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乐
儿童神学—孩童的属灵思维操练
刘清虔著 道声出版社
还是不久前,教会曾闻神学而走避,认为高不可及,烦杂可畏;现在则有各色各样的神学,从“爱的神学”,到“解放神学”,纷然杂陈,不一而足,渐失神学的意义。“神学”的名词普及了,神学则並未普及。
见了儿童神学一书,以为又是滥用“神学”名义,自己言所欲言的那类书。读到“推荐序”中:“下一代的教会与社会荣景,需要依系统教义来为儿童编辑故事,建构神学初阶並懂得神学思考的教养。”(页4)才知道作者的严肃态度与雄心。当然,看来雄心好像很大;但想要影响別人,对人发生好的影响,雄心越大,价值也越大。
圣经对耶稣童年的记载:
当祂十二岁的时候,他们按着节期的规矩上去…过了三天,就遇见祂在殿里,坐在教师中间,一面听,一面问。凡听见祂的,都希奇祂的聪明和祂的应对。…耶稣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路加福音2:42-49)
在这仅有简单的记述中,我们知道:依犹太人的规矩,十二岁即为成年,有宗教的义务,也表明那年龄已经能夠了解宗教事务;因此,照规矩耶稣在逾越节上耶路撒冷。祂在殿中三天,专注的“一面听,一面问”;这里沒记耶稣的回答,但有意义的“问”,是教导的重要部分。这样的交谈(主要是问),或教导,是“我父的事”,就是事奉。
我们教会今天的政策,似乎只要求听众坐满教堂的椅子,而不要求他们作会思考的人。单听的人,不一定需要思考,惟有听而遵行的人,才需要思考。不过,会思考是有危险性的;所以,许多的领袖,得到了他们所要的:只听的群众。
但对於作家长的,或关心教会的领袖,要着眼前途。
正因为我们无法预测未来社会的走向,因此,最好的方法是教导孩子们学会思考,特別是神学思考。将正确的信仰內容化为他们內心的行为准绳,那么,不管社会怎么变,他们会知道在上帝面前怎么做是最好的。思考,是必须引导,教导的。因此,本书将之定位为教导孩子从事神学的思考,而背后的含意则是,希望大人也成为会思考的人。(页8)
作者既然说到哲学思考,自然语词有精确的定义;他“将儿童神学定义为:一门教导儿童进行神学思考的学问。”(页26)
有人耽心,困难,繁杂,深奧,枯燥的神学,孩子怎能通晓?当然,如果照现在市面上的包装,一大堆的术语,名词,加上创新的,不通的翻译名词,成人也感觉沉闷欲睡,岂不是虐待儿童,孩子们当然受不了。不过,我们该思想:基督教神学是什么?岂不是有系统的解释基督的教训?打开新约圣经看,基督所讲的话,有哪些是儿童不能懂的?如果沒有,我们回到基督的语言,可不就解決问题了吗?
我们很难找到,说得过去的理由,坚持食古不化,仿佛“买椟还珠”般固执形式,忽略教训的內容。因此,儿童神学並非那么不可思议。
更重要的,儿童神学是不能选择的,必须去作,必须努力。因为现在的社会,重视教育,“百年树人”卻不把孩子当人,看为搖钱树,一味着意科技教育,忽略品德教育,这基本上是价值观的问题。作者说:“其结果是,他们拥有了许多才艺卻沒有品德,他们会做很多事,卻不会做人,他们都沒有输在起跑点卻也无法赢在终点。”(页18)如果目的达成了,将是一批有科技的野蛮人。
耶稣基督给门徒的使命:“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马可福音16:15;马太福音28:19-20)不容怀疑的,这包括孩童。圣经又记着:“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言22:6)“走”,是说不止於听,而要践行;“当”行,是经过思考程序,知道法则,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到老他也不偏离”,是教育的持久功效。
今代的多元文化,泯沒了是非标准,不注重品德。
神学家祁克果说:“基督教与人之间真正的冲突在於基督教就是‘绝对’,或者说基督教认为存在某种‘绝对’的东西,要求基督徒的生活表现出某种‘绝对’的东西的存在。正在这一层的意义上,我连一个基督徒都看不到…他们的生活卻和異教徒沒有两样,表明众人存在於相对性之中。”(页118)
这样,高唱“见证”就失去了意义:基督徒既不可见,又从何能证?如果我们承认这不幸的事实,基本的解決之道,就是重用这本书,並发起研读的热潮。
读这样一本书,难期望沒有不同的意见。
作者以为,华人的思想模式,使基督教在中国不能生根发长。其实,基督教遭受华人排斥,並不在於华人思想模式的问题,“很困难真正领略基督教义的精深博大。”(页59)基督教在华传播,不如理想固然是不爭的事实,但这似乎並不是真正的症结所在,当然,这既不能夠分隔试验,可能的原因也难以判定,但可以想知这不是唯一的原因;其他如:文化背景,其他先在的宗教,政治因素等。过分強调思想模式,是不能证实的。
另一方面,作者主张“一元论”,书中卻屡现“社会”与“教会”对称;似应该说教会是爱的社会,或教会在社会中,才不至与他自己设定的原则矛盾。
不过,我十分欣赏本书的一句话:“宗教教育的目的,就是教育人成为一个实在的人。”(页199)为此,我相信作者是实在的人,所以实在人写的书,有实在的价值。
得览这本有价值的书,是一项惊喜,认为是教会之福,当然希望教会能夠接受。书里面介绍哲学思考,难免用了些哲学语词,可能会被误会为新派;而又说了些正直话,可能得罪基要派和灵恩派。
可以告慰的,是本书的立论正确,因为一再強调圣经的重要。作者这样说:“要培养孩子的灵性,有一个重要的基础,那就是对上帝的认识;而对上帝的认识卻又根植於上帝的话语,那就是圣经。”(页24)不过,他所说的,不是寻章摘句的利用圣经,而是经过理性思考,系统的,正确的了解圣经:“站在圣经立场,以正确的系统教义来检视当代的教会与社会,是神学思考的作用。”(页28)
最后,我希望本书曲高而和者不寡,並盼教牧放下成见,踊跃採用,作为宗教教育的教本,至少也作为儿童教育的再思。(亚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