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9-05-01


中央亚细亚—还我伊犁

曲拯民

 


俄国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 of Russia, 1818-1881),为罗曼诺夫皇朝(Romanov Dynasty始於1613年,即明万历四十一年)第十五代国君,对內施政开明,废农奴制度;对外则推行帝俄一贯的扩张政策,征服高加索全境,俟佔领西伯利亚完成,即攻打土耳其。鸦片战爭后,清廷弱点毕露,以广州事件为借口,英军佔领舟山和辽东,法军登陆煙台,威胁京津,帝俄趁机強迫清廷签订“爱珲条约”,致我国丧失黑龙江北,乌苏里江东之地。复侵中央亚细亚,破汗国尽据其地。唯清史仅记浩罕(Kokand)三部和安集延(Andizhan)似未包括距我国国境较远的奇法(Khiva)汗国,继又佔新疆省的伊犁地区。奇法汗国独抗帝俄五年,1873年亡。
  伊犁条约假圣彼得堡重行修正后第二年,亚历山大二世被暗杀,死於炸弹。皇太子三世践祚,政策保守,加意巩固內部,绥靖业经吞噬了的亚洲各地,此际中俄边境安諡。唯三世享国仅十三年,皇孙即最末一皇帝尼古拉二世加冕时,清廷特派李鸿章前往致贺,並访泰西各地。

还我伊犁

  伊犁(Ili)为古代乌孙地(Wusun),匈奴曾结乌孙胜波斯族。先后为匈奴和乌孙所败,远遁,过大宛“西击大夏而臣之”的大月氏,和乌孙,匈奴等等皆突厥语系民族。魏,晉时期,匈奴(南匈奴下中原,北匈奴入欧,结北欧诸蛮族,強大,一度威胁罗马帝国)西去后,北方的拓拔(鲜卑—东胡的西支)据其地。同时期,突厥语系民族大量进入中央亚细亚。
  汉朝通西域,虽曾征服过大宛,但未佔据中亚任何地区而收为己有。至於清史所记“自伊犁讫和阗南北三千余里,东西七千余里号新疆,总制於伊犁将军,凡汉时西域三十余国皆隶焉”之“三十余国”,当指张骞通西域一百八十年后明帝时的实況。武帝(时张骞已故)曾以宗室女予乌孙王为右夫人,同时匈奴亦赠女通好。乌孙(伊犁)之重要性自古已见。
  伊犁地区失於帝俄自同治十年(1871年)新疆回部叛变时期开始,早在干隆二十二年(1757年),清廷将“西域”分道,府,州,镇治之,总制於伊犁将军。道光时,“西陲无事三十年”。迨道光末期,1844年起,帝俄侵中亚,即西方所称的土耳其斯坦,我国西陲渐有唇亡齿寒之感。亚洲人断续地抗暴三十年,实不知死,伤,被放逐西伯利亚北部的有几十万人。同治中叶(1867-1868年)撒马尔罕(Samarkand),塔锡金(Tashkent),布哈拉三城陷落,此或为清史所指的“浩罕三部”。此后,帝俄开始窥伺着东方,趁新疆回部发生叛变,便攻佔伊犁。光绪元年,左宗棠率部入新疆,四年后,乱平,清廷派崇厚使俄谈判,时俄据伊犁已满七年。可惜崇厚愚昧,轻率订约,失地赔款,偿五百万卢布,作为“佔领军费的损失”,许以帝俄在各贸易要地加设领事,俄商並可自由进入內地,货物免稅,通行无阻,仅收回了约广二百,长六百里失地,条件丧权辱国,举国朝野闻之譁然。次年,曾纪泽奉命使俄,重谈条件,然大错铸成,可供挽回者不多,谈判继续,历时一年半(西方史写作Treaty of Saint Petersburg於光绪七年,即1881年初约成),结果多偿军费四百万卢布,但卒加收约广二百,长四百里失地,削減了俄商进入內地交易的特权和減少帝俄可设领事的城市数目。
  自中国开始失地以来,从今日南疆喀什市(Kashi)正北,越天山(Tien Shan)向北画起,循巴尔喀什湖(Lake Balkhash, or Ozero Balkhash)的中心,指向东北,直到阿尔泰山(Altay Mts.)以西地区,包括外蒙西北的唐奴乌梁,形状颇似一条粗毛虫,中亚的阿拉木图(Alma Ata, or Almaty)恰在头部的中心,像一只眼睛,这个约十八万平方英里的广袤盆地,高原,沃野,比美国的加州略大,等於整个中亚面积的九分之一(清史谓失地二百万里)尽被帝俄囊括了。原日作为行政和军事中心的伊犁城(依民初出版的地图,是绥定。但照清史所记,绥定距“伊犁大城”为三十里。绥定县1965年改称水定县,1966年併入霍城县)已成为一边城了。


