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艺文走廊.语文 ✐2005-03-01


统一中国文字议

于中旻

 

  历史上秦始皇的丰功伟业,是建造了有名的万里长城。据说,那是在太空所看到的唯一人造建筑物。其实,那不过是他把列国早已有的不同城段连接在一起。虽然其功能是有限的,到底还是统一大业。
  秦始皇的另一真正贡献,是他统一中国文字。中国有许多不同的方言,但文字是一样的,在思想传通方面的永久效益,是大到无法想像的。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的卷首指出:“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如果沒有统一的文字,我们怎知道他在讲些什么?不过,其真实和可能,几乎是必然的。
  美国北加州,有一道橫跨海湾的雄伟大桥,全名是“旧金山-梧崙海湾大桥”;全长八哩多,有上下两层,各五条车道,建成於1930年代,当时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观”。后来经1989年的大地震,一段断裂;只花一个多月就修复了,恢复交通。现在这条独领风骚六十年的大桥,能否经得起再次地震的考验,成为问题。现在正进行增固和加宽,耗资将超过五十亿美元。但很少人怀疑其是否值得。
  现在,试想建造一条大桥,跨越台湾海峡,能夠把两岸连接在一起,岂不是比万里长城更伟大的功业?这样的大桥,也许有一天会一可能;但现在说的是必要的大桥,可以使两岸有效的传通,就是统一的语文。
  当然,投下资金是必须的,还要注意设计上的选择,修正,也是免不了的;绝不能坚持“一言堂”作风。因为这不仅关系百年,是更长久的大计。

  殷颖先生提到“一国两文”的问题。
  很明显的,对华人一个不利条件,就是在同外人商谈版权的时候,要签订一份繁体字的合约,一份简体字的合约。对待其他的文字,是否有一文两约这样的例子?如果要抱怨洋人的不懂中国国情,是不实际的事;最方便的,是把两岸的文字统一,就解決了问题。
  现有中国文字的差異,不是沒有,是微不足道。就如香港的中文,有些是传统中文所沒有的字,乍读似乎“见外”,但並不影响传通,而且其间杂有中文的古音古字,只能算是方言文学。至於其他的方言文学也是如此,並沒甚好怪的,更远不能说是另一种文字。因为国家疆域那么大,人口那么多,各自有其宗族历史背景,有些差別是意料中事,要完全一致,倒是事实上的不可能。
  现在大西洋两岸的英国英文和美国英文,还有印度,加拿大,澳洲等,有那么多差別,拼合,语法,语音,都各有很多的不同,有谁可以说那不都是英文?即使一国一地,些微的差異还不是常见?到现在,一本书分两地或三个地区以上出版,是常有的事,但常识告诉我们,绝不是两种不同的文字。
  无名都知道,造成这种差別的,是近半世纪的历史问题。政治上的分离,形成语文的分离,以至意识形态的分离,使传通上有隔阂。要解決政治上的问题,经济上的问题,自然不久复杂,恐怕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语文上的统一,原则上是现在就可以谈的,不仅不会对谁有害,而且现在就可收到效益,对后代的影响,就更不必说了。
  要谈这个问题,要单从文字方面看,不要有输赢的感情成分搅在里面。解決办法:定於一是,大家双赢。而且解決的方法,並不是有那么大的困难;加以过去中文沒有快速的打字技术,现在有了电脑,输入比洋文还快,更可以联想,书写的困难解除了,就更容易了。
  中国文字比较少。康熙字典收罗有四万八千多字,英文多达六十多万字,而且逐时增加。讲到通常用的字,中文有四千字就可应付,而且可以利用单音的优点,随时合成新词,因应无穷。所以中文实在是优秀的文字。

繁体简体的差別

  简体字的产生背景,主要是为了应付书写的考虑,以求简易和快速,卻少考虑到识別和思考上的便利。其主要的改变,是部首偏旁的书写化,和形声字的简化。
  先说繁简部首的差異,实际是正草之別。有的简体字,如果归分部首,不去简它,只说书写的时候,把这些书写为什么写法,应该就可以了。另外一些形声字,简体字只取其声,而不顾其形的意义部分,二字或多字同样写法,会造成混乱;而且在字典里解释,会叫人莫名其妙。如:忧郁的郁写成“郁”模范的范,和藩篱的藩同写作“范”,增加领会的困难。
  还可以举的例,是“计划”被简为“计划”,意思扯不上边。“画”字卻沒有变成“戈”。还有“姽嫿”的右边,如果跟着统一变了,就失去谐音的作用了。
  中文只有四百多音,所以同音字太多;增加谐音字,並沒有好处,失去呢?会莫知所从。

