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报 eBaoMonthly.com
寰宇古今 ✐2004-12-01


一夜之间伯利恆

殷颖

 

  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最美的故事。
  一千九百多年前的一个夜晚,有一个婴儿诞生在中东离地中海不远一座小城的巖穴里;石穴中挤满了驴和羊,羶臭的气味令人欲呕。那位年轻的母亲一时找不到更合适的地方,只好在一个刚刚餵过牲口,湿漉漉盛满了草渣的石槽里,产下了这名男婴。
  由这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人类便展开了一页崭新的历史,西历纪元的年号便是由那天算起的;到今天为止,屈指算来已经快度过二十个世纪,但一想起当年晚在伯利恆小城发生的这件事实,还是令人心跳不止。
  在一夜之间这位婴儿改变了人类的命运──祂的名字就叫耶稣。难怪成千上万的朝圣客每年都不远千里地涌向这个小城,要去经历一次心灵的震撼,朝拜这块圣地中的圣地。我曾两次进到马糟的石穴中跪下来,默想当年这位万王之王为何降生在这样跼促的一个地方。说真的,你如果不亲自去经历这种神奇的感受,无论怎样说,你也是无法领会的。

恬靜朴实的拿撒勒

  这位在目前的全世界拥有八亿以上信徒,印行了十亿本记载祂生平的福音书,两千年以来成为人类历史中心人物的神子耶稣,祂的出生和成长都是在两个默默无闻的小城。笔者有幸,这两处地方──伯利恆与拿撒勒都去访问过,而且曾在拿撒勒住过八天之久。我们住在拿撒勒一处天主教修女院的招待所中,每天清晨出发去考察北部加利利的各地,晚上披着夕阳再回到这个小城,坐在山头上,让拿撒勒的落日染红了面颊,听小城的钟声盈盈入耳,看成群的羊在石缝中啃草,默想主耶稣曾在这里度过祂的童年与青年时代,曾在这里居住了三十年之久,这是祂在地上唯一的故乡,祂在这里读书,工作,默想…

  虽然今天的拿撒勒渐渐成为一座现代化小城,几条主要市街上是一些摩登的商店,甚至还有电影院,但这里的居民仍然很纯朴,也很殷实,大体上仍保持着一个恬靜小城的风貌。朝圣者也不似伯利恆与耶路撒冷那么多。


报喜堂

   城中有一座巍峨的“报喜堂”(Church of Annonciation),地下室中有马利亚井,相传马利亚是在这里得到天使的报信。楼上教堂为圆顶,內部迄今仍未建筑竣,壁下掛满了巨幅的耶稣降生壁画,由世界各国教会捐赠,有古典的也有现代的,目不暇给,美不胜收,各有其不同的风格,也代表不同的神学思想;但可惜沒有中国教会的作品,令人遗憾。
   城中山上另有一座希腊正教堂,在一面长壁上镶着二十三种文字的马利亚“尊主颂”(路加福音1:46-55)瓷砖,其中赫然有一块中文的“尊主颂”高悬在牆壁上,在璀璨的晨光中倍觉亲切可爱。那天早晨我们去敲教堂大门时,等了许久才有一位修道士出来应门,原来正值他们在作早课,开门后他便趺坐在牆畔,手执念珠,口中唸唸有词,使我们心中很感到歉咎。

伯利恆,美丽的小城

  伯利恆“小城”约有两,三万人口,在今天来说,已经不算是很小;但在两千年前卻的确很小,那时的伯利恆最多不过百戶人家。今天已经是一个主要的观光城市,居民多半为基督徒,用橄榄木制造的圣地纪念品,多半都在这里施工,纪念品商店更是触目皆是。

  伯利恆位於耶路撒冷南五浬,在地中海以西海拔三千英尺,死海以东高於死海四千英尺。伯利恆的意义是“面包屋”,因为它的出产丰富,是附近最肥沃的地方。巴勒斯丁的南部绝大部分是一望无垠的旷野,再下面便是荒涼的西乃沙漠了。东面在约旦盆地之上,是摩押的壁垒,再往上也是空旷的沙漠,只有少数阿拉伯人居住。在约旦盆地之西为贫瘠孤绝的提哥亚,那里是先知阿摩斯的家乡。但围绕着伯利恆卻有丰富的土产,金黃的麦田使人产生安全的感觉;而无花果树,橄榄树与葡萄树更使这个小城丰饶无缺。这就是著名的大卫之城,婴孩耶稣就在二千年前一个戶口普查的夜晚“意外地”诞生到了人间。