图中红色部分为光绪七年伊犁条约的失地部分


阿拉木图背靠天山,如今是哈萨克国的最大城市

汉朝以来的西域

  今日的中央亚细亚,古之康居,乌孙,奄蔡,大月氏和有属邑大小七十余城的大宛。或由於此地为西域要冲,居中央地带,司马迁将之入列传。依史记:大宛在匈奴西南,汉之正西,东北为乌孙,西北奄蔡,北康居,西南有大夏,西大月氏,再西为安息和条支。公元前之大月氏和大宛(即西方史之Sogdiana)其首城为撒马尔罕(Samarkand),亦有布哈拉为大月氏首城之说。希腊史称撒马尔罕为Marcanda,於公元前约三千年已有居民,是中央亚细亚最古的城市,为后来马其顿人亚历山大和成吉思汗攻打和征服的对象。考古学者根据自废墟发掘上古的遗物来推断,当北方突厥语系(Turko-Tatar Language散居乌拉山东至阿尔泰山北一切遊牧民族的语言)民族尚未南下时期,原居民所用的语言和文字为Sogdian Language(即栗特语),本属印欧语系(Indo-European Language)。又自发掘古代人的头骨来看,他们是源起北欧,多瑙河一带的阿利安人(Aryans),和波斯人的祖先以及公元前二千至一千年侵入印度,将其原居民皮肤黝黑,瘦小的达斐甸人(Dravidians)赶到南部去的征服者同属一族。阿利安人的印欧系语言至终形成了多种语言的基础:拉丁,希腊,北欧语言,斯拉夫,波斯文,梵文等。在秦,汉以前,印欧语系民族确已深入新疆戈壁地区,例如楼阁等国。近世纪的语言学家甚至认为向居敦煌祈连间的大月氏人其中一部分也为印欧语系民族,因此西去征服(抑说服?理由是共抗匈奴)同语言的大夏,直如水到渠成。


撒马尔罕(Samarkand)今貌

  市见蜀布(张骞语)与大宛同俗並善商贾的大夏,西方史称Bactria,本属波斯东北方的一省(从印度到古实,古实即衣索比亚—见犹太史旧约以斯帖记)一度被四大家族统治,最強者为Tok-harl,“大夏”或为此字的译音。大夏於亚历山大东征以后吸取希腊文化,膜拜希腊诸神。张骞出使大夏,正在此时。大月氏大夏之西的安息和条支亦能与西方史上的名称吻合。
  安息即波斯,即今伊朗。建国人古列(译名见旧约以斯拉记,是波斯文Kurusl的译音,西方史用希腊文,译作Cyrus原为大夏以西Parthia地一波斯族长,初受封玛代国(Median Empire),被称“安息王公”(Prince Kurush of Anshan)。古列背叛玛代,毀其王朝,次捣巴比仑国都,建波斯帝国(539 B.C. 我国东周景王时期)。安息得自Anshan,似甚明显。
  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毀波斯王朝,併其全土,返程死於途(323 B.C.),国遂分为二:西国以埃及为中心,东国以敘利亚为都,东国的国君与国民相同,皆Seleucus(or Seleucids),而当时在底格里斯河畔的贸易大城(今伊拉克国都巴格达)也取同音名为 Seleucia。“条支”与任何一字的希腊原文发音都相近。张骞二次通西域(汉武帝元狩四年即 199B.C. 副使远抵安息国)当时不惟大夏(Bactria)已脫去条支的桎梏,原波斯国北部的 Parthia(安息王的发祥地)业已重兴,且密通罗马,计画夹击希腊东帝国—条支,欲摧毀之,借复前仇。
  张骞出使西域,两度被执,羁留匈奴地十余年,娶匈奴妇,精通胡语,应勿置疑。二度出使时,匈奴已被北逐,归后所报正确无误,是以史记所写比照西洋史无基本不符处。司马迁生於景帝年间(145 B.C.)承父衣钵,奉命撰写史记,多次与张骞对谈,已可想像,张骞故时司马迁年仅三十。班固修汉书,其弟班超远征,留西域三十余年,北打匈奴,西打大月氏。所谓西域五十余国尽臣服汉之说,无非限於今新疆境內和境外近处的部落,似与中亚各国少有关扯。班超故(102 A.D. — 永和十四年)后不足五十年,汉之政令已不复行於西域,遑论中亚?魏,晉,南北朝时期,中国多难,与西域间交通衰,及至北朝始,西域通路几乎被遮断。百年后,至唐初,旧路复通。

