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谈天说地 ✐2018-11-01

牧师都是骗子吗?

殷颖

 

  以近代中国小说史一书,将张爱玲在华文世界中定位为文学大家的美国学者夏志清教授,2013年以九十二岁高龄过世。海內外纪念夏公的文章不断,其中王鼎钧先生便一口气写了三篇;有一次鼎公与夏志清及几位友人餐敘,席间鼎公离座时,夏志清冒出了一句“牧师都是骗子”,因夏教授知王鼎钧为基督徒,故在其离席时才说出此言。夏志清无宗教信仰,但也不宜对基督教所有牧师下此断语,是否夏老师曾受过牧师的欺骗,不得而知;但基督教的牧师真如夏老所言都是骗子吗?我们由日常媒体报导中多次得知,基督教的牧师中确有骗子,如数年前一位美国牧师康平,数度声言2013年某月某日为世界末日,且在传媒上大肆宣扬,前后皆以槓龟道歉而告终,但人们多半也不会去深究。夏志清並未指出特定对象而声言牧师都是骗子,卻有一竿子打翻一条船之嫌,令人遗憾。
  但“基督教的牧师真的都是骗子”吗?其言值得基督教人士的深省与反思。
  首先,我们应知牧师与传道人亦为常人,而且也都是蒙恩的罪人,与一般信徒並无特殊,保罗甚至自称为“罪人中的罪魁”(提摩太前书1:15)。教会传统将传道人称为“圣品人”(Clergy),一般信徒则称为“平信徒”(Layman),这样无形中已将教牧人员的品格地位推升了;教牧既为教会的领导人,当然应有高尚的品格,为信徒自然的要求,但如一旦发觉教牧也会犯罪,便会十分失望,对其人格会比一般人犯罪更为贬抑,应可以理解。


霍桑


红字
  美国知名小说家霍桑(Nathaniel Hawthrone, 1804-1864),有本十分著名的小说红字Scarlet Letter),霍桑写故事的背景为十九世纪初期的英国,当时一般人的道德观念颇高,他写一个老医生向往移民美国,先独自去美两年做好种种准备,再回英攜家带眷同去,但在他离英两年中,妻子卻与人通姦生下一女,按当时的风俗,这位出轨的妇人衣服上要繡一个红A字(Adultery即通姦),这当然为十分恥辱的字样,而妇人卻忍辱负重从不肯透露谁为其姦夫,后为老医生发现姦夫即其牧师,故思杀之复仇;但这位牧师在漫长的七年中,备受良心的折磨,竟在一个公开场合公然认罪后气绝身亡,死在他情妇怀中。这便是霍桑以渲染与惊悚的笔法。撰写的一部奇情小说。
  这位牧师不但是骗子,且犯了严重的姦淫罪行,假如在今天,他可能会有不同的结局,因时代变迁,社会道德标准骤降;即使在媒体的报道中类似行为时有发生,教牧犯了姦淫,甚至強姦罪也不会令人惊奇,而司法多半也对姦淫罪行轻判或不起诉(如双方你情我愿),便草率了结。   二十世纪末,美国有两位知名的电视佈道家(属同一宗派)各拥有数百万观众,其佈道节目透过电视向全世界播放,无人不晓(台湾也曾播过)。然而这两位牧师佈道家也都犯了相同的罪行,即姦淫(其一曾嫖妓,另一还有同性恋行为)与贪渎,二人甚至互斗,互揭疮疤,闹得沸沸扬扬,举世皆知。其中一人触法判罪入监,另一位卻在电视节目中向观众认罪,寻求人的同情与神的赦免(是否真心,则无人可知)。后来二牧皆为其教会开除,但公开认罪后,其一仍有观众支持,自辟节目佈道,又持续了一阵子才在节目中消失(CNN曾有专题报导,名为奉上帝的名In the Name God)。
  无独有偶,教会的贪腐不仅为西方教会,东方教会也不遑多让,前不久爆出消息,韩国拥有八十万会众的汝矣岛纯福音教会著名牧师赵镛基,因贪污(数百万亿韩币)渎职被判三年徒刑,五年缓刑,並课五十亿韩币罚金。赵镛基与纯福音教会在过去数十年间出尽风头,台,港许多华人教会都纷纷前往学习取经。赵牧师也多次赴台,港主持传道特会,两地华人教会都对赵牧师极为崇敬,认为他是教牧界的典范人物。事件爆发后各教会极度震惊,神学佈道家唐崇荣牧师认为撒但投资很深,很厉害。难道撒但的投资只限於少数教牧吗?撒但如吼叫的狮遍地遊行,寻找可舌吃的人,狮子既不忌口也不挑食,教牧固为美食,信徒更是牠的家常便饭,当初连耶稣也被列入了牠的菜单,可惜舌不下去,铩羽而归。
  如今已进入二十一世纪,这种事已不是新闻,天主教的神父性侵事件不断,有些教会还认同了同性恋婚姻,一些同性恋者甚至还可当选主教之类的圣职,不知今夕何夕,教牧与信徒竟能公然违背圣经教导倒行逆施,教会的道德防线早已为撒但攻陷了,这样,人对神职人员要如何看待呢?
  再回到夏志清所言“牧师都是骗子”,这话虽以偏概全,但他所讲的也不是全无道理。“骗”就是撒谎,不诚实,都为基督教信仰的大忌,人犯罪即以说谎开始,而说谎者最后的归宿,便是第二次永死的硫磺火湖(启示录21:8)。
  世上有哪位神职人员终生从未撒过一句谎吗?所有的神职人员包括传道人,牧师,主教,神父乃至教宗,千古以来应找不出一个人未曾撒过谎。按天主教的传统,圣彼得为第一任教宗,他曾当着基督的面诅咒发誓,三次不认主(马太福音26:69-75),那不就是欺骗吗?另外他也曾无意中骗过人,且载之於圣经,保罗曾指责彼得伪装与外邦人隔离,是因怕受割礼的犹太人说他的閒话;原本他与外邦人共餐,但看到犹太人来了,便假装与外邦人割席,保罗直指这是不应该的(加拉太书2:11-19)。彼得在这里沒有以口说谎,但行为卻是欺骗,这根本违背了基督的正当教义。这是一个活生生的传道人(圣品人)迫於现实作骗子的实例,也是一个标准的传道人撒谎的惯例,因为怕得罪某些教友,宁可违背良心而讲一些假话或伪装,“是不得已也”。十二使徒中的大弟子都沦陷了,遑论其余,所以牧师说谎的机会恐怕比一般平信徒更多一些,夏老言之有理,“牧师都是骗子”。
  其实,骗子的例子还轮不到彼得,基督时代最大的骗子集团是当时的法利赛人与律法师,主说:“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別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卻不肯动。”(路加福音11:46)
  对行为不良的传道者,主有独特的看法:

