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天说地 ✐2016-11-15

基督教的寂靜派与敬虔派

于中旻

 


莫理诺神父

  基督教寂靜主义(Quietism)是十七世纪在法国发起的宗教运动,初始者为西班牙神父莫理诺(Miguel de Molinos, 1628-1696),其主旨在於追求达到与神契合,完全被神充满;所经由的途径,为消灭自己的意志,以处於绝对被动状态,使犯罪成为不可能。为此要在神的面前完全安息,反对外面活动,时常有发自內心的祈祷,注重纯洁的信与爱。不过,这类教导理论上似属灵,在实行上,把灵,魂,体极端分开,则出了问题。1687年,莫理诺被教廷拘审,罪名是因他教导異端,因其声称即使其涉及性的放纵,仅为肉体的被动行为,不负道德责任,可诿过於魔鬼,內心亦属清洁无辜。莫理诺面对各项指控,起初还颇多辩解,后则持缄默,被判入狱瘐死。所收为证据的信约有两万件,表示其牵涉范围之广,內蘊不便深究,则作为案档。不过,这神秘主义的教导,颇似早期教会的诺斯替派(Gnosticism),其同路人沒有就此消失腳蹤。


盖恩夫人
  盖恩夫人(Mam. Jeanne-Marie Bouvier de La Motte Guyon, 1648-1717)年十六时,嫁於雅各盖恩爵士(Jacques Guyon, Seigneur du Chesnoy),二十八岁早寡。她从早年即倾心於寂靜主义,寡居后,离开了孩子,由教士拉空(Fr. Francois Lacombe)伴同,遊行欧洲瑞士等地,近五年(1681-86)。拉空於1687年被判系狱至死。寂靜主义被禁,盖恩夫人也短期入狱;因得法王路易十四的第二位王后关说,及芬乃伦大主教的着力为其辩解,获释出狱,並与王族中人有交往。1703年,她到了Loire河谷的文化古城Blois;当年的少女贞德(Joan of Arc),在那里起兵,抗击英军解奧梁之围。盖恩夫人则在那里靜居,度过其生命中最后的十年,留下著作达四十五卷,包括最为普及的简易祈祷法。

芬乃伦
  芬乃伦(Francois de Salignac de La Mothe Fenelon, 1651-1715)出身贵族门第,曾开女子教育之先河,主持女子学校。被选为法国学会,及大主教,备受人尊敬,任王子师傅。1688年,与盖恩夫人为友,寻求內心属灵生活。芬乃伦是寂靜主义的支持者,反对強迫加於信仰,曾经屡次为盖恩夫人辩护,以至失欢於庇护他的权贵,並被教皇贬斥。
  寂靜主义在於其“寂靜”得名,而沒有沙漠教父的属灵深度,也不甚着重苦修;其明显的缺点是不多注重圣经,缺乏系统了解;其跟从者每有近似诺斯替派的骄傲,容易高举“亮光”。其衍生的严重错误,是“嫁给基督”的教训,其实只要稍微查考,就知道圣经中从未有此类教导,绝不曾说到个人“嫁基随基”,而是教会集体的为基督新妇,还是要将来婚娶,绝不同於佛教以“释”为名。此说影响罗马教及更正教的部分女信徒,产生性自恋的变态倾向,从默想寻求心理安慰与精神寄托,並使人以寂靜为属灵。不幸,近年华人信徒中,竟产生“委身”之说,取代“奉献”,隐沒活祭的意义。有人称其精神状态近於另一法国人所创枯依主义(Emile Coue, 1857-1926),其脈络有待详查。
  寂靜主义对於教会,发生真正的积极影响不多;容易与此名称混淆的敬虔主义,是另一回事。寂靜者可能不是坏人,也可能是死人,为善作好的是称义的好人,正如基督耶稣所说的:“好树结好果子”。
  圣经说:“在神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沒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雅各书1:27)
  敬虔派则与寂靜派不同。产生於宗教改革之后,不认同基督徒以君主之信仰为信仰,也不满足於形式的改革和教阶教制,而重个人信仰。

亚诺德
  敬虔主义的先驱亚诺德(Johann Arndt, 1555-1621),为路德宗教会神学家,以为仅随从正统信仰还不夠,必须有纯正的基督徒生活,品德圣洁和义行,效法基督,並与神团契同行。十七世纪欧洲,出版流行最广的著作,是他的真基督教四书Four Books on True Christianity),极受罗马教与更正教的共同推重,影响深远。
  亚谟司(William Ames, 1576-1633)就读於剑桥大学,因注重严格的敬虔生活而不见容,逃亡荷兰,教导敬虔神学,所以被称为荷兰敬虔派。