“主诞堂”惊颤

  到伯利恆来朝圣的主要目的当然是朝拜瞻仰“主诞堂”(Basillica of Nativity),即救主耶稣诞生的地方,这座教堂我曾来朝拜过两次,一次在五年前的一个黃昏,我一个人由耶路撒冷搭巴士赶到伯利恆,到达时教堂里那两排古老的吊灯已经燃亮了,教堂大门即将关闭,我匆匆跑到地下的石穴中,在马槽旁跪下来祈祷,想到这就是耶稣哇哇坠地的所在,这位万王之王道成肉身的地方,一时心灵与身体均感到惊颤。然后我爬到顶楼上,由住在楼顶上的一位女孩子引我到著名的伯利恆圣诞钟旁小立,由上面看下来,小城的灯火灿然,对面回教寺的高塔中正播出沙哑的晚祷经文,打破了小城的寂靜。
  第二次是今年六月,我参加了由世界不同地方来的信徒所组成的圣地研习班,连同领队共七个人。那天主诞堂的遊客相当多,我们再一次进到石穴中马槽旁边跪下来,各人用自己的语言祈祷,但因身后的观光客们穿梭似的走过,感受便不如五年前夜晚我独自默祷时的深。


主诞堂

  主诞堂现有之教堂乃第六世纪重建,当初在公元326年罗马康士坦丁大帝之母海丽娜在巴勒斯丁时,下令在主诞生地建筑此堂,原教堂留下的遗蹟为现教堂基地下两呎处完好的马赛克地面,如今将一块地板拉起来便可以看到。现堂由游斯丁(Justinian)利用原教堂的建材在主后540年重建。这个美丽的小城和这座教堂在过去两千年曾历经沧桑,先后为罗马,拜占庭,阿拉伯,十字军,马加比以及土耳其所佔据,因之教堂主权也数易其手,如今则由罗马天主教,希腊正教及亚美尼亚教会联合管理;而圣诞节的日期也不相同。在这里不只过一个圣诞节,首先是天主教与基督教的十二月二十四,二十五日,十二天以后是希腊正教的主诞日,而亚美尼亚教会则定於一月十七,十八日与显现节合併举行庆祝主诞。在这里可以看到圣地的特色,同在一座教堂里,有不同的教派,信仰与崇拜仪式,而各行其是,互不侵犯。
  主诞堂的进口,原来高大的拱形门用石头封闭,现在只留下一个六尺高的小门,据说因阿拉伯人佔领期间,士兵骑马由大门直闯而入,所以只好将大门封死,如今朝圣者要佝偻着身子才能进入,让人在主诞生的地方俯首谦卑。一进入主诞堂首先呈现在眼前的是两排班剝的石柱,以及悬在空中的古色古香的吊灯,显得教堂中清靜而幽深,一种庄严神圣的气氛包围了你,特別是当你踏着十字军穴阶走下主诞堂的洞穴中的时候,在那一瞬间心灵的震撼,是你毕生难忘。
  主诞堂的地下室中,有一间是特別纪念主后第四世纪的一位伟大译经家耶柔米(Jereome),他曾往在这里将圣经译为拉丁文,这本圣经至今仍为罗马天主教的权威译本。

牧羊山上好讯息

  城东有著名的“牧羊山”,相传当年牧羊人在那里得到天使的报信。首先听到人类有史以来最好消息的,就是这里一些默默无闻的牧羊人,当初天使曾向他们报好消息:“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如今每年圣诞节基督徒们都聚集在这山上纪念崇拜。今日伯利恆从事这牧羊这门行业的並不多,到处是制造圣地纪念品的小工厂,多半的橄榄木雕刻制品,都是伯利恆出产的。
  伯利恆城之美,美在它的小,它不像耶路撒冷是大君的京城,每一处地方都是古蹟,都有几种不同的传说,观光客,阿拉伯向导,叫卖纪念品的小贩,将神圣的气氛破坏无遗,这里也有朝圣者与商业的气氛,但比起耶路撒冷要安详得多了。坐在牧羊山上,想到一世之雄,耶稣养父的远祖大卫,曾在这儿弹着五絃琴,在夕阳残照的无花果树下吟诗;而更美的是想耶稣家谱里记载的一个爱故事,路得记中的路得与财主波阿斯。他们在麦田中一见倾心,堕入情网。我们曾坐在一处窄巷的山坡上,遙望着收割后的麦田,重新朗诵“路得记”,这座小城赋予这故事以新的生命,每一个人都被书中的情节感动了。
  其实,伯利恆真正的美还是美在耶稣自己,我们从小时候所看的圣诞画片和饰品中,马棚是一间美丽的小茅屋,里面有安详的牛羊,马利亚抱着戴了光圈的圣婴,旁边一个木制的马槽中舖着干香的草束,看起来还蛮舒服的。但到了伯利恆你才会看到那些污秽肮脏的严穴,那又冷又湿的石糟,才是耶稣诞生之处。是的,祂“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这是人类历史中一夜之间所发生的最美的故事,而伯利恆这座小城,也就是最美的城了。

https://chs.ebaomonthly.com/ebao/readebao.php?a=20041224

 

©2004-2024 翼报 eBaoMonth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