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地理 ✐2005-11-01


耶稣的腳印(八)

马撒大梗概

殷颖

 


马撒大

  来到死海,便不能忽略巴勒斯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那便是死海西岸那座坚固的重堡─马撒大。马撒大在犹太历史中是一个悲剧,也是人类历史中独裁统治者及依仗坚城壁垒者的悲剧。由酷热的死海西岸登临马撒大的悬崖,是十分辛苦的旅程。由今天遗留下来的断牆残垣中,仍能看到当日这个要塞的固若金汤。今日以色列的佔领者们,又曾立下誓言:“马撒大将永不陷落” 。但想到昔日士气如虹的守卫者,可能有同样的決心,但马撒大终於被攻陷,守护者以自己的血洗了这个堡垒。思之不禁令人心悸,叹世上不仅沒有永不陷落的堡垒,也沒有长存的城邑。在马撒大的危崖上,东望死海的深蓝,回顾殷红如血的夕阳,祈望马撒大的悲剧永不再重演。


重堡-马撒大

   距圣经中犹太国核心,约二十五英里的马撒大,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山头要塞。四周为悬崖峭壁,使它孤耸於群环。由高约一千四百英呎的马撒大高原,向东俯视,死海海岸清晰可见;向西是犹大旷野,一望无际的沙漠。
   马加比王亚力山大贞尼(主前161至142年)首先以马撒大为防御地。在马撒大舞台上,紧接着上场的是希律王(主前37至4年)。主前40年希律王本是一个得势的犹太贵族,后来因亲安息及亲罗马两派系的倾轧,希律终被卷入內战。当安提哥被安息任命为耶路撒冷王时,希律因亲罗马而被迫逃亡。他带着众人及私人军队,橫过浩瀚的犹大旷野,暂时以马撒大山顶为其避难所。后由他的几位部下,留在马撒大保护他的家人,他又继续穿越埃及,最后终於安全抵达罗马。在那里,希律被罗马元老院指派为犹太王,並於主前37年率领两支罗马军团回国,赢得王位。
   因恐惧国內公开叛乱,及埃及女王克利奧佩特拉篡夺王位,希律王被迫在马撒大山巅上,建筑庄严的圣堂及堡垒;更为求战爭爆发时能自保,他又派人策划建筑许多防御工事、宮殿及贮藏室。主前4年,希律王去世,他的儿子亚基老继承了王位。但不久,因罗马的直接统治,亚基老就丧失了治理权。马撒大遂成为罗马帝国的边远地区,仅派少数军队驻防。
   主后66年,以米南克姆为首的一群宗教狂热者,公开叛乱,击败驻守马撒大的罗马军团。自此马撒大成为犹太人的武装军营,但同时卻进入罗马武力可及的范围內。
   主后70年,耶路撒冷被攻陷后,生还者就支援马撒大,坚決抵御罗马的攻击。直到主后72年,当罗马派遣第十军团去粉碎犹太人的最后防线时,这些英勇的宗教狂热者,为了免於被掳为奴,终於在主后73年集体壮烈成仁了。在人类为爭自由而不屈不挠的奋斗史上,加添了珍贵的一页。
   马撒大陷落后,罗马军团再度驻防其上,但不久即因水土不服而舍棄它。第五世纪时,拜占庭的修行者曾一度佔领马撒大。他们居住於碎砖瓦砾间及山洞里,但随即又放棄了它。直到一千四百年后,以色列复国,马撒大这久经遗忘之地,才又重新掘开人们的记忆。
   马撒大山顶是一个平坦的高原,其形如船的甲板,南北长近二千呎,东西宽约六百五十呎,断垣残壁疏疏落落地散置在马撒大高原上。
   1963年及1964年的冬天,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教授─雨果.亚丁带领一支国际性的队伍远征马撒大,将其历代遗跡,彻底地挖掘出来。这群来自以色列及各国的志愿者,肩负着挖掘与复原的工作。刚开始只能挖掘出整个遗跡的数角,覆盖其上的碎石瓦砾必须先搬走,才能使底下尚称完整的建筑物呈现出来。
   对於这支挖掘队而言,最艰鉅的任务之一,是清除包围了整个山顶的双层牆及防御牆上的覆盖物。他们必须先移去长约四千二百呎的牆上面之砂石瓦砾,后发现有两道约距十三呎长的同心圆牆,其间每隔等距离就筑有矮牆,以连接这两道牆。如此才可使纯粹用来防御的建筑物,成为一圈有一百一十个大小适中的房间。
   外围连缀不断的牆,有两处破裂。其中一处在东面蛇径的终点;另一处在西面,可以俯瞰一条较不陡峭的通道。希律王最宏伟的工程,是设计了一个供水系统,当这沙漠里的防御地遭受围攻时,不但饮水能自给,且平时还能供应洗澡及游泳等沙漠中奢华的享受。每年从內陆的山里,总有两,三次洪水氾滥至马撒大,希律王利用这罕见的奇蹟─沙漠中昙花一现的洪水,来建造供水工程。他利用马撒大西边底下的两个干河谷,来建筑水库,以疏导洪水,然后经由露天的河床,将水库的水引到十二个刻在峭壁上的山洞里,再利用吊桶及牲畜将水运到山顶。
   马撒大有超过一百五十万立方呎容积的贮水库。除了峭壁上的贮水池外,山顶上也挖了许多大的贮水池。有趣的是,马撒大的蓄水量,竟多於耶路撒冷的圣殿区。耶路撒冷的水是用来供应数以千万计的朝圣者的;而马撒大的水卻只为希律王一人独享,这里的水不但用以供应浴室及游泳池,甚至还用来灌溉。
   希律王利用非犹太人的佣兵驻防马撒大,他们一定常常在游泳池內纳涼及消磨时间。石灰泥的阶梯一直延伸到游泳池底部,因此只需极少量的水就可以洗澡,池边的壁龛有如现代游泳池的櫥柜,可用来存放衣物。
   考古队在浴池的底部,发现了一些犹太人叛变时期的钱币,由此可知,当时那群宗教狂热者,也曾使用过这个浴池。


