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
大运河的开凿是是中国古代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工程。据记载,大运河是由春秋时期的吳王夫差开始凿造的,经过两汉至南北朝相继扩建,到隋炀帝杨广时期初具规模,之后又在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再次扩建,基本形成现在的大运河。大运河的开凿成功不仅打开了南北河运的通途,也促成南北经济交流和多元文化的形成。今天,大运河的南北水路运输功能仍然发挥作用,並成为“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的唯一通道。大运河在历史上扮演着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深深地影响了历史上的每一个朝代。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利用自然水源,修筑人工运河,灌溉农田和进行运输的历史。在春秋时期,吳王夫差为了进攻齐国,运兵运粮,征调大批民夫,在长江与淮河之间开凿一条运河,叫做“邗沟”。这就是后来大运河在江苏境內的一段。两汉至南北朝时期,相继修建了一些渠道。这些渠道虽然断断续续,卻使大运河的开凿,在江南和中原地区初具规模了。
大运河北起北京,南达杭州,纵贯海河,黃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将这五大水系联结起来。大运河全长1,794公里,是世界上开凿最早,工程最大,航线最长的人工河。它比沟通红海和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开凿於1859年,1869年通航,全长170公里)长十倍,比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巴拿马运河(开凿於1881年,1920年通航,全长81.3公里)长二十多倍;它和万里长城,都是古代中国迄今並存,蜚声国际的大工程。
开凿运河,並非一朝一代所能完成。这一中华大地上功绩显赫和影响深远的伟大工程,开创於春秋时期,高潮於隋代,竣工於元代。
胥溪,胥浦是大运河最早成形的一段,是吳国开凿的,胥溪从宜兴开始,在芜湖入长江,使太湖水系第一次和长江联系起来。胥浦是在胥溪完工后不久开凿的,它以太湖为起点,经淀山湖和泖湖,流入东海,为太湖开拓了出海口。胥溪,胥浦的开凿,把整个东南水系连成了一体。在吳王夫差当政时,国力強盛,为了称霸中原,於是他下令开凿邗沟。邗沟从扬州北上,经过高邮湖,转向东北,入博之,射阳二湖,又折向西,经白马湖与淮河相接。邗沟建成后的当年冬天,吳王夫差就迫不及待地进攻齐国,灭齐之后,又利用这条水路与晉国爭雄。邗沟沟通了长江和淮河,为后来大运河的全线开凿奠定了基础。
隋代以空前的规模和浩大的声势,开凿和疏浚运河,功绩卓越。公元581年,隋朝结束了长达300多年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建都於长安。为了加強京都与富庶地区的联系,便於从黃河下游和江淮地区转运粮食等物资,並为坚固北部边防,於是对运河进行了全面地规画和实施。从587年开始,分別开凿通济渠,永济渠和江南运河,前后不间断地施工近三十年,动用了成千上万的民工,极尽艰难。隋代大运河全长2,500多公里。隋炀帝先后发动三次对高丽的战爭,大运河充分发挥了粮草军运的功能,並成为南北交通的水上干线。
诗抄
通济渠:隋代大运河的南段,从洛阳直达江都(扬州)。这是大运河的核心工程,从605年开工,至608年完工,前后耗时四年,动用民工310万。该工程的功能,一是从当时的隋朝京都洛阳引谷水和洛水入黃河,二是使洛水,谷水上接淮河。在此之前,还对荥阳至开封之间旧有的汴渠实施了改造工程。通济渠全长1,100公里,南与邗沟相接。为了使通达江都的河道畅通无阻,同时又对古老的邗沟进行了整治与疏浚。这是大运河最重要的河段之一,到唐代又称汴河,当时有天下一半财富都是由这条汴河运输之说。
永济渠:隋大业四年(608年),隋炀帝在成功开通运河南段的基础上,又开始了运河北段的修筑,这便是后人称之为“永济渠”的运河。永济渠全长1,000公里,是在三国时期魏国所开旧渠的基础上开凿的,同时还利用了一段天然河道。永济渠的大体走向是东北-西南方向,从洛阳出发,一路北上,南面引水进入黃河,北面驱水进入海河,至天津附近掉头流向西北,最终到达大运河的终点涿郡,即今天的北京。永济渠的开凿,解決了洛阳到涿郡长期交通不畅的瓶颈现象,为隋炀帝东征高丽打开了水上运输的通道。
