氛一气呵成,将观众带进故事的发展。华格纳歌剧中的曲,如果沒有加以修改,很难在音乐会中单独演唱。他的“主导模题”形式,对以后音乐起了很大的的影响,尤其在电影配乐方面。“星球大战”影片中,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用不同的模题来表达角色和情节,如天行者路加(Luke the sky walker),“The Force”和“Jidi”等,都用不同的模题来表达。

歌剧的音调(Tone)结构

“指环”全剧音调(Tone)结构

 

“莱茵的黃金”的音调(Tone)结构

第一场

第二场

第三场

第四场








 

主导模题(Leading Motives)

  华格纳使用音乐短句来象征人物(Character 如 Hunding 模题),物件(Object 如 Golden Apples金苹果模题),事件(Event 如Alberich threat 贝里希的威吓模题)和情感(Emotion如 Siegfried's anger 齐格非的愤怒模题) 等,“指环”全剧共有二百多模题。

  因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耗资庞大,“指环”歌剧,在近代只有少数的歌剧院能全套连续公演;歌剧故事复杂,角色关系交错,尤其原剧用德文演唱,虽也译成英文,华人因语言而难以了解剧情,唱腔有異一般流行音乐,难以接受。如果能夠事先了解其故事结构和音乐模题,使我们能更深入体会“指环”歌剧的优美,使生活更加充实。(未完.待续)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军阀篡乱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寄居与基业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播种者 ✍余仙

寰宇古今

中央亚细亚—还我伊犁 ✍曲拯民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杞子桂花糕 ✍呂味

乐趣飘送

主来召罪人 ✍凌风

点点心灵

圣诞与新年的真义 ✍音凝

艺文走廊

丝路上的文学遗珍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山头与地穴 ✍文中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