“那时,耶稣对众人和门徒讲论,说:‘文士和法利赛人坐在摩西的位上,凡他们所吩咐你们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但不要效法他们的行为;因为他们能说,不能行。他们把难担的重担捆起来,搁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个指头也不肯动。’”(马太福音23:1-4)

在这里基督为我们(特別是夏志清教授)解決了一个难题;牧师在讲台上所讲的,自己不能实践或是故意犯罪(如美国二位电视牧师),这样,他讲的道能听吗?还有用吗?主轨钉截铁地说,只要这些骗人的传道人,牧师讲的是圣经上的真理,不能因他个人的行为而使之道失效。记得那位电视佈道家的丑行揭露后,曾因他们的讲道受感而归主的人都十分困惑,不但质疑他的讲道,也怀疑他们施行的洗(浸)礼是否有效。主已在圣经中回答了这个问题,教牧所讲道与施行的圣礼是神的话和神的圣礼,讲道与施洗(浸)者是代神执行,执行者是圣洁或污秽,影响不了神的道与圣礼,听者与受洗(浸)者因基督的宝血得救,与讲道及施行圣礼的人无关。牧师个人的行为如骗了你不了紧,宝血的救赎仍有功效。实际上,我们在此世根本找不到一个完完全全圣洁的人(包括牧师)。
  “牧师都是骗子”此话可能不假,但他若真的“骗”你信了耶稣,这种“骗”的结局也很好,虽仍觉得有些遗憾,但他“骗”人得救重生卻是真的。可惜在纽约地区沒有一位牧师能“骗”夏志清信耶稣,得到永生,还是颇令人遗憾的事。
  不论夏老之言是褒或贬,牧师与传道人都应自省,保罗说的好:

“恐怕我传福音给別人,自己反被棄绝了。”(哥林多前书9:27)

这句话与夏老之言,都值得传道人深刻警惕与反省。

补记

  我写此文是因读了王鼎钧先生世界周刊专栏中的记述,他由夏志清教授生前之言,而引发我写此文之动机。他担心此文会引起一些人的误解,或对夏公令誉有损,而致函要我谨慎处理此稿。但我文中並未对夏公之言有異议,反觉其言对教牧自我反省有益。初稿投教会二种刊物均被拒,再投北美世界周刊,该刊物之常主编表示:文很精采,但她无胆刊登。后投世界副刊,编者来函要刊登並要求勿再投其他刊物。但鼎公顾虑夏公新逝,不宜以其片言而导致议论。为尊重鼎公所虑,因函世界副刊要求撤稿。如今夏公逝世已两载,夏公当时所讲或为戏谑语,我卻视同诤言,认对教会应有积极与正面效用,因收刊本书中,用以自勉,亦为教牧同工共勉。至盼鼎公能鉴而谅之。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由小书斋到百合书屋
台北:道声出版社
(10641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15号,电话:(02)23938583)
(书介及出版社资讯:https://shop.taosheng.com.tw/goods/content?c_id=84&g_id=2248&st=0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181103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