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艺文走廊 ✐2008-05-01


文人看生命的意义

区室

 

  法国小说家莫泊桑(Guy de Maupassant, 1850-1893)父母不愉快的婚姻,给他留下很深的心理伤痕。幼年进教会学校,且入神学院;但发现与自己志趣不合,故意违背校规遭受开除。莫泊桑耽情煙花,他说:“这么多的女人,这么少的时间!”在二十岁的时候,即染上终生的花柳病。当然,他的一生也不长,在精神病院中,结束他的生命,还差一个月到四十三岁。一个颇有才华的文人,如此浪费了。

  爱伦坡(Edgar Allan Poe, 1809-1849)是美国的名作家,颇似英国的浪漫派诗人拜伦(Lord 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他心仪拜伦,也着意模仿拜伦。名文学家爱略特(T.S. Eliot)称他是“傑出的天才,少年即崭露头角”。爱伦坡相信文学在於表达感情和美,而无关真理。由於他为世界上许多文人所景仰,他的说法,也影响后来的作家甚深。在他的思想中,美,是最重要的;至於真,善,不是他所考量的。爱伦坡的纵饮无度,使他的生命只活过四十岁。

  英国的唯美派前导大师王尔德(Oscar Wilde, 1854-1900),主张艺术与道德全然分开。与他同籍的爱尔兰诗人叶慈(William Butler Yeats),在首次听他谈话后说:“我从未听过如此讲话的人,用完全的句法,好像是前一夜努力经营构思写出,卻是应口说来。”1895年,王尔德被控告犯同性恋罪,判处徒刑二年。出狱后,离了婚並宣告破产,靠朋友们接济生活,移民往法国居住,隐姓埋名,悲惨的度过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在艺术创作力最盛的时期,以四十三岁离世。


莫泊桑 Guy de Maupassant

爱伦坡 Edgar Allan Poe

王尔德 Oscar Wilde

  文人无行,常为人所诟病。但主张道德与艺术绝对分开,或唯美而不要真和善,是近一百多年来的事,是后浪漫主义时期的现象。那也是自由主义兴起,教会属灵影响力式微,社会道德低落。这证明沒有宗教信仰,沒有高尚的理想,实在不足以产生伟大的文学作品。因此,我们应该相信文以载道,产生高尚的文学,是有道之士无可旁贷的责任。

  有个彼得.罗伯特(Pierre Robert, c.1506-1538),是比宗教改革家加尔文(John Calvin)大三四岁的表兄。也许,他名不见经传,是因为他的別名“奧理维坦”(Olivetanus)更为人所知。这別名是“午夜灯油”的意思,因为他常深宵不寐。
  文人迟眠,生活作息不正常,是见惯的事。但他笔下传播出去的生命之光,关系着许多人的灵魂。
  1532年,奧理维坦受法国宗教改革同志推选,把圣经译成法文。结果,1535年第一本法文圣经完成;加尔文作法文及拉丁文序言。二十六岁的加尔文,首次宣告他福音信仰的立场。从此,欧洲教会的形势,有了不同的发展。
  此后,奧理维坦又活了三年,以仅三十二岁的英年早逝。他为主的道焚膏继晷,燃起了信仰之火,並未熄灭,继续影响全世界。他把所有的图书,遗赠加尔文,成就了改革宗宏大深远的神学体系。

  可见生命的价值,不在於长短,而在於为谁而活,为何而活。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80506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