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无银”解密
记得鲁迅在其杂文中曾提到“此地无银三百两,隔壁阿三未曾偷”,並释言,拥三百两银者,因恐为人所窃,觅一处藏匿,担心有人发现,便写下一个字条说明此地无银,便安心离去。藏银为隔壁阿三按其字条所示掘地得银,但也怕藏银者知晓,乃另写一字条以示自己未曾偷取。藏银者与窃银者都犯了同样的愚蠢,即欲盖弥彰。一人曝露了藏银,另一个人则揭露了自己的窃行,此所谓“禿头上的蝨子”,明摆着的。
某人将银两藏於某处,因不欲人知,故书写字条示无银,反曝露了藏银,他本欲撒谎以欺他人,卻恰恰引人发现而遭窃;同样,窃银之人得手后也怕人发现,留言为己虛饰,同样也为掩盖而反透露了偷窃的行为。
人之所以讪笑“此地无银”之谎言者,是觉得这二人都太笨了,连扯谎都露出马腳,卻不觉得撒谎不对,甚至视为理所当然,可见人类都在虛谎中生活得习惯了,才有此反应。批评者非针对其谎言,而是恥笑他们撒谎的技术欠高明,因他们的谎言撒得太完美了,是不及格的说谎者。
自认是聪明的人,都会窃笑此二人为笨伯,但实际上是如此吗?自古至今有多少人犯行后设下种种疑阵,想导引侦察者进入误区,但转来绕去最后行跡终会败露,不过迟早而已。转了一个大圈最后仍会原形毕露,与“此地无银”者相比,能高明多少,五十步与百步而已。
Edward Snowden
©Getty Images
“此地无银”是一个十分容易破解的密码,是简单的反义,是欲盖弥彰,让聪明人与不很聪明的人都能一眼看穿,因而被讥笑,讥其设计得太简单了,不必费神便可破解,由谜面本身便可以解密,但这样人便不满足了,必须要多费些疑猜才可满意。圣经是神的话,平易近人一看便懂,故人也会不满足,最好是密咒偈语才有意思,所以有人也要将圣经变成密码,在希伯来语原文中设下谜面,便可满足那些喜欢解窥者。圣经中比较难懂的一卷书为启示录,此书之解释者何止千万,人对易解的道理,反置之不顾,这便是人性。
人最最感兴趣者,莫如基督再临的末日之谜,自古至今,多少人都喜欢猜,猜错了也不以为意,多年前美国的康平牧师便一连猜了两次末日,当时一度成为媒体新宠,几乎佔据了各种媒体的主要报导,但两次都槓龟。所以人在有生之年,应该还是会继续猜下去,但对基督清楚的提示反不感兴趣,主以自然界现象作为末日的提示:“当无花果树现出嫩绿的颜色,长出新芽的时候,你们就知道夏天要来了。”这样的兆头,人才懒得理会。人要知道的是一张精确的时间表,这样人们便可以在末日未到之前,尽情享受罪中的欢乐,等到了最后关头再悔改也不迟。那五个贪睡的少女,便可以好好地做上一梦,等新郎来到时设定的闹钟响起,再预备油灯去迎接还来得及(参新约马太福音25:1-13),这不就是猜谜者们的心态吗?
“此地无银”原本为一个谎言,但大家都沒有怪说谎者不应该,只对他谎说得太容易,太浅显而有微词。这足以说明人都活在虛谎的世界中,以说谎为当然,也充分说明人人都犯了罪,人若再说自己无罪,不正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吗?
本文选自作者散文集由小书斋到百合书屋。
台北:道声出版社
(10641台北市杭州南路二段15号,电话:(02)23938583)
(书介及出版社资讯:https://shop.taosheng.com.tw/goods/content?c_id=84&g_id=2248&s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