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宇古今 ✐2020-07-01

首位华人译经者王宣忱

孙基亮

 


1904年登州文会馆毕业的王元德

  王元德,字宣忱,以字行。1878年生於山东昌乐县邓家庄,1942年歿於青岛市阳信路。
  王宣忱是翻译家,参与和合本圣经翻译,自译新约首位独立译经人;他是诗人,参与讚神圣诗重订,自编颂讚诗歌创作编译诗歌;是教育家,在潍县,济南,昌乐,青岛创办学校,多所学校的校董;是实业家,创办华北商行,中美冷藏库,华北酒精厂等企业;蹤跡遍山东,在教会中很有影响力,教友们讚誉为“山东教皇”。


王宣忱故居

  王宣忱自1895年进入狄乐播创办的潍县乐道院文华书院,六年后毕业,转入狄考文创办的登州文会馆,又三年1904年毕业。获得校长柏尔根签发的大学文凭。文凭长130.5厘米,宽50.25厘米,红白绿三色绸缎制。


(点击放大浏览)

  文凭內容,照抄如下,右起:

文凭
大美国长老会设文会馆於山东登州城內特以圣道文学
天化格算教育人才今有青州府昌乐县王元德已按本
馆课程即
四书五经 化学辨质 天文学 地石学 化学
策论经义 格物测算 微积学 地势学 数学
中国史记 代形合参 格物学 地理誌 形学
万国通鑑 圆锥曲线 心灵学 代数学 罗马
福音合参 省身指掌 是非学 八线学 乐法
天道溯源 救世之妙 富国策 测量学 体操
逐一学完考准造就若此诚堪敬重故本馆主特予文凭
以示嘉赏
大清光绪三十年四月二十八日  馆主柏尔根发给

  1904年文会馆大学毕业,九年美国教会学校的学习,中英文的深刻造诣,被狄考文博士推选为“圣经修订委员会”的中文助手,参与圣经翻译工作,直至1908年狄考文去世。狄考文之后的修订委员会主席富善博士(Chauncey Goodrich, 1836-1925)说:

“狄考文博士在这项工作中,有一位学者帮助,这就是王元德先生(宣忱),也是文会馆学生出身。王元德(宣忱)先生,是文会馆学生出身,长於逻辑思维的年青人。他具有敏锐,深邃,逻辑的头脑。读过所有最好的官话语体著作。在句子结构中,他能很快地找出句子结构中的任何毛病,並坚持不懈地予以纠正。他在翻译中,也是最忠诚地从事翻译工作,数次拒绝领取发给他的数倍薪酬。我想,他之所以能夠如此,既有受狄考文博士人格強烈影响的因素,也有他自己对这一工作热爱的成分。”

狄考文力主新的译文,要通俗化,平民化,口语化,避免洋腔化,摆脫文绉绉。而王宣忱这位昌乐农村出身的学者身分,恰好具备既有知识又沒脫离平民生活的学者特质。
  1933年王宣忱回忆译经过程:

“按译经例,由圣公会公选若干人,其人分居南北省,语言各異,预定同译某卷,各备稿本,互換阅视,然后会集一室,反复讨论,以多数之同意为主。每次会议,有強执原文之字句,遂使华文不可通者;有只求话语之流畅,遂致原文失其实者;聚讼纷纷,甚且決裂。”
“各抒所见互资考证时而和乐可亲时而爭执纷縕时而拍案大叫负气四散少焉含笑以归从头商量每定一稿恆滔滔雄辩数日不決…历五年之久余未尝一日或离也…”

翻译圣经的讨论之热烈和认真,可见一斑。


官话和合译本译经委员会(1906年煙台)
左起:中国內地会的鲍康宁(F.W. Baller),刘大成,美国公理会的富善(C. Goodrich
张洗心,美国北长老会的狄考文(C.W. Mateer)和王元德(宣忱)
美国美以美会的鹿依士(S. Lewis),李春蕃。 刊载於1906年教务杂誌Chinese Recorder, 1906, 355),图片转载於陈少兰编著中文圣经翻译简史,香港,环球圣经公会有限公司,承蒙美国圣经会档案馆提供。