蒸气室

   希律王过惯了罗马的生活方式,乃於毗邻北宮处,建筑一系列奢华的浴室,包括一间更衣室、一间冷浴室、一间溫浴室及最重要的蒸气室。它利用装置於牆外的火炉加热后,将热气压入蒸气室地下的空间,再经由二百多个基柱,将热气导入室內,最后借着壁管及天花板上的煙囪,将热气扩散出去。
   沐浴的人,穿着木屐在室內走来走去,泼水在滾烫的地板上,大量的蒸气就会冒出。


北宮

   希律王在马撒大北部,形如船首的地方,建造他富丽堂皇的北宮,这里是他的休憩处及隐居所。在北宮之南,他又建筑一座庄严的西宮,以处理国政及接待国外嘉宾。
   北宮建於阶梯似的峭壁上,最高的宮殿建在山巅上;在其下约六十五呎,建中间殿;再下约四十呎,建最底层的宮殿。北宮实为一分佈於不同平面的行宮,虽工程艰鉅,部属们仍不遗余力地去满足希律王的奢华享受。
   最底层的宮殿,是为了松弛心灵而设计的,这是一个刻有柱廊且植了许多奇花異草的涼台,其上有悬崖峭壁遮荫,北风徐徐吹拂,使它成为马撒大最佳的避暑地。希律王也在此建造袖珍型的罗马浴室,包括一间溫浴室,一间蒸气室及一个浴池。考古队就是在通往浴池的阶梯上,发现了一男一女及一个小孩的遗骸。且在他们旁边的碎石瓦堆里,还发现箭头、甲冑及干扁的水果。更令人惊奇的是,那个女人的涼鞋仍完好如初,且她的辫子依旧紮得好好的。这些遗骸及遗物,很可能是属於马撒大之最后防卫者们的。

