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2005-03-01


书的变革

文中旴

 

  今天图书馆里面的书,一般是把字印在纸上,经装订成冊。所以说到“书”,展叶翻阅的形像,立刻跃现心头。
  其实,书本来不是这样的。


甲骨文

  中国最古的文字记录,是用刀刻的,或在金属上面,或在牛骨龟甲上面。刀刻的字,两端自然是尖的。这就是甲骨文的形象。

  后来,用竹为记录的材料。大竹片面上,可以用锥子蘸漆写,自然画是圆的,那就是蝌蚪,篆字的样子。竹简要用皮革条串在一起,那就是所谓“编”了。到现在我们还保留这个名词,来称书的一部分为“编”。“孔子读,韦编三绝”,是说易经读来可不易,艰深难懂,好学深思的孔子,人那么聪明,还要多次翻来翻去,以致皮条断了三回。
  明显的,以竹为书的材料,又大又重,储藏运送都困难。以今天的标准来说,不必多少书,就可以使拉车的牛流汗,装满存书的屋子,以至达到屋梁那么高;所以“汗牛充栋”,是指古时的书的说法。

  要改进減轻书的体积和重量,想到了兽皮和丝帛。谁都知道,把文字写在丝绢上面,轻而薄,面积大,好处多了。於是秦代的蒙恬发明了书写的毛笔。毛笔柔软,写出来的字,自然是蚕头凤尾,那就是隶书。
  东汉和帝时(第一世纪末),宦官龙亭侯蔡伦发明了造纸的方法,书写有了轻而便宜的材料,方便得多了,完成了印刷的条件。到宋仁宗庆历中(十一世纪中),毕昇发明了活字版,印刷技术才有改进。不过,刻木版的印刷方式,还一直同时使用。我们今天使用“出版”,付梓,或说付之剞劂;不值得刊印的书则说“殃及枣梨”,意思是浪费了刊印的材料。这些都是用雕木版的语词。到活字印刷普及了,还沿用不衰,可见人怀古的心理了。

  巴比伦是中亚文化的发源地。最古的书籍,是泥版的记录,也就有最古老的图书馆存贮。亚伯拉罕的故乡,迦勒底的吾珥,就建有著名图书馆在那里。

  进步的书写材料,是用小牛或羊的皮,可以卷起来保存或攜带,所以称之为volume,是卷的意思。不过,皮革价钱贵,但可以刮磨过后再行使用。皮革称为parchment。


蒲草纸

  另一个文明古国埃及,造纸的技术,比中国早了二千七百多至三千年。他们用的原料是一种类似苇的蒲草,叫pupyrus,生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带;把它的茎破碎久压在一起,可用以制成最古的纸张,那也就是今天paper一字的来源。这种制纸的方法,今天仍然使用。所抄写的典籍,称为codex。把纸装订成类似现代的书的样式,是从古埃及开始的。
  纸的质和量随着时间进步。有了纸,有印刷机器,才具备大量快速复制的条件。
  德国人谷腾堡(Johannes Gutenberg, c.1390-1468),约在1446年,在梅恩斯(Mainz)发明了欧洲第一部活字印刷机。他最先印刷的是圣经,就是精美着色的四十二行圣经。这样,引向现代的印刷,使思想得以保存和传播,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随着时代的更替,书的形状也有改变。从白纸印上黑字的书,演进到有声的书,录音带,录影带,加上CD,DVD,形形色色,还在继续改变,种类继续增加。满架盈屋的书,可以收在薄薄的一片塑胶东西上,或装在一个微小的机器里面。只是有一项沒有改变:书,仍然是在传播思想,也影响人的思想。今天的书,实在是不可思议!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寰宇古今

1882年的排华案 ✍天涯过客

艺文走廊

青城一山幽 ✍吟萤

艺文走廊

2004香港印象 ✍殷颖

谈天说地

一个教会移民的故事 ✍史述

云彩生活

称心园艺:秋海棠 Begonia ✍余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