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点点心灵.轶事 ✐2009-04-01


九四思忆童年

曲拯民

 

  童年,人生的金色岁月,除非逢上战乱,饥荒,家中赤贫或不幸丧亲的少数例外,否则必有一番美好的回忆值得怀念。
  孩子们最思念的是新年和年中的几个节日,所指的是农历。它的二十四个节日,预示气候和天时更移,使人依时有清新之感並使在都市生活的人精神上和乡村相联。农历又称阴历或夏历,因它始自夏后氏,即夏禹,他因治水有功遂流传后世。唯夏禹的准确年代迄今不明,仅知为公元前二十一世纪,和中东挪亚时代的洪水相同(2,100.B.C)。阴历的缺点是它並非地球绕太阳一周三百六十五天才算做一年。月亮绕地球一周是二十九天半(余数从略),因此农历每三年须加上一闰月,第五年再闰,十九年內共闰七次。
  中国的新年气氛始於十二月八日即“腊八”。此日家家做腊八粥,调料多至八种,以糯米为本,北方各地则代以小黃米,加红枣,栗子,百合,莲子,红小豆,绿豆等再加赤糖,用文火煮上几小时,相传此节始於佛教,说是一日释迦牟尼佈道外出,因飢饿倒在树下,一村姑发现,送来米粥,喝后始解,直到民国创始,仍有佛寺每屆此日煮粥来施舍贫民以茲纪念。新年的鞭砲声始於十二月二十三日,此日为“辞竃”,俗写“灶”字。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徒除外,乡村民间在廚房贴有灶君纸像。经过一年,神像已污,於是在它揭下火焚用鞭炮将它送上天前,先上贡以食品,然后将大麦糖一块将它抹在灶君嘴上,希望它上天以后给家人多说好话。完成后纸像就被揭下,在一家老少,欢笑的气氛里完成庆贺新年的序曲,明知此属迷信,但因古习,牢不可破,因此年年如是。有的深恐灶君上天的速度不夠,在鞭炮声中点上几支一路喷火花在升空后见闪光和爆音的“起花”,这种起花,应是今日火箭的老祖宗。民国以后,许多地方明令禁用,因恐其燃烧后的余烬落在牛,骡食用的草料上引起火災。迎接灶神之事则未有所闻,每屆新年贴上一张新纸像便是了。新年祭祖之礼或者基於孔子“慎终追远民德归厚”这句话?祭祖之外还要祭神,神像之多真是洋洋大观,菩萨,观音,玉皇,呂祖,老君,忠义千秋的关公…因此年画的攤子上在腊月间最是孩子们流连的地方。此时,民间必选年画掛在家中,门上必贴彩纸剪好的过门钱,大门贴上红纸带金箔写好的对联,即一般新年休假的商店也如是,等於书法在戶外的大展览,有鼓励孩子们认真练书法的作用。记得,商店门上最普遍的一对写的是“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我家大门最后一次贴的是“九重天上恩光远,八福堂前喜气新”,那年我不到十岁。此后,基督教会提倡免去世俗,停止互相拜年,每年正月一日在教堂举行礼拜,美其名曰“新年团拜”。此后,新年的红色门对不再见有,有些大煞新年风光。
  新年除了互道恭喜以外,必须谨慎言语,不说不吉利的话,例如吃饺子的时候,不得说有破的,代以“掙”字。中国本地麦子磨成的面粉筋力不夠,凡做面条和饺子,花旗粉和加拿大粉最好,市內各饭馆向来如此选用。


笔者长大的毓璜顶区(1936年摄)

  家乡於咸丰十年即1860年开埠。它三面环山北面朝海,是一座千戶所加上十二个山庄和渔村所在,共称“十三村”。市之西南部有座小山,山上於元朝已建有一座玉皇庙,因此,山即命名毓璜顶。庙虽不大,但它具有小型的楼台殿阁,花园有奇花異木,正门前有台阶,旗台和戏台,戏台前有广场,由此俯视市区,景物尽收眼底,冬季除外,是我常去之地。其西廊有拳师授徒,我从师学国术共两个夏天。山半坡原为庙产的麦田,於1865年被美国长老会买下,於是大兴土木,一间医院和护士学校,教堂,中,小学和英专,西式住宅六所等建成。我家就在近处,因此自幼感到附近的西方习惯和教育气氛浓厚。每年腊月来临前,必有一番耶稣圣诞的庆贺。每年此时各別有庆祝节日。中学和英专(后升级为商专)有话剧和京剧演出,加上春季每年一度的田径赛运动会,皆为盛事。