   犹太历史学者约瑟夫,描述底殿的石柱,说它们是由一个完整的石块雕刻而成,但年代一久,遭受日晒雨淋,使石柱外面的石灰泥剝蚀后,就可清楚看出,这些石柱是由许多鼓形及脊椎骨形的石头砌合而成。希律王的艺术家们在石柱表面涂了石灰泥,且由上而下雕刻凹槽,以为掩饰,看来像是由独石雕成的。每一个圆柱顶上,都装置了金光熠熠希腊科林斯式的柱头。
   希律王的艺术家们,又有另一招瞒天过海的手法,他们在圆柱表面的石灰泥层,漆上很像大理石纹理的颜色,且保存至今。现已用塑胶纸包住,以防破坏。
   中间台地的遗跡,是一个很有趣的建筑物。他们在崎岖不平的岩石上,建造两道同心圆牆,这两道牆,其实是两道支撐屋顶的石柱之根基。这座装饰华丽的建筑物,和底殿一样,只供希律王消遣及娛乐之用。更有趣的是,一个设有栏杆的太平梯,它连接了三层宮殿,但从外面无法看到;因为希律王生性多疑,故尽可能的隐匿行藏。整座宮殿就建在山上最偏僻,最难攀登的地方,以保障他的安全。
   在山巅上悠閒地躺着希律王的休憩所,正如底下的建筑物,它的根基是沿着峭壁建造的两道同心圆牆。北边是一个半圆形的走廊,从这里可以俯瞰优美的死海海岸。北宮南边是整座宮殿中,唯一适合居住的地方,它包括许多狭长的走廊和四个房间,如此袖珍的住所,当然是只为希律王一人而设计的。至於九位后妃中,得宠者也可能伴他同住。
   希律王为了接待嘉宾,处理国政、及让臣民谒见,在山顶西方建了第二座宮殿。它是马撒大最宏伟的建筑物,佔地约三万六千平方呎,內含后宮,贮藏室,行政室及御座室。
   第五世纪,数千拜占庭的修行者,隐居在犹大旷野及圣地附近的修道院里,其中有一部分修行者,发现了偏僻的马撒大废墟,且在那里建造了一座小教堂,他们用许多陶瓦碎片及小石子嵌入石灰泥牆里,构成了有趣的装饰牆。修行者们居住在山顶的洞穴中,过着简陋的生活。第七世纪时,波斯人征服了马撒大,修行者被迫撤离该地,他们是最后居住於马撒大的一批人。
   希律王的工程师们,在毗邻北宮,可以俯瞰东面悬崖的地方,建筑了一列长方形的贮藏室。挖掘期间,整个区城都是碎砖瓦砾,考古队必须先除掉倒塌的牆,才能拿到贮藏室里的东西。他们在贮藏室发现了数百个破碎的容器。显而易见的,一间仓库贮藏一种粮食,锡及其他多种金属藏在一间仓库里,其余的仓库则贮藏酒、油、面粉、枣子、坚果、橄榄、盐及干果等。
   挖掘出来的这许多东西,证明了马撒大的防卫者,不需外援,就能抵御长期的围攻;而这正是希律王建造这些仓库的构想。那群宗教狂热者,为了避免粮食落入罗马人手中,乃将贮藏室烧毀;由许多容器毀损的情形,可以看出它们是被人故意打碎的。
   防御牆所构成的房间,成了宗教狂热者最主要的住所。在他们活动的高潮时,共计约有四百多家。他们把简陋的房间整修一番,在牆上装置壁櫥,增加隔间,在地板上做泥炉。挖掘队发现这些房间比较完整无损,因为当宗教狂热者面对罗马猛烈的突击时,只顾着捣毀主要的建筑物,而无暇破坏简陋的住宅区。在这里发现了许多衣服、石制量器、香水瓶、锅盘、罐子、泥制的油灯、一把梳子及一个眼部的化粧箱。
   防卫马撒大的宗教狂热者,是特別具有宗教情操的一群人,他们承继了整个犹太传统的主体─即献身於履行上帝的诫命。即使面临艰辛的游击战,罗马的围攻及外界敌对的环境,他们仍坚定不移地遵行宗教仪式。
   他们把食物放在石杯里,以免被邪灵玷污。依照犹太律法书妥拉之规定,他们为了维持祭司及利未人的生活,把酒另放一旁,且做上“七”的记号,以表示这些酒是十分之一的奉献。祈祷时所用的头巾,仍保存得很好,且发现许多残缺的卷轴,可知他们崇拜仪式之多变化。
   爱色尼派是死海卷轴的作者,当他们的村庄─库穆兰被毀时,就加入宗教狂热者的行列,且带来他们自己特殊的宗教作品;例如伪经中的一卷─安息日献祭歌,就是在马撒大防御牆所构成的房间里发现的,经鑑定这卷书和在库穆兰所发现的另一卷书完全一样。


