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文走廊 ✐2005-01-01


积克森.波洛 Jackson Pollock

国樑

 

  也许是註定,也许波洛自己早已知道这样的终结。在1956年八月,醉昏昏的驾车迎头撞到在他画室几百公尺的壁炉道Fireplace Road旁树,他就这样地降下了生命的一帘五彩缤纷的幕,剧终了,一场多采多姿的生活过程结束了,一出令人痛心的悲剧。別了!波洛。
  有人说,如果不是他那固执強劲的性格,他的人生就不会有这样的结局。个性是那么的自信,同时亦常常自责,极力地创作,追求着不能达到的真,善,美,狂怒地奔跑,自责无法达到目标,那是多么令他苦恼啊!如果他能将人生的步伐收慢,安详地面对一切,就能逃避这悲剧收场。波洛就是波洛,若是慢条斯理的生活,波洛就不献给我们那灿烂的艺术作品,那是多么的矛盾,费解!


波洛工作室 The Springs, Long Island, 1950

“爬在地板上作画,给我更多的安逸,平安,感觉上我更靠近,更令我投入画中,属於画的一部分。就是这样,我可以在画的四方走动,投进画里…”-波洛, 1947


工作室地板的油渍

  第二次大战期间,战乱使彼得.蒙德里昂(Piet Mondrian)迈克思.埃恩斯特(Max Ernst)两位画家离开欧洲到美国,他们的风格大大地影响美国画坛,给美国艺术界注入新的概念,直到1950年代,美国艺术家渐渐在国际画坛受人重视,这新的动向带来了艺术新的词藻,就是“抽象表达”派(Abstract Expressionism)。
  抽象表达主义並不是一种艺术的风格和技巧,而是一股共有的“展望”(Vision),当时艺术家除波洛外,包括:De Kooning, Rothko, Geston, Klin, Newman 和Still等,他们带来了令人振奋的作品,画坛呈现新的现象,气氛活跃,波洛就是这群抽象表现主义者的先驱,也是二十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在画布上泼,溅,滴,以一股难以阻挡的活力,表达內心的投影,献上灿烂潇洒的动力。创出“动态绘画”(Action Painting)的画风,艺术的词汇中增加了新的名词。
  波洛1921年一月生於美国维俄明州科迪市的活金斯农场(Watkins Ranch, Cody, Wyoming),1927年加入纽约艺术学生联盟(New York Art Students' Leaque) 跟随地方风格派(Regionalist)画家Thomas Hart Benton学习,同时也受到墨西哥壁画画家Orozco, Rivera, Siqueiro等的影响,更吸取超现实派(Surrealism)思想。1938至1942年期间在美国联邦艺术计划(Federal Art Project)工作,1942年和Lee Hrasner结婚。

  波洛“动态绘画”的创作过程很奇特,他先把画布钉在地板上,然后用棍棒浇上油漆,随着画家自己的走动,任其在画布上滴流,他说他的创作是潛意识的冲动。“当我画画时,我不知道在画什么,只在完成以后,我才看到我画了什么。”他先把画布铺在地上,以直觉或偶然因素来表现画家的下意识,形成洒滴彩色的作画方法,大约是在1947年。
  评论家哈罗尔·罗森堡(Harold Rosenberg)曾说:“动态绘画”与画家围着画布作画的动作有关系,它引起了对绘画过程的注意,把作画过程中留下的潛意识行动效果,作为艺术的创造,一部分理论家们断定这是抽象表现主义的一大贡献。可是另一位有实践经验的画家说:“当人们面对画布作各种滴油彩动作时,決不是单纯的偶然性动作,他仍要受到经验和思考力的制约。”
  我们从波洛这些作品的色彩规律性上发现,他的滴洒动作並非完全是非自主的潛意识行为,相反地存在着“构思”的选择机能。观赏他从1947至1951年间所作的抽象画,我们会发觉画家所“构成”的是一种总体均衡的美,有流动的和谐和自然激情的艺术魅力。
  1947年波洛的这一幅“整整五噚”就是如此,色彩在画上的不同质的流动与趋势,具有由个性所支配的调和,持续变动着的色泽堆砌,造成了丰富多变的组合,形式上似中国绘画的“泼墨”,具有一种內在的,蓄意表现的韻味,可是相同只是表面形式而已。”“泼墨”是在画外的表现手法,波洛的动态画不单是画內的感受画的“空间”,也令人感受到“时间”的元素。