唐朝与大食

  太宗始,与西域间贸易兴,流行西域的各宗教入:祆,景,摩尼(唐代屡向久奉摩尼教的回纥人借兵,教入中土,随军建寺)。高宗时代(650 A.D. 始),西突厥服唐,入贡国家(部族?)远达里海东岸,包括印度和波斯。据唐史:唐末,伊斯兰教经大食人自西北与海路传入中国。“大食人”不如写作“阿拉伯人”甚至用“胡人”两字更妥。
  大食於唐高宗永隆二年(681 A.D.)初次入贡。大食(Seljuq or Seljuk)人名,突厥语系Ghuzz or Oghuz的族长,原回纥人,世居中亚东北境,传三代,強大,宗伊斯兰教,与唐修好,每隔数年入贡一次,从唐中叶开始南移,入中亚各地,各国(城)尽服。大食人意犹未足,终至橫扫波斯东部,入巴格达,陷伊斯兰(阿拉伯)王朝,征佔波斯全境。北宋时期,续向西扩展,取敘利亚,与十字军交锋,败东罗马帝国,俘虏国君,迫其割地求和。大食国极盛一百余年。之后,王公爭立,至终仅保留了在小亚细亚的部分疆土,后来为蒙古帝国所败,並向蒙古称臣。唐,宋史谓“大食人即阿拉伯人”,实该自宋仁宗(1055 A.D.)至和二年大食军陷巴格达夺取了阿拉伯王朝以后算起。早期的大食人应为突厥语系和印欧系民族加上少数波斯人。至於唐史所举在唐末內乱五代时期,大食国亦衰之说亦不确。实际大食人在五代时期才逐渐西去南下,不过是放松对中亚的控制而已。至於唐代中叶屡有“黑衣大食”来入贡的记录一节,按西方史,阿拉伯人在波斯所建的早期伊斯兰王朝 Omayyads 本以白旗为象征,后期王朝 Abbasids 始(749 A.D. 唐玄宗天宝八年)改用黑旗,以资区別。又据唐史,黑衣大食天宝十一年初次进贡(后来每隔数年一次,至少十二次),与西方史所记年代,並无不合之处,唯“黑衣大食”应为“黑旗波斯”方符史实。直到唐末,大食人的潛势力仍停滞在中亚和波斯东北部,吞併波斯王朝实为一百五十年以后的事。
  北宋时,西夏強大,入侵敦煌,雄踞今日之宁夏和甘肃一带,历千年的西域通路始全部切断,是以西域情形我国史此时少有论及。以藏族为主流的西夏包括维吾尔和汉人,创始者为鲜卑(东胡)人,赐姓李,唐朝晚期受禧宗之封镇夏州等地,五代时期自成一国。后来,通辽抗宋,及至辽被金灭,始与金国通好,至终亡於蒙古,国祚二百四十年。(下期续)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90503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