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灵 ✐2018-08-01

就动了慈心

田立柱

 

  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路加福音10:25-37),是许多传道人宣讲的好信息,但是对这则故事的解释,卻有解释角度的不同,所以涵盖的思想空间,也就增添不少的意境,给人许多的启迪。但是基本上是要引导人能夠像这位好撒玛利亚人一样,救死扶伤的做些有利於人的好事,体现出“上帝爱世人”的处境化和具体化,同时也对几个路过的人表示出某些的不屑来,虽然他们其实都是些有“宗教职分”的人,有的“释经者”认为“接触这样的伤者”可能是“祭司和利未人”的职责范畴之外的事,便解释说“祭司和利未人”们,因为本身的工作性质所限,是不允许接触“伤者”的,应该不负此责,也是“言之成理”,卻总感觉不那么的“适切”。假如想到“怜悯大於献祭”,就应当有更高的德性表现,成为人们的生活榜样。相信上帝是不会因此责备这些“祭司和利未人”的。

  仔细品味其中细节,以为此译文之中具有相当的儒家意涵,许多儒家的道德內涵有所表示,以及儒家学者对於道德的源泉的认知,其中的孟子思想,更是明晰可见,这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的孟子话语。按照儒家的说法,那个“恻隐之心”是每个人心中自然存在的。只有到了合宜的时机,它就发动起来,所谓的“动於心,而行於外”是也。这个好“撒玛利亚人”,似乎暗合这样的理想人格,也是榜样的展示。他的目的和动机,皆处於这颗“慈心”,而不是其他的什么,是那慈心使之成为具体的行为。


The Good Samaritan, 1651-1655
by David Teniers the Younger, 1610-1690

  把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视之为“上帝形象”的一部分,应该“顺理成章”,因为两者之间有相融合之处,或者套用人们所谓的“同质”这样的概念,也“无不可”。孟子的人性之说,虽然学者有不同看法,但是这“恻隐之心”的实在处,卻是摆放着我们的面前,只是基督的信仰将这“恻隐之心”归之於上帝,是上帝将其安放在每个人的心中了,无论是良心还是慈心,均属上帝所赐予人们的礼物,从这个角度看我们不同的文化有“殊途同归”的意思,如同保罗所言说的那样,上帝将律法的功用刻在人的心里,他们的“是非之心”,已经成为生活实践的內在模板。那个“律法”於此想来,就是律法的意义在引导着人们的生活腳步了。(参考罗马书2:14以下)。

  只有动了慈心的人,才可能去行,做出生活的好见证来,而耶稣基督对那些周围的人们之要求,就更加的处境化了。祂给那些对耶稣提出诘难问题的人们,以实实在在的答案,邻里之间的界定不是教条主义的,而是“设身处地”的。当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邻舍就随时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就是我们的邻舍了,而不局限於那些我们所熟悉的常来常往的熟人。实在说来,他们和我们之间其实存在着“情分上的因素”,其实属於些私下情谊的成分。甚至还有利益上的纠葛呢?那卻不是耶稣让我们作为价值根据的东西。

  孟子的时代,自然不会知道有关耶稣的事蹟,但是上帝是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祂既差遣祂的儿子,耶稣基督来到世界,在十字架上作了拯救的工作,同时祂也差遣那些开路先锋,例如施洗的约翰来到人们面前,向人们述说“认罪悔改”的道理,並且“身体力行”的加以实践。而孟子的那些道理,岂不也可以看成是他在人心里开劈的道路,以便使主耶稣基督能夠住在人的心里吗?把这样的理解说成是“上帝律法”在刻在人的心里,看起来也是合乎情理的,慈心不等於恻隐之心,卻也离之甚近,並且相距咫尺之间,我们也不妨视两者之间有无形的桥樑相系联着。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寰宇古今

中央亚细亚—还我伊犁 ✍曲拯民

艺文走廊

外干中強与树 ✍凌风

点点心灵

人民公园 ✍余仙

谈天说地

记忆 ✍刘广华

艺文走廊

颂诗译选:黑森林 ✍凌风 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