斯宾耐
  德国敬虔运动,在斯宾耐(Philipp Jakob Spener, 1635-1705)领导下建立並发展。斯宾耐的思想初受亚诺德影响,继而融会英国清教徒教牧贝克斯特(Richard Baxter),在法兰克福开始敬虔派聚会(Collegia Pietatis),鼓励基督徒追求属灵长进,祷告,读经,砥砺品德,並借其著作与路德宗教牧交通。1686年,斯宾耐並膺任宮廷教牧。不过,敬虔运动的发展,注重品德,指斥罪恶,特別是宮廷的腐化生活,引起部分宗教人的嫉妒反对,更因其指责当权者的不当行为,只得晚年移居柏林。这与作“三一颂”(Doxology)的肯恩主教(Thomas Ken, 1637-1711)相似,不见容於不同道者。
  1694年,普鲁士选侯建立新浩邑大学(University of Halle),依循敬虔主义宗旨。弗兰奇(August Hermann Francke, 1663-1727)是斯宾耐有远见与才具的追随者,经其推介主持校务,扩展颇有规模,造就了不少门徒。

辛森道夫伯爵
  辛森道夫伯爵(Nikolaus Ludwig Count von Zinzendorf, 1700-1760)是这所大学的傑出校友。像提摩太一样,他的曾祖母,是斯宾耐忠诚的拥护者之一;他受教於弗兰奇门下;他的妻子Erdmuthe Dorothea of Reuss-Ebersdorf与他志同道合,是敬虔派的信徒,且热衷於圣诗创作。辛森道夫继承了部分祖母的产业,在其领地上,收容捷克和莫拉维的难民,建立教会,后来称为莫拉维弟兄会(Moravian Brethren)。这小小的团体,竟发展而成为世界性的宣教差会,到荷兰,西印度诸岛等地,远及美洲印地安人中宣道,辛森道夫自己曾亲冒海上风涛之险,前往美洲,为宣教事业,几乎倾家荡产,於世界宣教史留下甚深的印记。

约翰.卫斯理
  青年的约翰.卫斯理牧师(John Wesley, 1703-1791),於1735年,往美洲殖民地乔治亚宣道。航行中,遇到风浪。约翰內心不能平靜;而同舟的莫拉维亚弟兄们,竟然安详的面对可能的死亡,留给他印象很深。到达乔治亚后,虽然忠心事奉,结果卻於1737年,无功黯然而归。到达伦敦,遇到莫拉维差会的弟兄鲍勒(Peter Bohler),告诉他因信称义的单纯信心。在爱德门街(Aldersgate Street)1738年五月二十四日的聚会中,约翰经历奇妙的转变,並与他的弟弟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成为蒙神使用的器皿,共同发起英国的大复兴,即循理宗运动,史家认为此使英国免於法国大革命暴民乱政的血腥事件。卫斯理兄弟牛津大学的晚期学友乔治.威特腓(George Whitefield, 1714-1770),不仅在英国先驱戶外佈道,更数度橫渡大西洋,促成美洲殖民地的属灵大觉醒。

福克斯
  另一敬虔运动的公谊会(Society of Friends,或称Quakers),为英国的福克斯(George Fox, 1624-1691)所创始。他目睹宗教及政治的黑暗,人民品德低落,因此提倡注重內里生命,顺从“里面亮光”引导,主张不分性別,阶级,倡种族平等,因此反对歧视和奴役,信徒有诚信生活见证,和爱心服务,並反对战爭,惜不充分重视圣经。美国宾夕法尼亚(Pennsylvania)州即为公谊会领袖威廉.佩恩(William Penn, 1644-1718)所创。公谊会不注重聚会的仪式,但其影响世界,远超过其人数比例。   冰冷的教条,僵化的礼仪,自然不是真正基督教。基督徒的目标,是敬爱神,效法基督,远世俗,爱世人,是行十字架窄路的见证人。

(同载於圣经网 aboutbible.net 之“天上人间”)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信仰宗教与文学 ✍于中旻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谈天说地

儒家社会主义的理想 ✍亚谷

谈天说地

金玉食粮议 ✍于中旻

艺文走廊

成功之道 ✍凌风

艺文走廊

康可德颂诗 ✍凌风 译

寰宇古今

生物知趣:蝗虫为祸 ✍苏美灵

书香阵阵

读书乐:直奔永恆 ✍于中旻

谈天说地

问与答:耶稣基督或基督耶稣 ✍文中旴

点点心灵

靜靜的林间 ✍音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