1913年与刘玉峰合编文会馆志

  1913年,王宣忱任潍县广文大学教授,和刘玉峰先生合编文会馆志文会馆志是一部研究登州文会馆的权威性历史文献,內容依次为绪言,传记卷,历史卷,选录卷,同学齿录卷,同学像谱卷五卷,约十万字。分別介绍文会馆历史,场馆,学科,条规,考验,图书,仪器,立会等,对狄考文博士,夫人狄就烈,赫士博士,柏尔根博士,皆作行年事略。王宣忱专门为狄考文博士撰写文言文传记。为登州文会馆的历史发展勾勒出明晰的脈络,是研究文会馆历史的宝贵史料。作为一部清末时期完整的大学校志。


圣经故事教科书
  1916年王宣忱为潍县长老会,翻译出版供教会小学教科书分级圣经故事。其时,山东省內许多教会小学,缺乏圣经课本。基督教华北大会,有鑑於此,成立圣经课本委员会,委派编辑适用之书,王宣忱被选为课本编辑委员。乐道院文华中学校长美国牧师卫礼士(Ralph Crane Wells,原译维礼华森)博士,向他推荐美国耶鲁大学博士,里彭学院哲学与教育教授威廉.詹姆斯.穆奇(William James Mutch, 1822-1900)所著分级圣经故事教科书。看了这本美国原版教材,深合王宣忱之意,适於低年级使用,立即译成中文,寄给“委办审阅,得到首肯后印刷成书。
  圣经故事供一二三年级使用,分为善人,圣殿,祷告,施舍,旧约,亲属,圣物,兄弟,父母与儿女,耶稣朋友等类別。印刷出版后,立即被四百学校抢购一空,备受欢迎,立即第二版重印。本教材特点是着重让儿童口述记忆,老师不须过度讲解,仅依教授大旨所列要求教学即可。

  1908年,虽然因恩师狄考文去世,中止了圣经翻译,其实,他在和狄考文等人共同译经时,就已经暗下決心,将来能以一己之笔,按照自己的意愿,译成文字流畅的王氏圣经。怕自己神学修养不足,为追求高深的神学知识,为自己译经准备,遂入齐鲁大学神学院深造。
  为宣传基督和教会学校需要资金,王宣忱转向实业。二十三年后的1930年,王宣忱的“华北商行”和美籍犹太人滋美满(Evsei Samul Zimmerman, 1872-1943)的“滋美洋行”,合办中美冷藏库股份有限公司,出口冷冻鸡蛋,业务兴隆,经济起色。阳信路新筑楼房,舒适优越,两女在圣功上学,稳定而富裕的生活,充沛的精力,实为完成夙愿之机。从1931年开始,自译圣经的艰苦历程。每天从公司回家,不顾疲劳,埋头书房,译书至深夜,历时三载,终於达成。主要依据1916年伦敦印行的英文原本为蓝本,此蓝本为参照拉丁文原本,於1901年纽约印行的英文本。参考其他五六种圣经中译本,包括狄考文去世前发行的狄考文等人翻译的官话和合本原印本;狄考文去世后发行的狄考文等人翻译的官话和合本后印本;美国北长老会传教士惠志道(John Wherry, 1837-1918)等人於1906年翻译的深文理和合译本;马礼逊(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翻译,於1823年出版的新旧约全书;献县刘准翻译的天主教译本。
  他在新约译者序中:

“迨至民国二十年方毅然重译艰苦进行忘餐废眠忽忽三载每成一章反复辩证细心参考再阅读再校日无停晷脫稿后又高声朗读衡其音节多者百余遍少者亦五六十遍总期不失原文语句流利为抱定決心此余译经之由来与志愿也”

译经之耗神,之耗力,之辛苦,之繁缛,王宣忱深得其味,他深感这项艰苦的伟大工作,沒有一个強健的体魄,是不能胜任的。王宣忱的新约译本,1933年在青岛出版,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这是由中国人独立翻译的第一部新约译本。该译本虽然流传不广,但对研究圣经颇有参考价值。作为中国翻译家,王宣忱不满足於传教士的圣经译文,更不满足於中国学者在翻译中所扮演的从属角色。通过独立翻译,中国翻译家可以摆脫传教士翻译主体在诠释原文和中文表达方面的主导权,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一个中国人对圣经的理解。