 

“整整五噚”(Full Fathom Five


“整整五浔” Full Fathom Five, 1947, 129x76.5公分

  “整整五噚”,寻是海洋深度的度量衡,一噚合六呎或1.829米,仅就这个题目的含义,除了意指海水的深度以外,还意味着滴色的层次,语意双关。全画以蓝绿色彩主调,波洛在画上先是大面积滴注,然后按各区域的情況加洒深浅不同的绿色,再后是黑色油漆,最后再在表层使用铝漆,漆中还夹杂着不少“添加物”;同时还在某些他认为必须补色的地区浇滴一些醒目的白色和无光泽的色彩。波洛沿着画布边走边滴,让自身运动与滴色动作协调配合。我们从“整整五噚”上可以看到色线绵密得象网一样彼此纠缠着,有的地方密不通风,有的地方突然出现泛上来的蜜黃色。图上的局部即显示了两注稠厚的蜜黃色块,它似乎在白色乳性液体中流出来的缓慢色斑,还勾带着缓慢的紫色,因而成为全画的最亮点。

 

“淡紫霭”( Lavender Mist


“淡紫霭” Lavender Mist, 1947, 221x300公分


“淡紫霭” Lavender Mist 採用颜色


画右上角的手印

  要假冒波洛的画是绝对不可以的,以这幅“淡紫霭”为例,他将画所产生的气氛表达到巅峰,技术上在湿油彩溶进其他颜材里,画面佈满了小小的黑点,散撒在浅暗粉红上,产生出另一种不可思议的色调,在随意的动作中卻被下意识的潛力所操纵,他在画前的构思是一丝不苟,刻意的安排,制作时卻是随意,自由地奔放,让潛意识掌管,他曾说:“我在绘画时也不知道在什么程度才算完全,只当我停止动作时,就是这幅画完全的时刻”。波洛画的精髓是画的制作过程,是一段经历,而不是画的成品。你可以和这过程起共鸣,感受其经历,他的画是一段旅程,而不是旅程的终点。故此绝不能假造这经历,最多只有模仿而已。“淡紫霭”原名“壹.一九五零”,画的色並沒有紫,而是由蓝,白,黃,灰,赭色,粉红和黑色,画右上角的手印,除为署名盖章的作用外,最重要的是表达画的平面性,是二度空间的概念。1950年,艺术评论家哈罗尔.罗森堡Harold Rosenberg称为动态画家Action Painter的作品,“动态画”Action Painting这个名词就因此而生。

  视觉艺术如绘画和雕塑,是空间的艺术,给人带来了色彩和空间的美;音乐是时间的艺术,可以使人感受时间过程的进展。波洛的“Action Painting”把时间的原素加入了画的空间,不在画外观赏,大尺寸的画要你走近,走入画中,沐浴在画一点一滴,欣赏画的过程,不是画的成果。如圣经中出埃及的故事,四十年的经历,最后並未进入应许地迦南,四十年的过程才是真正可贵之处。


在空白画前的波洛

翼展万里

  波洛的“滴彩”画风轰动了国际画坛,改变了传统绘画方式,用泼溅,洒,滴代替画笔,刀抹,在颜料中加入砂石碎,碎玻璃和铝碎等材料,他的滴彩是从美国印地安人的沙画(Sand Painting)得到启迪。他的手法和艺术媒材使用,拓展崭新的方向。用丰沛的活力,抽象的符号,错综复杂的构图,強劲的线条自由奔放的泼滴,波洛溢出了激情,豁达,豪放,像野马在白云蓝天下的草原驰骋,洒脫!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吉星不殒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高石子倍祿乡义 ✍于中旻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卤牛腱 ✍民天

谈天说地

数字的迷惑 ✍于中旻

乐趣飘送

萧邦 Frederic Francis Chopin ✍郁韻灵

寰宇古今

达文西与科学(上) ✍松桂

谈天说地

远避世俗虛谈 得着基督至宝 ✍谢锡命

谈天说地

历史与人伦的兴灭 ✍音凝

艺文走廊

童话诗 ✍区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