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点点心灵.小品 ✐2007-08-01


请勿“严禁”

余卓雄

 

  在中国旅行,处处都可看见一些词句严峻的标语,如“不准”,“严禁”,“重罚”,“不得”;就是有鼓励性的,也使人感到被強令的感觉,如“排队”,“爭先”,“用力抓紧”,“拼搏”,“两手要硬”,“狠打”,这些字眼,殊不文明,似乎非以強弓硬箭的姿态,不能达到其目的。
  有讽刺意味的是,看到标语的人卻不以为然,你“不准”,我偏要“准”给你看;你要“排队”,我就“爭先”。贴告示者也沒有真的“重罚”,这标语就等同虛设。
  我在北京长安街摄得一幅照片:在天安门前有一块用小铁丝围住的一块草地,有个人坐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悠然自得,在他旁边有个牌子写着“不准践踏草地”。也许这个人是文盲吧。
  忍不住煙瘾的人在“不准吸煙”的告示下吞云吐雾,已经司空见惯。有几个人看见“不准随地吐痰”能把喉咙扣住?
  写标语,也要讲心理学,写得溫和一点,文雅一点,使人们觉得自尊心沒有受到损害,乐意合作,岂不比像叱喝小孩一样更收效果?在这块多难的土地上,人民被叱喝了几千年,思想也麻木了。我吸煙是我的自由,你凭什么不准?我吐痰也沒有吐到你身上,你管不了我。如果我们能把声调放得低一点,对方会为你的友善感动,也许会把煙头熄灭,把痰吐在手绢或纸巾里。
  西方有“谢谢你不吸煙”的小牌子,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艺术,你还未把煙拿出来,人家就早谢谢你了,还好意思擦起打火机吗?
  试一试把“不准”改为“请勿”如何?
  关於“爭先”,“拼搏”,“狠打”这些字眼,无形中产生了不良的副作用,你只要到应该排队的地方去参观就知道。
  古代有个寒士不吃“嗟来食”,因为他维护他的尊严,面子事大,饿死事小;今天中国庞大的人群,就是要让“严禁”变成“自觉”。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70822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