1933年王宣忱翻译的新约全书扉页

  1940年9月15日,山东中华基督教会在青岛召开董事会,王宣忱将自己的颂讚诗歌呈请给大会审查,得到大家一致赞成,组织审查委员会,准备校对他的圣诗集稿,以便在教会通用。这本圣诗集最后於1941年九月出版。
  这本颂讚诗歌由王宣忱编译,曲子元,刘滋堂,陈瑞廷,张作新,毕蔚坪,邓余鸿,王绍周,刘郁卿等人校订。青岛华北商行发行,青岛德民印刷局印刷。王宣忱夫人孟冰仙对这本圣诗集的出版倾注极大精力,凡是新曲,都由她弹琴试唱,逐字推敲,觉得可以才定稿。王宣忱创作了许多歌词,也翻译了许多歌词。这本讚美诗在四五十年代,青岛上海路教堂,伏龙路教堂,城武路教堂都使用过。


2007年重新印刷的
颂讚诗歌

  颂讚诗歌收录六三三首讚美诗歌曲,其中王宣忱经手的有二八四首,佔总数的四成半。二八四首中,他本人撰词三十八首,新译一三六首,修词三十四首,重译七十六首;另外,摘自讚神圣诗二五一首;还有二十人作词的四十二首;其余五十首,分別摘自晨星诗歌十二首;颂主圣诗九首;复兴佈道诗两首;讚主诗歌三首;消遣诗歌一首;灵交诗歌八首;普天颂讚十首;诗章颂词两首;基督徒诗歌两首;青年诗歌一首。
  除王宣忱本人外,还收录有二十人的歌词四十二首:狄考文(四首),富善(四首),赵紫宸(两首),丁韪良(一首),殷森德(两首),李提摩太(一首),丁立美(两首),王道明(三首),张逢源(两首),王绍周(一首),曲子元(七首),孙希圣(两首),朱葆元(一首),刘滋堂(三首),邓余鸿(一首),于复元(一首),陈恩福(一首),李元模(一首),宋徽(五十一首),张作新(一首),理义士(一首)等人或撰写或翻译的歌词。
  最特別的一首,是第四六三首“圣教流行中国渊源歌”,几乎就是基督教在中国的简约传播史。这首诗歌共二十一段,每段八小节三十四个字,二十一段共七一四个字。这七一四个字,连起来看,时间跨度从汉朝到中华民国,基督教如何从以色列传播到中国,堪称一部完整的基督教传播进入中华的简史。二十一段歌词言简意赅,既符合历史事实,又符合曲谱韻律,诗歌规律,不超出曲谱限制,这就要求严格遵循诗律,还需具有历史和宗教知识,绝非易事,无深厚文学文字修养很难写出,充分说明王宣忱文学修辞功底之深厚。王宣忱这位狄考文的得意门生,不啻诗人和作家,创作的这首“圣教流行中国渊源歌”,充分显示了王宣忱渊博的历史知识和深厚的文学造诣。
  无疑,王宣忱在中国基督教会史上,是位有影响的人物,对王宣忱的研究与挖掘,还远远不夠。他在教会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还需要宗教学者,社会学者和研究者,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梳理,全面反映王宣忱的历史作用。仅就他开创单独翻译新约圣经第一人,就可以把王宣忱提高到国家级文化名人的更高层次。衷心希望能看到有关王宣忱研究的更多好文!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寰宇古今

大明湖的藕 ✍音凝

艺文走廊

怀素论书帖 ✍国樑

寰宇古今

郑和最远的贸易地拉谟岛 ✍曲拯民

谈天说地

记忆 ✍刘广华

艺文走廊

常人的品德 ✍文中旴

谈天说地

还乡与复国 ✍于中旻

捕光捉影

捕光捉影:威尼斯印象 ✍郭端

艺文走廊

小城公园的记忆 ✍凌风

艺文走廊

有关三国人物的诗和联 ✍天涯过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