昔日画家笔下的毓璜顶庙

今日风雪后的毓璜顶庙


昔日(1936)自毓璜顶远望市东区


今日自毓璜顶远望市东南区

  商专和旧址为今省立煙台二中所在,学生七千多,是本省的重点中学。护士学校迄今已近百年历史,今为中国全国著名的护士职业学校。
  玉皇庙既为十三村所支持,因此每屆正月初九玉皇的生日戏台必有京戏演出至少到十五日的元宵节为止。此时庙门大敞,供善男信女们进香。每年初九日各村的代表所组成的锣鼓队,秧歌队等在旗罗伞扇下,一路燃放鞭砲声中前来膜拜。此际山下热闹非凡,攤贩,说书,武术,魔术等杂技和杂耍统统出现。玉皇诞辰的节日最是地方的盛事。
  正月十五日,即元宵节,市內的天后宮,习称大庙,福建会馆和广东会馆等张灯结彩供人参观。天后即马祖,被认做海上的保护神。临近有小渔港,带帆的小渔船群集,在说明此地为海产极盛处,因此天后宮香火不绝。宮前有空场和戏台,早年的市民大会多集於此。我幼年多次来看京戏也来看过大会的情況,但无心听讲。
  每年二月二日“龙抬头”应即惊蛰的前后,毓璜顶山下的土地庙燃放煙花,附近的孩子们例行前来围观。
  三月三日是清明节,各学校放假一天,俾给先人“扫墓”或是郊外“踏青”。我依习到曲家坟地去给祖父,叔父等在坟上添添土,将坟地上的迎春花和杏花枝带回家。此处本为坟地区,据说“风水”好,正南面向着南山的塔儿顶,东西两面有流溪水的河沟,今日为煙台毓璜顶东路市府所在。
  每年於春暖花开时,南山一带的果园开放市民,各小学纷纷列队前往观赏梨花和苹果花,这是儿童向往之日。此习俗可能为他处所无。
  千戶所是市中心的一座小城,四门之上有楼,城上有雉堞,全花岗石,於明洪武末年建造,可惜在“除四旧”的口号下已被拆除。千戶所於明亡后改称奇山所。每屆初一和十五其十字街上必有市集,我最喜在旧货攤上流连。
  五月五日吃粽子,七月七日给儿童们做“巧果”,八月十五吃月饼,全国习俗皆同,唯端午节纪念楚大夫屈原,七巧日那牛郎织女每年一次相遇的神话,和中秋节在元末用月饼来宣传全国群起杀鞑子的传说很少再听到老人讲起。
  在德国強租青岛开埠前(1900),煙台是山东省唯一的国际港口。由於多山地,各县往来的货物,不靠车辆,唯有骡和驴,因此在西南河一带“骡马店”很多,食攤也林立两岸。锅饼,烤饼,烧饼,煎饼,佐餐的有大蔥骡肉和炸鱼。两枚铜元可喝一碗豆浆加上半个油条。当年使用的是银币,每银币可換铜元约二百五十枚,但兌換率时有更动。市內的小饭馆更是多,每一角钱即二十五枚可吃一顿包子或饺子。一枚铜币当制钱十文。