江南运河:永济渠开凿通航之后,洛阳可从水路直达涿郡,但是隋炀帝立即意识到“无物可运”,中国的富庶之地尽在南方,於是,他计划开凿江南运河,大业六年(610年)开始动工。开凿完工后,江南运河全长400余公里,北起京口(镇江),南至余杭(杭州),将长江和钱塘江联结起来,中间更襟带太湖流域,沿途尽是江南工商繁荣和农桑发达的名城重镇,如:常州,无锡,苏州,嘉兴,等等。从此,南方丰富的物产源源不断地运向北方。
掌故
在大运河的沿岸,发生过许
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也流传
着许多文化掌故。这些历史
事件,以及散布在民间的各
种野史,传说和掌故,经过
千百年来口头相传,形成独
特的大运河文化。其中既有
历朝帝王的史实典故,也有
历代名人的传闻轶事,还有
一些与运河有关的地方民情
民俗。近年来,有关大运河
文化的资料受到国內学者的
重视,开始了大规模的搜集
和整理工作。
元代大运河,是对隋代已经成形的大运河的改造。元代定都大都以后,深感京都地区物资匮乏,与江南地区往来不畅。为了使南方的粮食,丝帛可以便捷地运到大都,元代统治者接受了水利专家郭守敬等的建议,对隋代大运河的北段进行大规模的改造,一是重新开挖一段河道,将京都和大运河中段联结起来,二是逢弯取直,缩短了大都到江南富庶地区的航程距离。元代大运河完成后,航程比隋代大运河缩短了近700公里。元世祖忽必烈灭南宋统一中国之后,根据政治中心北移的情況,修治运河成为当务之急。至元十七年(公元1280年),利用汶,泗诸河的水源,沿着山东丘陵的西北边缘,向南开凿了济州河。时隔九年又开凿了从东平到临清的会通河,与隋代开凿的永济渠接通。第二年又征集民工,开挖了从大都至通州的通惠河,总长80余公里。当新修的通惠河,会通河,济州河与原运河接通之时,从以北京为起点至杭州为终点的大运河全线贯通。这是运河建设竣工的定型时期。
大运河到元代初步定型,直至清代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大运河才与黃河完全分离。大运河的河段並非全部由人工开凿,有许多地方利用了天然的河流和湖泊,这样不仅減少了资金和劳力的投入,缩短了开挖时间,同时还解決了新开河道往往缺乏水源的难处。由於这一特殊原因,大运河的每一个河段就有了一些不同的名称。从南至北,大运河共被人为地分成七段:从杭州至镇江一段,叫江南运河;从扬州到淮阴一段,叫里运河;从淮阴到台儿庄,叫中运河;从台儿庄到临清,叫鲁运河;从临清到天津,叫南运河;从天津到通县,叫北运河;从通县到北京,则叫通惠河。
明,清两代仍以北京为都城,经济,财物仍然依赖於繁华的江南,因此对京杭大运河依然不断地修整和疏浚。在元,明,清三代历时500多年的时间里,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脈。干隆皇帝自干隆十六年至干隆四十九年的三十三年间,六次南巡,他从北京到杭州,均沿京杭大运河向南行,对大运河的治理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人说:“搞清了运河的历史,也就知道了大半个中国历史。”这句话说的並不过分,世界上还沒有哪条运河或其他交通线,能如此长久而又深刻地影响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过程。大运河形成后的1400年间,对国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开挖运河的直接动机大都源於政治和军事的需要。隋朝结束了近千年分割混乱的局面,实现全国统一。为了巩固政权,並有效地统治这块幅员广大的国土,急需一条连结中原京都並伸向南北两端的运输通道,於是倾全力开挖运河。令一个动机则是为了漕运。我国的政治中心长期位於黃河流域中原地带,这一地区由於连年战乱,田园荒芜,无法就近满足朝廷和京都的需求。而南部长江流域因自然环境较好,加上春秋以来大批黃河流域居民因逃避战乱南迁,使这一带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较快,形成国家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相脫离的局面。运河成为朝廷的生命线,政权巩固的基石。综观我国历史上许多重大政治和军事事件莫不和运河有关,因此,历代君王无不把治运当成头等大事。