贮水槽

   在马撒大发现了两个专为举行洗礼而制造的水池,宗教狂热者对传统的宗教仪式忠心遵奉的程度,实在令人惊讶。按照宗教律法之规定,每一位犹太信徒,都要定期接受洗礼以涤罪。照犹太传统的教义,洗礼所用的水,必须是雨水或自然流入洗池的泉水。就宗教意义而言,从远处提来的水,被认为是“不洁淨”的。这真使他们伤透脑筋,因为在沙漠中,蓄存雨水谈何容易,但他们最后想出来的解決之道和希律王一样的富创意。
   他们做了三个水池,两个大的及一个小的;雨水存在一个大池里,其余两个则装满从希律王的水库里弄来的“不洁淨”的水。受洗礼的人,先在“不洁淨”的小池里洗手腳,再进入“不洁淨”的大池里,紧接着打开连接两个大池的水槽,则洁淨的雨水就流入那个“不洁淨”的大池中,就宗教意义而言,雨水涤淨了那一大池水,而整个洗礼就合於犹太律法了。

   宗教狂热者修改了很多希律王的防御牆所构成的房间,在西边有一房间,不但內部整个扩大,且沿着牆壁用黏土做了许多长凳子。考古队起初並不清楚该房间的功用,直到在该房间后面小室的地下发现了两卷经典──申命记及以西结书,他们才明白,原来这是一间会堂,因为从古至今,犹太人一直承袭在会堂里放置经典的习俗。
   再加上该房间是朝向东方的耶路撒冷而建,更确定它是会堂;这是目前在以色列所发现的最古老的会堂。在犹太人反抗罗马的后期,这间会堂是宗教狂热者用来聚会,祷告及读书的地方;直到今天,仍未丧失其功用,许多男孩子在这间拥有一千九百年历史的会堂,举行冠礼。
   主后73年的春天,拥有一万兵力的罗马第十军团,鞭策着数千个在耶路撒冷陷落时所掳获的奴隶,橫越沙漠,去攻打马撒大。
   他们到达马撒大时,立即在山腳下,间隔地紮了八个巨型的军营,且建造一道约三哩长的围牆来连接这些军营,如此,就把马撒大团团围住了。


罗马军营


攻城斜道

   罗马将领佛雷比斯.西巴知道围困存粮充足的马撒大收效甚微,乃改变战略,他命令犹太战俘在距山顶最近的地方,建造一条长六百呎的砂石斜道,且拖来一个攻城台,里面装备了许多弹弩、弓箭手及一根巨大的破城槌,利用此斜道,向马撒大展开最后的突击。
   在靠近西边城门,罗马军最后突破的地方,可以看到数百个柚子般大小的圆石。罗马军集中火力在斜道上头牆的一定点上,由这些石头可以看出罗马军最后一次攻击,是如何地兇猛。
   宗教狂热者七年来,佔领马撒大作为武装反抗罗马的基地,主后73年,终於面临他们最后的一役。
   罗马军把高九十呎的攻击台,拉到西边城门的正对面,借发射石弹及飞镳之掩护,罗马军抬着破城槌,重重地击打城牆。宗教狂热者,向攻击者投掷大石头,但徒劳而无功,当天晚上,城牆就被攻破了。罗马军撤回军营,当夜这九百六十名宗教狂热者们便悲壮的集体自杀了。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51116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