港口北山及芝罘岛

  千戶所內外的“坐地戶”保持古风,最大的娛乐是京戏即国剧。市內有戏院两座,其中一座上演京戏常年不断而时时客满。“坐地戶”本拥有郊外土地,其中很多因卖地而小康甚至致富。当时有顺口溜:“一等公子吹拉弹唱,二等公子手抱姑娘,三等公子一枝煙枪。”语近戏谑,此情应为少数。
  煙台附近是全国最大渔产区之一,每屆春暖,在鸭鲁江口一带饱食后強大的水族纷纷游返寿光县的小清河口产卵,必经煙台。某年在春和日丽的下午,我登毓璜顶,在夕阳,青天,碧海的环境下可数白帆点点的渔船二百以上,当时蔚为奇景,应为他地所无。
  首先上市的是桃花虾,时在桃花正在盛开之日,虾不过两寸长,但腹下满了虾子,是儿童们春间可口的恩物。另一恩物是在秋间,它是海螺的一种,名叫海锥。儿童们冬季的经济零食是瓜子,花生,柿饼,山楂和蜜糖合饯的山楂俗称糖葫芦,麦芽糖瓜等。甘蔗和桔子来自南方,价钱较贵。
  腳踏车十分钟的路可到渔小港俗称太平湾。看那满载鱼或虾而归的帆船,甲板上满了仍在跳动的收获。船家用油篓将它们装起,即刻转驳在港口停泊待驶上海和香港的英国客货装入船上的冷藏仓。油篓是柳条编制,內糊桑皮纸,加涂桐油。另一同样输出法国唯量不大的是虾酱。当年名闻各地的“关裹虾酱”也产在煙台。出海用的是槽船。每年仲秋启行,顺南风北上。船家晓得小虾和小鱼们的群集所在,一路捕获后上磨,加海水和定量的盐一同入糟,等到抵达山海关附近已经百天左右,此时收获已近满糟而发酵也将完成,趁西北风起之便张帆而归。
  本地另一输出江南各地的是五香格打。我是老家戶曾进入一间最古,最大酱园的发酵室。据告,那槽中的盐卤水始自咸丰年间(1851-61)。每年秋间新格打上市,在入槽之先必将年中醃制的旧货全部捞清,用酱色和五香粉加工,干后运出。吃咸格打丝加醋和麻油是我最爱的佐餐的美味,尤其在冬日蔬菜缺乏之时。此外另有一种“辣格打”,将它刨成丝,加醋,入罈子,在溫热下一周间就会憋出辣味来。它真的极尽刺激嗅觉和味感之能事,也最为多数儿童所喜爱。“格打”两字原作疙瘩。
  在月光沒有的夜晚,遇上清朗干燥的气候,可见满天繁星闪烁。行星的轨跡及方位既毫无所知,只有呆望着银河,较明亮的星座和偶然发现的流星,那奇景自近八十年来街灯多起来以后就不可能再看到了。牛郎原是天鹰星座最大的一颗星,织女是天琴星座众星一。既属星座就是恆星,何能於每年七月相近?我总是在失望下盼有奇跡出现,以符神话。
  小学时期有体操这一课,但无集体运动,也沒有球场。我自感体弱,便开始学武术,两次经师,共历两年。体力和健康大有进步不说,拳师的教诲永誌不忘:“武术旨在健身防暴,不是用来比武打架。早婚和生活荒唐有伤元气,切忌!”
  夏日早起登山看日出,下午到海边去游泳,练武术和在运动场上,最是赏心,情景历久常新。我开始学打网球是用两只手握着一支球拍。在学课上我只求中等便心满意足。
  本地在生活中是在“食有鱼”的状況下,贪富皆然,鲜鱼春间盛,夏秋供应较差。冬季则吃咸鱼。八十年前绝少听说老人患心脏病和中风而亡。老人的致命伤是时令病即今日所说的流行性感冒加上肺炎。癌症则更少有所闻。有人若患上长期的疾病则归咎於“痨病”。七十三是高寿,那是孔子逝世的年龄,最高不超过八十四,那是孟子的岁数。孔子的长孙子思受教於孔子的弟子曾参,而子思则为孟子的老师。显然,孟子的卫生保健之道也从子思学得而实践,而孟子一生的环境也比较孔子优闲和安定,例如孔子遭难时曾有“在陈绝粮”那一痛苦的经历。
  童年,那是个“男女有別,长幼有序”的时期,这点应归功於小学将“论语”和“孟子”列为必修课程的功果。儿童们见了长辈和老师必让路或鞠躬为礼,见了同年的異性不得注视。正在恶作剧的同学一听有人喊“孔圣人岂不说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吗?”便立刻停止。北伐完成(1928),废读四书代以三民主义以后,学生们的思想和行为便有改变,此后很少听见青年辈再提到孔孟之道了。
  冬天,学校休假,女孩子三五一起就玩拾石子之戏,跳圈,跳绳,在家学剪裁,刺繡,编织毛衣,袜,手套,做家事。男孩子们踢毽子,打陀螺,拉风葫芦,除雪,汲水,擦地,搭理取暖的炉子及其运作,例如生火,除煤灰,打煙筒。这一切全是现代化的都市里长大的孩子所想像不到的。晚上,沒事可做,下象棋,打升官图。用自刻的一个木陀螺,它分四面:德,才,功,赃,来決定下一步的升或降。这个升官图是自白丁开始,经过科举的考试最高峰是状元,经过仕途可升到尚书甚至太传,太保,太师。此图对於科举时代中国全国的文官制度有最详细和正确的介绍。
  童年,家住四合房,除了东廂是廚,储存室及女佣的房间外,全部自用。院中有小花园,在花凋零后,我乐种些菠菜,根粗而长做红色,故名红根菠菜,其根味比叶更美,在下雪或上冻前蒙上麻袋,可拖长一些时间拔光。在那个沒有暖房或冷冻食品的时代,冬天所需的蔬菜是大白叶即黃芽菜,每棵可重至十磅;萝卜,其皮是绿色,味辣,煮熟味鲜带苦味;大蔥,其根白部长至一尺,粗一寸,大雪封路前必须按家中需要多多购买,足夠消耗到春暖之后。市上有昂贵货不多的韭黃,暖炕的出品,室內不得有光,肥料是骡粪。
  院內有石榴树一棵,无花果树两棵,其果一紫一绿。紫皮者是中国种,个头小,绿皮的是西方种,果子大,可存放较久。
  院门向南,正朝着南山的高峰塔儿顶,每天总有“开门见山”的乐感。门內通路天花板上的橫樑常年有春来冬去在此育雏的燕子两窝…
  我如今年已九十四,自七七事变起,和这个环境相违已逾七十年了。今日这四合房已是一座七层大廈所在。
  你曾否回家去寻找童年的梦?我只有效陶渊明写的“归去来辞”的首句而答:家园已无,胡可归?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90416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