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心灵 ✐2016-09-01

玩泥巴的故事

田立柱

 

  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中,差不多都有过“玩泥巴”的经历,那或者是一项遊戏,一般情況下,总是借助什么人家盖房子时候的条件,从那里取些已经浸泡透的黏土,经过一系列的摔,捏,揉的功夫,检出其中的砂子草芥等杂物,获得一块适宜的泥团来,先从捏些小碗小碟开始,到有一天想到了雕塑的事情,並且真的动手开始了自己的艺术创作,成就到一件小小的人像,这引起我们的邻居关注,他是一位艺者,便给予鼓励的说,其中有个头像有点像似苏联的作家高尔基,这让我大受鼓舞,心里就产生不少的念头,想自己可能就是艺术的胚子,将来会成为艺术家的。

  但是到了少年时代,这个兴趣卻慢慢的減弱,以致最终不闻不问的和它断了交往,卻並不知道个中原因。有人说“玩泥巴”其实是一项很好的益智活动,既可以动手,又在动脑了,这除了可以培养小孩子动手和动脑的能力,有时候甚至还有些给创造力的空间。让那些泥巴能夠通过小孩子的手成为一件艺术作品,让其充满对未来的自信,得到一次心灵的满足,只可惜这项活动,已经退出了儿童的遊戏和活动的天地,不知道那些新式的儿童玩具是否也一样具有此类的功能了。

  旧约时代的先知耶利米,通过观察窯匠制作器皿的过程,想到上帝的工作,並且由此联系到神和人的关系。似乎是一个比喻,卻隐含着极深的神学意涵,让人想到神的拣选,祂的主权,以及人的自由意志等话题。使徒保罗在罗马书中,也借用这先知的经历来说明信徒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不能“自以为是”的似乎自我的无限天空,其实当认真默想我们的自身能力,与神的创造相比真是如“微不足道”的芝麻颗粒一般。假使人能夠来到神的面前,看到神的创造和祂的无限,才能对终极有个正确的认识,以及对上帝创造产生敬畏。诗歌有话说:“因主是窯匠,我是泥土,陶我与造我,全凭主意”,就是诗歌作者由此而想到的个人灵性修养的极好灵性经验。

  儿童时代“玩泥巴”的经验中,我们也确实有对照自己心意的操作意愿。如果不合心意了,就毀掉重来,直到合乎自己的心意为止。这是一项用心用力的事情,每每因此而“废寝忘食”一般的“尽心尽意”。每当一个合乎自己心意的“作品”完成的时候,无疑一番欣赏,充满了深深的情谊,常常视其为自己的心仪。这岂不就是对其爱护的根据吗?设身处地的想到那些艺术家对自己的作品所包含那“情深意切”的关注,真是注入了自己的生命一般,正如同这作品之中包含了自己不少心力和劳作,如同保罗在罗马书第九章里所说的那样:窯匠有权柄从一团泥里拿一块作成贵重的器皿。想来贵重的器皿,不正是上帝心中的一番精心制作的结晶吗。

翼展视窗阔 报取智域深

谈天说地

人权与政权 ✍于中旻

艺文走廊

善用剃刀 ✍凌风

谈天说地

彩虹 ✍于中旻

谈天说地

社会主义资本家—子贡 ✍亚谷

谈天说地

东亚复荣圈 ✍于中旻

点点心灵

沙滩上的贝壳 ✍余卓雄

寰宇古今

天人之间 ✍余仙

云彩生活

简易食谱:蓝莓松饼 ✍民天

乐趣飘送

独臂圣诗作家惠特勒 ✍稽谭