本字俗字的执着

  台湾的“白色恐怖”,迫使学者在文字上也追寻“正统”努力反革命。如:着火,衣着,执着的“着”字,必要回复到本字“著”字;而且把通用的字,连根都取消了,想“著急”都不能。其实,本字的意思,只是根本的本,由那里发展出来,並不表示比俗字优越;俗字也不是低俗,只是表示人民通用的意思,更说不上什么“革命”的危险。但在“人民”一词都不准使用,文字必须右起直书的日子,自是另当別论了。这些事,想起来可哀也好笑。

古字今书的不同

  有的古字现在不用了,並不表示用这些字就是顽固分子。简体字里面最可取的字,是“尘”字,用“小土”谁都能夠会意;“灭”字把“火”给盖起来,就近於成灰了;而且“灭”在字典里面並不是水部,而要到火部去找,是有道理的,因为灭火並不一定用水。以上两个字,既简化了,合於古字,检字的部首不变,是最好的简化法。
  有的字虽然古,虽然有所本,而且也简化了,但在思考上卻更麻烦。如:“云”字,是古时的象形字,云形就是三画弯曲的云。不过,同音太多,加上偏旁或部首,以资界分;虽然书写麻烦了些,对於沒有语音根基的人,反而容易。因此,可以致雨的是“阴云”,花草或“芸芸”众生,耕作的“耕耘”,纷杂的为“纷纭”,如果都人云亦云,就混乱了。又好像“面粉”一词,看了简单;但未了解你在说些什么的人,就不能确定是妇女化妆脸上擦的“面粉”?或是用麦子磨成可作食物的“面粉”,二之分明,似繁实简。所以由简趋繁,有时是进化,不必再简化而退化。

一本共同的字典

  比如说,两方研讨的结果,可以出版一本共同的字典,至少先发行繁简识別的凡例,人民就可以有所遵循了,对传通上是莫大的便利。即使不能立即编印统一的字典,先订定一份繁简体字使用表,並不是难事。如果从造桥的比论,就好像先造一道便桥,有利传通。我看如果不涉及政治的问题,平心靜气的讨论,不难达成协议。

不能假定先会说

  语文是先语后文,在学的本国人是如此,对於不先懂语的人,未必是如此。我们分析起来,可以看出简体字是为了懂的繁体字,或懂得华语的人设计的。这个先设条件,对於外国人造成困难,对於未先学充分可用语言的孩子们,也会造成混淆不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改正混淆的语词

  分隔了半世纪,一家人见面的时候,都有传通的困难,何況意识形态不同的社群!现代海峡两岸及海外的华人,需要有共同合理的传通工具,不仅是在文字上,也该在语词上下点儿工夫。
  中国大陆使用的语词,忽略对应,对於了解不利。如:一般用“数量”与“质量”对称,是不合理的;明显的,质量是指质和量,应该用“品质”代替。
  台湾方面,则喜新好奇。其实,新不一定是好。例如:近年常用“委身”,卻不明白其意思。那是专指“下嫁”说的,被人拿来代替“奉献”,岂不是叫人觉得不好意思吗?还有,就是用英文新词儿为新鲜,为光荣:“作秀”是show,或用音译cool作“酷”,往好处说是孩子气,都是全无必要的。当然这不能构成关监狱的罪,也不至整肃,劳改的地步。盼望从事文字事工的人,知所自律,则中文幸甚!
  下面我写了几句话,可以“译”成简体字,也许可以作为讨论的基础,看看那些原则合理,可以衡量,如何达成协议,建造跨越海峡伟大的桥,功效恆久,人民幸矣。

  同国異文
  忧郁无随
  筹划协议
  众傑齐归
  建筑伟桥
  发达护卫
  碍难艰险
  尘灭云飞

  秦始皇统一文字,比建造长城的功业还伟大,“书同文”维系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光辉;除非怀有異志,谁也不愿见中文长久分离。“条条大路通罗马”,和统一使用希腊文,同样有助於思想的传播。那么,何不集思广益,大家努力,建成这道跨越海峡连系族民永固的大桥呢?

  只有一条更伟大,更重要的大桥,从地狱连接到天堂,就是主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救恩,使信的人出死入生。惟愿世人都接受祂为救主:“除祂以外,別无拯救;因为在天下人间,沒有赐下別的名,我们可以靠着得救。”(使徒行传4:12)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50309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