一直以来,运河仅限於一条供皇宮朝廷专用的后勤补给线,老百姓称为“贡河”或“运粮河”。它对国家经济的影响也仅限於两头。一是适度促进江南农业和手工业的增长;令一则是保障了京城的繁华,对沿线经济的影响並不大。运河对我国经济产生推动作用始於宋末,盛於明,清。在我国东部地区构筑了一条以运河为轴心,长达1800公里的运河经济带,並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所在。宋末以后,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业自给有余,以纺织业为主的手工业向小规模作坊发展,商品生产有所发展,对运输的要求与日俱增。同时,随着北方农业的发展,朝廷对江南粮食的仰给程度降低。统治者开始容许商船航行,也容许官船(即漕船)捎带一定比例的土产在沿途交易,其比例逐年增大並免稅。因此,这条专供皇朝的“贡河”,很快变成一条促进商品流通,为全社会服务的运输大动脈。反过来这条量大价廉的运输通道又強有利的推动了沿线的商品生产。在运河的南端,以丝棉纺织品为主的手工业产品供应范围已不限於朝廷,而是面向全国,生产规模扩大。明,清两代,运河的年运输总量估计在约在4000万担左右,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很大的数字了。由此可看出运河经济带的繁华程度和在国家商品经济中所佔分量。沿运河出现的一系列城市,至今仍是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的祖先大都沿黃河和长江两大水系生活。因相距遙远,加上自然地理条件和发展先后不同,相互之间在性格,风俗,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異,运河的最大贡献是在这两大水系之间架设了一条南北通道。千百年来南北各民族就是利用这条通道频繁交往,相互了解和学习,最终导致融合,进步。沿运河随处可见的历史人文景观,是运河文明的一个组成成分。例如江南特有的玲珑,雅致,小桥流水园林建筑,搬到了北京,秀丽的颐和园和圆明园与粗犷,豪放,庄重的宮廷建筑分庭爭艳,甚至同园相辉。我国所创的拱桥宝塔等建筑沿运河两岸,随处可见並不断创新。发达的经济,迷人的风光,五光十色的民族风俗,使京杭运河成为文学艺术的搖篮,许多历史名著的作者诞生在运河岸旁,各种戏曲绘画杂技等文艺精品也沿运河应运而生。运河在促进中外交流方面也做出了贡献,不少国家向我国这条“皇帝运河”学到了挖运河,建船闸技术,仿之而行。丝绸之路的主要商品丝绸和瓷器不光产在运河带,且多为运河转运。
人们常把黃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也可以把运河比作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河,智慧之河,因为它融会了这个大民族的众多聪敏和智慧。大运河的开凿是中华民族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是千百万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它集中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科学成就,智慧与创造。若沒有大运河,我想中国的历史会因此而失色不少,历史上许多朝代的生存和发展跟大运河都有着极密切的关系,运河在历史上扮演着极重大的角色,一旦运河的通航情況不理想,整个国家的发展必定受到影响,所以国家的统治者向来特別注重运河的开发及整治。由於交通的发展,现在的大运河它的重要性或许不像从前一样对国家有那么重大的影响力,不过它还是有其历史价值的,所以对於大运河的修筑整治和运河边的历史遗跡的保护更显的重要。总而言之,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內,大运河一直是国家的运输大动脈,它使中国历朝历代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有了长足的进步,也使南北之间的差距逐日缩小,不论在物质和精神两方面深刻影响我们国家和民族,大运河在历史上的角色实在是不容我们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