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与位
世上的人,尽管种族不同,国家有別,地域各異,以至宗教也有差別;但对於基本品德,还是观念相同—诚实。意思是心里怎么想,口里就怎么说。
有些人会感到失望。进化论已经流行了多年,圣经中找不到支持;有的,只是“人性退化论”,如此说—
人心比万物都诡诈,坏到极处,
谁能识透呢?(耶利米书17:9)
这有些贬抑“万物之灵”的人类。不过,无需辩解,卻似乎容易证实—在所有动物中,找不到哪个种类,低卑到会言不由心,说谎言的地步。该知道,今天流行的名词“雅虎”(Yahoo),源於隋弗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的讽刺寓言小说格历华遊记(Gulliver’s Travels),在所谓“马国”语言中,意思是“人”—其特长恰是说谎。
遭遇海难漂流的船长,正如中国镜花缘中的旅行者,照出镜子里的面目。他还向“马君王主子”,暴露了许多“人丑”,叫作畜生的马听了脸红。如:王族血统近亲內婚,生子愚笨,无能治国;並政治上的丑恶等。当然,他总算无缘见到现代政客的邪恶无恥,否则还会抖出更多人类“非人”的黑幕。
无论如何,比起科技进步的当今人物,加上时间和海洋隔开,还有一段不小的距离。一件使人难堪的事,只有言行相悖的文化,才会容许发生,就是职业性的谎言者,明明素行不端,竟然一再中选任要职,被举上大位!品与位不相称,简直是讽刺,而且发生在高喊“民权”,“自由”的地区,号称基督教国家。如此“生活方式”,就算不说病态,掩饰罪行,又当如何解释?
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
就有恶人到处遊行。(诗篇12:8)
公义的神若还在管事,怎能让这种事在光天化日下发生?
可真叫人吃了不消化!但卻不能罪怪人心不古—圣经最古老的书卷,约伯记,就有义人不解的问题—
強盜的帐棚兴旺,惹神的人稳固,
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约伯记12:6)
世界最大商业城市的旺段,就有闪亮的金字招牌:“某某大廈”!这像话吗?所得不义之财的罪证,就摆在那里,並沒有让它倒下来。口是心非,自称是“替天行道”的強盜,卻那么不自然的发达,难道真可以说是“神多将财物送到他们手中”?公义的神啊!又为了什么?

神要行公义审判,並不是新理论—约伯说:“这一切我眼都见过,我耳都听过,而且明白。”(约伯记13:1)可惜的是,他只以为自己明白;即使眼见是实,那只是差強明白其如何而已—
在祂有能力和智慧—被诱惑的
与诱惑人的,都是属祂…
祂使邦国兴旺而又毀灭;
祂使邦国开广而又掳去。
祂将地上民中首领的聪明夺去,
使他们在荒废无路之地漂流。(约伯记12:16,23-24)
从知,到全知,有不可跨越的距离,更无以达到能,全能的应用层面,连些微希望也沒有—因为我们到底是人,在肉身之內有限的,渺小的人。
英明的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怎能不明白这道理?但身在其位,势令智昏,骄傲自得,以为大巴比伦是他的伟大政绩,经济发展和建设成就,为要显示自己的威严的荣耀。巍巍乎王者,就此失去智慧,变得吃草如牛,要经过七期,直到他承认至高者在人间掌权。(但以理书4:30-32)
不过,这些历史人物,到底还沒有低鄙到今代人的地步。你猜是为什么?是因为还沒有发展直接民选!群众心理很容易被欺骗,受煽动。举例来说,研读文学的课程,不採用“畅销书”为教材。英国清教徒执政时代,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 1599-1658)曾烦躁的说:“人民就是不知道什么对他们好。”这似乎证实一句话:“真理未必佔多数”。
圣经有特別的警告:“圣灵明说,在后来的时候,必有人离棄真道听从那引诱人的邪灵,和鬼魔的道理。”(提摩太前书4:1)恶人当道会出现。
若神真个任凭所有的人都“被诱惑”,因人“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帖撒罗尼迦后2:10),看选奸举恶的事实,想来就叫人不寒而慄!
人知道自己的缺欠,需要恢复堕落的人性,必须放棄自救的途径,归信基督得重生,於神的性情有分;对神对人都以诚实为根基,归从真理,並且长进,靠主成全。
看来今代的人,要有大觉醒,还是得有相当的“进化过程”。惟祝神施怜悯,免经重罚,使有品德者得其位,居之久。阿们。![]()
插图:
- “Photo of Man Standing on the Crowd” by cottonbro studio (Pexels.com, accessed 9/2025)
(同载於圣经网 aboutbible.n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